差速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3392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04:13
用于差速齿轮组的壳体具备:齿轮架(3),其能够绕轴旋转,且支撑上述差速齿轮组,而且具备绕上述轴形成圆筒面的嵌合面和从上述嵌合面在径向上突出且具有朝向轴向的抵接面的凸缘;盖(5),其与上述齿轮架组合来划分收纳上述差速齿轮组的室,而且具备为了嵌合于上述凸缘的外周而在轴向上突出且具有使其端面在轴向上与上述抵接面一致的尺寸的缘部;齿圈(7),其具备与上述嵌合面嵌合的内周面、与上述抵接面至少局部地抵接的背面、以及用于接受绕上述轴的扭矩的齿轮齿,而且具有能够在与上述抵接面及上述端面之间应保持环状的坡口的尺寸;以及焊接金属(15W),其填埋上述坡口,从而将上述齿轮架、上述盖以及上述齿圈结合成一体。

Differential housing

Housing for a differential gear set has a gear rack (3), which can rotate around the axis, and the support of the differential gear group, but also about the axis to form a cylindrical surface fitting surface and from the fitting surface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is outstanding and having a contact flange in the axial direction; the cover (5), the with the gear rack combination to partition containing the differential gear set the room, but also has to the peripheral flange and the embedded in in the axial direction and has the prominent surface contact surface consistent with the size of the edge part and the ring gear in the axial direction; (7), which has the fitting surface fitting the inner peripheral surface, and the contact surface at least partially abutted on the back, and the gear teeth for receiving around the shaft torque, but also can maintain the annular groove should be connected between the surface and the end surface and the size of the credit and the welding; A metal (15W) is used to fill the above slope, so as to combine the gear rack, the above cover and the gear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差速器壳体
本公开涉及差速齿轮组用的壳体,特别是涉及虽然能够分割成二件,但是组装后能够通过焊接成为一体的壳体。
技术介绍
如众所周知,汽车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差速传动装置,其每一个包括用于允许输出轴间的差动的差速齿轮组,例如,将输入到差速器壳体的扭矩向一对输出轴差动地传递。在差速器壳体内,有时同时收纳用于限制差动的机构等。为了将该机构等放入壳体内,有时利用能够分割成两个以上的二件型壳体。在两件型壳体中,在将部件放入壳体内之后,安装盖,在将它们相互紧固后,或兼顾它们的固定,在壳体紧固齿圈。用于紧固的螺栓必须承担从齿圈向壳体传递的扭矩,因此,不得不利用大型且强力的螺栓。提出有利用焊接来代替螺栓的技术。专利文献1、2公开了相关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10-91046号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07/0287570A1
