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内除铅口服制剂及其给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5418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2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内除铅口服制剂,尤其涉及一种软团聚碳酸盐粉体的口服制剂及其给药方法。该口服制剂的主要成分为可与铅离子沉淀置换反应的碳酸盐,通过吞服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剂,使纳米碳酸钙分布在小肠内膜,钙离子与铅离子发生沉淀置换反应,产生水溶性很小的碳酸铅,阻断铅离子通过肝肠循环途径回收,碳酸铅随肠道的粪便排出体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采用碳酸钙来制备驱铅药物或驱铅保健品,对人体无明显毒副作用,分散效果好,具有优异的驱铅效果。

A method of oral lead removal in vivo and its administr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oral lead removal agent in vivo, in particular, an oral preparation of a soft reunion carbonate powder and a method for its administration.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oral preparation for precipitation reaction and replacement of lead ions by swallowing the carbonate, the preparation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nanometer calcium carbonate distribution in small intestine intima, calcium ion and lead ion precipitation replacement reaction, water soluble lead carbonate is small, blocking the lead ions through the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way of recycling, lead carbonate with intestinal feces in vitro. The product adopts calcium carbonate to prepare lead removing drugs or lead removing health care products, has no obvious toxic and side effects on human body, and has good dispersing effect, and has excellent effect of removing l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内除铅口服制剂及其给药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内除铅制剂,尤其涉及一种软团聚碳酸盐粉体的口服制剂及其给药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导致铅中毒在我国已是一种职业病和流行病,对儿童的损害尤为严重。血铅水平超标,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和智力发展。因此,铅中毒的预防与治疗,已成为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目前,临床驱铅药物多为络合剂类,即利用络合剂与铅离子形成水溶性的铅络合物再通过肾脏随尿液排泄,这类药物为目前驱铅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其疗效确切,但存在明显的缺点:①毒性大,对肾脏尤为损害。有慢性肾病、肾脏清除率降低者效果差;②造成身体微量元素流失,因为络合剂在驱除铅的同时,也带走了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③此类药物多限于注射给药,用药不便,费用较高。近年来,新开发的驱铅药物多是围绕减轻络合剂毒副作用和适合口服给药这两点寻找替代物,如二巯基丁二酸钠、青霉胺、二巯基丙醇等,能口服用药,但是,未能改变上述的缺点,尤其是未解决身体微量元素缺失和给药不便、费用高昂的问题。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理想的体内除铅药物面世。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除铅药物具有毒性大、费用高、给药不便、致使微量元素流失等缺陷,本专利技术拟提供一种更安全、更理想的体内除铅药物及其给药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体内除铅口服制剂,其主要成分为可与铅离子沉淀置换反应的碳酸盐。更进一步的,上述碳酸盐为可溶性钙盐,所述的口服制剂为一种基于软团聚碳酸钙粉体的口服制剂。更进一步的,上述口服制剂包括碳酸钙或纳米碳酸钙。更进一步的,上述口服制剂由纳米碳酸钙和超纯水制成。更进一步的,上述口服制剂也可以由纳米碳酸钙、吐温80和超纯水制成。更进一步的,上述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优选40nm。更进一步的,上述口服制剂可以制备成口服液、片剂、胶囊剂、干混剂、颗粒剂、缓释片等。更进一步的,上述口服制剂通过PH敏感材料包裹,在肠道定位分散,可避免胃酸破坏。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纳米碳酸钙的制备过程为:Ⅰ.称取适量的可溶性碳酸盐,加入蒸馏水,通过搅拌溶解成无色溶液;Ⅱ.在机械搅拌的条件下,将适量的可溶性钙盐缓慢滴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控制反应过程为0.5-2h,反应后继续搅拌1-2h,搅拌速度为500-2000rpm,以保证共沉淀反应完全;Ⅲ.制得的碳酸钙沉淀经普通滤纸过滤或抽滤,然后在70-120℃进行干燥,去除其中的水分;Ⅳ.将干燥后的粉末放入氧化铝球磨罐,采用氧化锆球在无水乙醇为湿磨介质的条件下对其进行滚筒式球磨,球料比为3:1-6:1,球磨转速控制为100-150rpm,球磨时间控制为12-60h,通过球磨不同时间可获得不同粒径的碳酸钙纳米粉体。Ⅴ.将球磨后的碳酸钙粉末浆料倒入搪瓷器皿,在50-80℃下进行干燥,干燥时间为8-20h,以将浆料中的无水乙醇脱除,即可制得碳酸钙纳米粉体。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可溶性碳酸盐为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铵中的至少一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可溶性钙盐为氯化钙、硝酸钙、葡萄糖酸钙、磷酸二氢钙、碘化钙、氯酸钙中的至少一种。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吐温80(Tween80),是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乳化剂,由山梨聚糖和油酸通过乙氧基化制得,即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更进一步的,上述口服制剂以纳米钙盐作为驱铅的物质,不但包含了纳米碳酸钙制剂,其他可与铅离子沉淀置换反应的碳酸盐均可包含在内。