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贤日专利>正文

挂车用集装箱多功能锁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6863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使锁块根据集装箱的自重工作,从而使集装箱能够以自动或手动方式被连接固定到挂车中,同时通过强化集装箱的固定力防止在挂车行驶的过程中发生集装箱移动或脱落的现象,从而提升其安全性的挂车用集装箱多功能锁定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挂车用集装箱多功能锁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挂车用集装箱多功能锁定装置,尤其是一种通过使锁块根据集装箱的自重工作,从而使集装箱能够以自动或手动方式被连接固定到挂车中,同时通过强化集装箱的固定力防止在挂车行驶的过程中发生集装箱移动或脱落的现象,从而提升其安全性的挂车用集装箱多功能锁定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所指的集装箱作为运输容器的一种,是为了进行陆路运输或装船运输而制作的能够运输大容量货物的特定规格容器,即一种用于安全便利地运输货物的货箱。同时,也是大量货物的标准化收纳用具。如上所述的集装箱在陆地时被装载到集装箱车辆中进行运输,而在海上时则被装载到用于装运集装箱的大型集装箱船舶中一次性运输大量的集装箱。作为对集装箱进行陆路运输的运输手段,通常使用一种名为挂车(Trailer)的车辆,这种挂车通常不会配备行驶用的动力装置或控制装置,而是由牵引车拖挂行驶。挂车是基于集装箱的大小进行设计以便于装载标准化的集装箱,而且在设计时所考虑的重量为集装箱装载货物的状态下的重量。按照上述方式设计的挂车能够装载一个或两个集装箱,而为了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为急刹车、曲线道路、倾斜道路以及其他突发状况导致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挂车用集装箱多功能锁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安装多个到挂车的上部框架中,将集装箱结合到上述上部框架的挂车用集装箱多功能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外壳(100),安装于上述上部框架中,至少在其一侧面形成开口部;内部外壳(200),以相互相隔的形式被收纳于上述外部外壳(100)的内部,采取中空管形态;自动工作部(300),被收纳于上述内部外壳(200)的内部,能够通过第1弹性部件(470)和上述集装箱的荷重上下移动;锁块(400),包括:主体部(410),被收纳于上述自动工作部(300)的中空部,采取圆柱形形态;头部(430),形成于上述主体部(410)的上端,被插入到上述集装箱的结合口;第1阻挡凸起(450),形成于上述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2.03 KR 10-2015-01715761.一种通过安装多个到挂车的上部框架中,将集装箱结合到上述上部框架的挂车用集装箱多功能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外壳(100),安装于上述上部框架中,至少在其一侧面形成开口部;内部外壳(200),以相互相隔的形式被收纳于上述外部外壳(100)的内部,采取中空管形态;自动工作部(300),被收纳于上述内部外壳(200)的内部,能够通过第1弹性部件(470)和上述集装箱的荷重上下移动;锁块(400),包括:主体部(410),被收纳于上述自动工作部(300)的中空部,采取圆柱形形态;头部(430),形成于上述主体部(410)的上端,被插入到上述集装箱的结合口;第1阻挡凸起(450),形成于上述主体部(410)的外周面一侧,在上述自动工作部(300)上下移动时与其连动;诱导部,形成于上述主体部(410)的外周面另一侧,通过与上述自动工作部(300)的上下移动连动,对上述主体部(410)的旋转进行诱导;引导部件(500),通过从上述内部外壳(200)的外侧向上述自动工作部(300)的内侧方向以可拆装的方式贯通结合而使末端部(520)被结合到上述诱导部中,从而使上述锁块(400)在上述自动工作部(300)上下移动时随之发生旋转;以及手动工作部(600),包括:锁块延长部(610),以可拆装的方式结合到上述锁块(400)的主体部(410)下端,向上述内部外壳(200)的中空部下方延长形成;长度调节部(630),沿着上述锁块延长部(610)的长度方向以可调的形式结合到特定位置中;控制杆(650),在上述长度调节部(630)的一侧以可持握的形式凸出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车用集装箱多功能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滑动防止坎(490),以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的状态对上述锁块(400)的主体部(410)的一部分进行包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车用集装箱多功能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自动工作部(300),包括:按压部(310),在与上述集装箱分离或接触时向上述外部外壳(100)及内部外壳(200)的中空部上方出入;第1阻挡部(330),在上述按压部(310)的下部延长形成,通过挤压上述第1阻挡凸起(450)使其下降;以及第2阻挡部(350),配置于上述第1阻挡部(330)的下部,通过挤压上述第1阻挡凸起(450)使其上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车用集装箱多功能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阻挡部(350a)结合到上述第1阻挡部(330)的下部并被上述第1弹性部件(470)弹性支撑,而上述第1阻挡部(330)和上述第2阻挡部(350a)是以相互间隔的方式配置,从而使上述第1阻挡凸起(450)中的一部分能够被收纳到两者之间的空间部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车用集装箱多功能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阻挡部(350b)结合到上述第1阻挡凸起(450)的下部并被第2弹性部件(370)弹性支撑,在上述锁块(400)的主体部(410)中形成与上述第1阻挡凸起(450)相互相隔并将诱导部夹在中间的第2阻挡凸起(460),从而对上述锁块(400)的上侧方向移动进行限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挂车用集装箱多功能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阻挡部(350b)和上述第1阻挡凸起(450)结合的相对面中的某一个面,形成浮雕形状的缓冲凸起(356b)。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车用集装箱多功能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块(400)的诱导部(412)由沿着上述主体部(410)的外周面形成的螺纹形槽(412)构成,从而使上述引导部件(500)的末端部(520)被插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车用集装箱多功能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块(400)之诱导部(414)由沿着主体部(410)的外周面形成的螺纹形凸起(414)构成,上述引导部件(500)是以成对且相互相隔的形式配置,从而使上述螺纹形凸起(414)中的一部分能够被收纳到两者之间的空间部中。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车用集装箱多功能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块(400)的诱导部(416)由沿着上述主体部(410)的外周面形成的一对螺纹形凸起(416a,416b)构成,上述一对螺纹形凸起(416a,416b)以相互相隔的形式配置,从而使上述引导部件(500)的末端部(520)能够被收纳到两者之间的空间部中。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车用集装箱多功能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块(400)的诱导部(418)由在上述主体部(410)贯通形成的螺纹形孔(418)构成,从而使上述引导部件(500)的一部分被插入。11.根据权利要求7至权利要求10中的某一项所述的挂车用集装箱多功能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诱导部(412,414,416,418)的两侧端部中的至少一个向上述主体部(410)的轴方向弯折形成。12.一种通过安装多个到挂车的上部框架中,将集装箱结合到上述上部框架的挂车用集装箱多功能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外壳(100),安装于上述上部框架中,至少在其一侧面形成开口部;内部外壳(200),以相互相隔的形式被收纳于上述外部外壳(1000)的内部,采取中空管形态,且在一侧形成螺纹形贯通的诱导槽(220);自动工作部(300),被收纳于上述内部外壳(200)的内部,能够通过第1弹性部件(470)和上述集装箱的荷重上下移动;锁块(400),包括:主体部(410),被收纳于上述自动工作部(300)的中空部,采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贤日韩光熙赵在民
申请(专利权)人:赵贤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