技术实现思路
虽然根据上述技术能够进行通过焊接进行的固定,但是,为此需要使壳体及盖成为复杂的结构。复杂的结构不利于提高加工精度,而且,当然会显著增大加工成本。以下公开的对象既为简单的结构,又能够通过焊接进行坚固的固定。根据一方案的用于差速齿轮组的壳体,具备:齿轮架,其能够绕轴旋转,且支撑上述差速齿轮组,而且具备绕上述轴形成圆筒面的嵌合面和从上述嵌合面在径向上突出且具有朝向轴向的抵接面的凸缘;盖,其与上述齿轮架组合来划分收纳上述差速齿轮组的室,而且具备为了嵌合于上述凸缘的外周而在轴向上突出且具有使其端面在轴向上与上述抵接面一致的尺寸的缘部;齿圈,其具备与上述嵌合面嵌合的内周面、与上述抵接面至少局部地抵接的背面、以及用于接受绕上述轴的扭矩的齿轮齿,而且具有能够在与上述抵接面及上述端面之间应保持环状的坡口的尺寸;以及焊接金属,其填埋上述坡口,从而将上述齿轮架、上述盖以及上述齿圈结合成一体。附图说明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差速传动装置及壳体的立面剖视图。图2是将端部放大观察的齿轮架的立面剖视图。图3是将缘部放大观察的盖的立面剖视图。图4是将内周面及背面放大观察的齿圈的立面剖视图。图5是基于第一例的组合在一起的齿轮架、盖以及齿圈的立面剖视图。图6是基于第二例的组合在一起的齿轮架、盖以及齿圈的立面剖视图。图7是基于第三例的组合在一起的齿轮架、盖以及齿圈的立面剖视图。图8是基于第四例的组合在一起的齿轮架、盖以及齿圈的立面剖视图。图9是基于第五例的组合在一起的齿轮架、盖以及齿圈的立面剖视图。图10是基于第六例的组合在一起的齿轮架、盖以及齿圈的立面剖视图。图11是焊接后的齿轮架、盖以及齿圈的立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图7说明几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中,轴的术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是指差速装置的旋转轴。另外,虽然存在区分上下或左右,但这些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非限制实施方式。另外,以下,以利用了伞齿轮组的差动限制差速装置(LSD)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差速装置。参照图1,差速传动装置1大致具备:齿轮架3、盖5、齿圈7、以及差速齿轮组11。差速齿轮组11支撑于齿轮架3并一起旋转。从齿圈7输入的扭矩使齿轮架3旋转,但差速齿轮组11在右及左的侧齿轮之间允许差动,因此,输入的扭矩被差动地分配至右及左的车轴。齿轮架3是例如由铸铁构成的类似于钵的形状的容器。作为铸铁的例子,为JISFCD450、FCD600、ASTM65-45-12、80-55-06,但不一定限定于此。在齿轮架3内,还会装入用于限制差动的多板离合器13、及驱动该多板离合器13的凸轮构件9、其它部件。这些部件根据差速装置的形式而适当选择,并不是必须的要素。参照图2,齿轮架3在没有盖5的状态下,在一端(图中的左端)开口,通过该开口,能够将齿轮组11及其它部件放入。盖5抵接于开口的周围的端面31。为了紧固盖5,端面31能够具有多个螺纹孔。凸缘从端面31的附近沿径向突出至外侧,在其外周面35嵌合盖5的缘部。另外,齿轮架3具备与其凸缘相邻且作为绕轴对称的圆筒面的嵌合面39,齿圈7嵌合于该嵌合面39。嵌合面39优选直径比齿轮架3的主体稍大。另外,齿圈7的背面抵接于凸缘的朝向嵌合面39的抵接面37。与其相反的一侧的面33与盖5的内表面对置,但不一定抵接于盖5。参照图3,盖5是例如由低碳钢构成的大致圆形的盖。作为低碳钢的例子,为JISS30、S32C、ISOC30、AISI/ASE1030等,但不一定限定于此。盖5具备供齿轮架3的端面31抵接的内表面51。盖5能够具有与内表面51不同的其它内表面53,但如根据图1理解地,该内表面53也可以不与齿轮架3的对应的面33抵接。即,主要通过端面31与内表面51的抵接,便能够进行齿轮架3与盖5的轴向的定位。