一种体内除铅口服制剂的给药方法,通过吞服制剂,使纳米碳酸钙分布在小肠内膜,钙离子与铅离子发生沉淀置换反应,产生水溶性很小的碳酸铅,阻断铅离子通过肝肠循环途径回收,碳酸铅随肠道的粪便排出体外。本专利技术的创新点在于开创性地提出以纳米碳酸盐肠定位驱铅的方法治疗铅中毒问题,制备出新的体内除铅口服制剂,阐明了根据纳米碳酸钙与铅离子置换反应沉淀的特性,以肠定位阻断通过肝肠循环途径回收铅的机制,并且以动物实验验证了此方法的驱铅效果。本专利技术根据纳米碳酸钙的特性,制备软团聚碳酸盐纳米粉体的口服制剂,开发治疗铅中毒的新药。碳酸钙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产品,由于其钙含量高达40%且对人体没有任何毒副作用,采用没有毒副作用的碳酸钙来制备驱铅药物或驱铅保健品,是一种新颖的碳酸钙应用思路,其原理是Ca2+与CO32-沉淀溶度积常数为8.7×10-9,而Pb2+与CO32-离子的沉淀溶度积常数仅为3.3×10-14,碳酸铅的溶度积比碳酸钙的溶度积低5个数量级,因此,消化道中有毒的Pb2+容易通过反应将碳酸钙中的Ca2+置换出来生成碳酸铅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驱铅目的。置换反应沉淀的效率取决于参与反应物质相互接触的机会,增大反应物比表面积是加速置换反应的有效方法。随着反应物(纳米碳酸钙)粒径的细化达到纳米级时,比容面积急增,对受体组织的粘附性大,给药后滞留性及与组织的接触时间、接触面积均大为增加,从而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毒性、减少用药剂量,因此,纳米碳酸钙粉体的驱铅效果更佳。铅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证实,肝脏分泌铅的能力特别强,胆汁中铅的浓度是血液中的400~1000倍,但是,通过肝-肠循环,90%铅离子又被小肠重吸收入血,铅随粪便自然排出体外的量很少。根据正常成人每日胆汁的分泌量约1500ml推算,每日胆汁泌铅量约相当血液中铅总含量的100倍,因此设计直接在肠道内通过药物与铅形成难溶性复合物或是吸附铅,阻断铅在肠道的重吸收,可以有效地从粪便排出胆汁分泌的铅,从而快速和大量地降低血铅浓度。而组织中的铅又会根据体内平衡进入血液和肝脏,进而又从肠道排出,最终达到驱除存留在体内的铅元素为目的。本专利技术是治疗铅中毒药物研发的新突破,有别于目前的临床药物,通过尿排泄的途径排铅,对肾脏产生较大的副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产品采用没有毒副作用的碳酸钙来制备驱铅药物或驱铅保健品,对人体没有任何毒副作用。2、本专利技术采用软团聚的碳酸钙粉体制备,分散效果好,具有优异的驱铅效果。3、本专利技术中制备药剂主要成分,采取化学共沉淀法,操作简单,并没有引入杂质,毒副作用小,同时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特殊处理将该法制备的碳酸钙粉体硬团聚的改良为软团聚,通过简单的分散方法即可将软团聚的碳酸钙粉体开来,分散效果好,具有优异的驱铅效果。4、本专利技术的给药方法,通过肠定位驱铅,是以肠道为除铅主要途径,有别于以肾脏驱铅机制的常用驱铅药物,纳米碳酸钙对肾没有毒性和副作用。同时,测量了血清的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纳米碳酸钙没有明显改变体内的微量元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纳米碳酸钙材料微观表征示意图。其中,A为40nm纳米碳酸钙的扫描电镜图像(100,000x);B为40nm纳米碳酸钙+吐温80复合体系的扫描电镜图像(100,000x);C.为40~80nm纳米碳酸钙的扫描电镜图像(150,000x)。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种纳米碳酸钙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血铅变化对比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种纳米碳酸钙治疗组与现有两种临床用的络合驱铅药物治疗组的血铅变化对比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纳米碳酸钙治疗组与络合剂药物的驱铅机制部分对比图。其中,*与未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二巯丁二酸有显著差异,P<0.05;a与依地酸钠钙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肝肾肠组织铅含量变化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体内除铅口服制剂及其给药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体内除铅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主要成分为可与铅离子发生沉淀置换反应的碳酸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内除铅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主要成分为可与铅离子发生沉淀置换反应的碳酸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内除铅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酸盐为可溶性钙盐,所述的口服制剂为一种基于软团聚碳酸钙粉体的口服制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内除铅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制剂包括碳酸钙或纳米碳酸钙。4.根据权利要求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体内除铅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为40n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体内除铅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制剂由纳米碳酸钙和超纯水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体内除铅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制剂由纳米碳酸钙、吐温80和超纯水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体内除铅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为:Ⅰ.称取适量的碳酸钠或碳酸钾,加入蒸馏水,通过搅拌溶解成无色溶液;Ⅱ.在机械搅拌的条件下,将适量的氯化钙或硝酸钙缓慢滴入碳酸钠溶液或碳酸钾溶液,控制反应过程为0.5-2h,反应后继续搅拌1-2h,搅拌速度为500-2000rpm,以保证共沉淀反应完全;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平邹俭鹏巫放明潘一峰方平飞黄彦凝朱轩仪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