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滑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8005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1 23:41
一种新型滑车装置,滑车板上具有翻边凸模和驱动块,滑车板与上模座之间布置有驱动导向并相对滑动连接,上模座的端部具有限位台;且滑车板与翻边凸模之间具有安装座,翻边凸模与安装座之间纵向布置有:导向板和凸模氮气弹簧,安装座和压料芯之间纵向布置有压料芯氮气弹簧,该新型装置使用气缸带动凸模,然后利用氮气弹簧顶起凸模,使其与凹模相配合工作,实现上下移动,其稳定且安全性。

A new type of trochlear device

A new type of pulley device, pulley plate with flanging die and driving block, a driving guide and relative sliding connection arranged between the pulley plat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mold base, mold base with spacing; and between the pulley plate and the flanging di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langing die and vertical installation seat layout: the guide plate and the convex mold of nitrogen spring, a mounting seat and a pressure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re material nitrogen vertical pressing core, the new device using a cylinder to drive the punch, and then use the nitrogen spring from the top of the punch, and the die matching work, realize the moving up and down, its stability and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滑车装置
本技术关于一种新型滑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越来越多的不同级别的汽车在开发时,都要开发冲压带天窗/不带天窗、车窗/不带车窗的外板的相应模具。以往,模具冲压带天窗/不带天窗、车窗/不带车窗外板的切换方式由模具维修人员在生产现场或线下拆装模具零件部来完成。现一般通过切换机构实现两种不同功能实现机构切换实现,但其结构的稳定、寿命、复杂性及安全性一直无法保证,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冲压的上模座切换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专利申请号201210059892.3)为一种冲压顶盖的上模座切换装置,但其缺点为:机构简单,长度方向占用空间大造成模具加长,增加模具开发成本,稳定性及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滑车装置,其包括:上模座、位于所述上模座上的切换气缸、与所述切换气缸驱动连接的滑车板,以及位于所述滑车板上的翻边凸模和驱动块,其中:所述滑车板与所述上模座之间布置有驱动导向并相对滑动连接,所述上模座的端部具有限位台;且所述滑车板与所述翻边凸模之间具有安装座,所述翻边凸模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纵向布置有:导向板和凸模氮气弹簧,所述安装座和压料芯之间纵向布置有压料芯氮气弹簧。本技术使用气缸带动凸模,然后利用氮气弹簧顶起凸模,使其与凹模相配合工作,反之则二者不配合。使用氮气弹簧和气缸相互结合,氮气弹簧实现上下移动,气缸实现左右移动解决现有冲压的上模座切换装置稳定、寿命、复杂性及安全性一直无法保证等难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滑车板部分示意图;图3为切换气缸部分示意图;和图4为本技术正视图。附图标记:1切换气缸,2驱动杆,3衔接座,4安装座限位螺栓,5上模座,6驱动块,7翻边凸模,8安装头,9滑车板,10复位拉杆,11驱动导板,12紧固螺栓,13导柱,14限位块,15限位台,16压料芯,17凸模氮气弹簧,18凸模限位螺栓,19导向板,20安装座,21压料芯氮气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滑车装置,其包括:上模座5、位于所述上模座5上的切换气缸1、与所述切换气缸1驱动连接的滑车板9,以及位于所述滑车板上的翻边凸模7和驱动块6,其中:所述滑车板9与所述上模座5之间布置有驱动导向11并相对滑动连接,所述上模座5的端部具有限位台15;且所述滑车板9与所述翻边凸模7之间具有安装座20,所述翻边凸模7与所述安装座20之间纵向布置有:导向板19和凸模氮气弹簧17,所述安装座20和压料芯16之间纵向布置有压料芯氮气弹簧21。