另外,相比内表面51、53,盖5的缘部朝向齿轮架3在轴向上突出,且嵌合于齿轮架3的凸缘。缘部的内周面55具有与凸缘的外周面35紧密接触的尺寸,由此齿轮架3和盖5在径向上定位。为了以定位好的状态固定两者,能够利用螺栓等进行紧固,盖5能够具有与上述的螺纹孔对应的贯通孔。详细内容稍后进行叙述,但缘部的朝向齿圈7的端面57是用于与齿轮架3及齿圈7的焊接的面。在盖5嵌合于齿轮架3时,该端面57与齿轮架3的凸缘的抵接面37大致一致,优选形成同一面。因此,能够使从内表面51到端面57的宽度W与从齿轮架3的端面31到抵接面37的宽度W相同。参照图4,齿圈7是例如由铬钼钢构成的环状的构件,且具有呈环状排列的齿轮齿。作为铬钼钢的例子,为JISSCM420,ISO18CrMo4、AISI/SAE4130等,但不一定限定于此。在对这些中的任一种进行了加工后,能够实施基于渗碳的固化而用于齿轮齿。从齿轮齿观察,齿圈7在背面侧及其内周具有用于与齿轮架3及盖5结合的构造。在该构造中,内周面75嵌合于齿轮架3的嵌合面39,在该结构中,背面71至少局部地抵接于凸缘的抵接面37。另外,为了使该背面71在径向上露出至外侧,背面71比齿圈7的主体在轴向上稍微突出。背面71与内周面75之间也可以被倒角。如根据目前为止的说明所理解地,如图5~图10所示,齿轮架3、盖5以及齿圈7通过彼此的抵接及嵌合而相互定位。使齿圈7嵌合于齿轮架3能够利用热套、压入。在将三者相互组合而定位后,同时焊接三者,但是,在该状态下,也可以在三者之间保持坡口15A-15F。如以上叙述地,背面71在轴向上稍微突出,因此坡口15A-15F在径向上向外侧露出,便于焊接。坡口15A-15F的剖面能够形成为V字形或其它任意的形状。为了保持坡口,例如也可以在齿圈7的背面71对外周侧进行坡口加工,背面71相对于坡口面(斜面)73的角度θ例如为超过0度且15度以下。当使包括坡口面73的背面71抵接于抵接面37时,如图5所示,在三者之间保持坡口15A。也可以代替对后表面71进行坡口加工,而对抵接面37及端面57中的任一方或双方进行坡口加工。如图6所示,当使背面71抵接于进行了坡口加工的抵接面37时,在三者之间保持坡口15B。当然,也可以如图7所示地对背面71、抵接面37以及端面57全部进行坡口加工。在三者之间保持坡口15C。在焊接的难易度的方面上,该形状比上述的两个例子有利。另外,也可以主要仅对背面71和端面57进行坡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差速器壳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体,用于差速齿轮组,上述壳体的特征在于,具备:齿轮架,其能够绕轴旋转,且支撑上述差速齿轮组,而且具备绕上述轴形成圆筒面的嵌合面和从上述嵌合面在径向上突出且具有朝向轴向的抵接面的凸缘;盖,其与上述齿轮架组合来划分收纳上述差速齿轮组的室,而且具备为了嵌合于上述凸缘的外周而在轴向上突出且具有使其端面在轴向上与上述抵接面一致的尺寸的缘部;齿圈,其具备与上述嵌合面嵌合的内周面、与上述抵接面至少局部地抵接的背面、以及用于接受绕上述轴的扭矩的齿轮齿;以及焊接金属,其将上述齿轮架、上述盖以及上述齿圈结合成一体,上述齿轮架的上述抵接面、上述盖的上述端面以及上述齿圈的上述背面中的任意一个以上具有能够保持向外侧露出且到达上述背面与上述抵接面的界面的环形的坡口的尺寸,上述焊接金属填埋上述坡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壳体,用于差速齿轮组,上述壳体的特征在于,具备:齿轮架,其能够绕轴旋转,且支撑上述差速齿轮组,而且具备绕上述轴形成圆筒面的嵌合面和从上述嵌合面在径向上突出且具有朝向轴向的抵接面的凸缘;盖,其与上述齿轮架组合来划分收纳上述差速齿轮组的室,而且具备为了嵌合于上述凸缘的外周而在轴向上突出且具有使其端面在轴向上与上述抵接面一致的尺寸的缘部;齿圈,其具备与上述嵌合面嵌合的内周面、与上述抵接面至少局部地抵接的背面、以及用于接受绕上述轴的扭矩的齿轮齿;以及焊接金属,其将上述齿轮架、上述盖以及上述齿圈结合成一体,上述齿轮架的上述抵接面、上述盖的上述端面以及上述齿圈的上述背面中的任意一个以上具有能够保持向外侧露出且到达上述背面与上述抵接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广田功日向野升朝日雅彦
申请(专利权)人:吉凯恩传动系统日本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