本技术使用气缸带动凸模,然后利用氮气弹簧顶起凸模,使其与凹模相配合工作,反之则二者不配合。使用氮气弹簧和气缸相互结合,氮气弹簧实现上下移动,气缸实现左右移动解决现有冲压的上模座切换装置稳定、寿命、复杂性及安全性一直无法保证等难题。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模座5上还布置有:安装座限位螺栓4,所述安装座限位螺栓4与所述安装座20之间限位配合,和导柱13,所述导柱13与所述安装座20之间导向配合。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滑车板9经布置在两侧的限位块14与所述上模座5相连并限位。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翻边凸模7与所述安装座20之间还布置有凸模限位螺栓18,所述凸模限位螺栓18与所述翻边凸模7连接并限位配合。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切换气缸1和所述滑车板9之间通过安装头8相连,所述安装头8上布置有与所述滑车板9固定连接的紧固螺栓12,所述切换气缸1的连接端部具有驱动杆2,所述安装头8的连接端具有衔接座3,且所述驱动杆2和所述衔接座3固定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滑车板9的端部还布置有复位拉杆10。本技术为一种新型滑车装置,通过驱动回位设计优化、限位加强设计实现冲压上模座切换装置稳定、寿命、复杂性及安全性提升。具体如下图1-4所示,包括:上模座、切换装置、限位装置及切换凸模等组成,本技术中的部分部件的标号和功能如下表:本技术在带天窗整形具体工作过程:首先通过切换气缸1驱动滑车板9沿图4中箭头向即前行,通过驱动导板11/限位块14驱动导滑,通过限位台15进行工作限位,实现保证压料芯氮气弹簧21接触压料芯16时,整形天窗整形模块安装座及相关工作组件不升起,上模带动翻边凸模7继续下行,通过上模座5与安装座20通过导柱13进行导向,翻边凸模7与压料芯16经过导板19进行导向,下模滑块通过驱动块6驱动到指定位置,接着进行带天窗相关翻边冲压工作。通过驱动回位设计优化、限位加强设计实现冲压上模座切换装置稳定、寿命、复杂性及安全性提升。本技术在不带天窗整形具体工作过程:首先通过切换气缸1驱动滑车板9沿图4中箭头反方向即回退,通过驱动导板11/限位块14驱动导滑,保证安装座20与滑车板间无接触,实现压料芯氮气弹簧21接触压料芯16时,整形天窗整形模块安装座及相关工作组件升起,避让冲压件,进行带无天窗其他冲压工作。通过驱动回位设计优化、限位加强设计实现冲压上模座切换装置稳定、寿命、复杂性及安全性提升。本技术解决现有冲压的上模座切换装置稳定、寿命、复杂性及安全性一直无法保证等难题。应了解本技术所要保护的范围不限于非限制性实施方案,应了解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仅仅作为实例进行说明。本申请所要要求的实质的保护范围更体现于独立权利要求提供的范围,以及其从属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滑车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滑车装置,其包括:上模座(5)、位于所述上模座(5)上的切换气缸(1)、与所述切换气缸(1)驱动连接的滑车板(9),以及位于所述滑车板上的翻边凸模(7)和驱动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车板(9)与所述上模座(5)之间布置有驱动导向(11)并相对滑动连接,所述上模座(5)的端部具有限位台(15);且所述滑车板(9)与所述翻边凸模(7)之间具有安装座(20),所述翻边凸模(7)与所述安装座(20)之间纵向布置有:导向板(19)和凸模氮气弹簧(17),所述安装座(20)和压料芯(16)之间纵向布置有压料芯氮气弹簧(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滑车装置,其包括:上模座(5)、位于所述上模座(5)上的切换气缸(1)、与所述切换气缸(1)驱动连接的滑车板(9),以及位于所述滑车板上的翻边凸模(7)和驱动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车板(9)与所述上模座(5)之间布置有驱动导向(11)并相对滑动连接,所述上模座(5)的端部具有限位台(15);且所述滑车板(9)与所述翻边凸模(7)之间具有安装座(20),所述翻边凸模(7)与所述安装座(20)之间纵向布置有:导向板(19)和凸模氮气弹簧(17),所述安装座(20)和压料芯(16)之间纵向布置有压料芯氮气弹簧(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滑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5)上还布置有:安装座限位螺栓(4),所述安装座限位螺栓(4)与所述安装座(20)之间限位配合,和导柱(13),所述导柱(13)与所述安装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鹏申刘峰徐肖李伟浩王肖英李月伟刘莉赵鸿鹄丁文军高双明李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