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58432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9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轮胎结构,包括胎面,胎肩,胎侧和胎圈;所述胎面两侧分别通过胎肩与胎侧相连,所述胎侧和胎圈相连;还包括胎侧加强体;所述胎侧加强体位于胎侧和胎圈之间的结合处,所述胎侧加强体外表面上设有环状凸起条;所述环状凸起条高度为0.5‑3.5mm,宽度为0.8‑6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有效增加轮胎与轮辋之间连接力,完美的解决产品外观质量缺陷,有效提高产品外观的美观性,在轮胎使用过程中,泥水在高速行驶的离心力作用下,快速沿凸起带飞离轮胎表面,提高了轮胎的自洁性。

A type of tir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ire structure, including tread, shoulder, sidewall and bead; the tread on both sides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shoulder and the side of the tire, the tire sidewall and bead connected; including sidewall reinforcement; the sidewall to strengthen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sidewall and tire the body is located in the circle, the side of the tire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an annular bulge strengthening; the annular bulge strip height is 0.5 3.5mm, width of 0.8 6m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capacity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ire and rim, the appearance quality defect of the perfect solution to improve the appearance of the products, product appearance, in the tire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slurry in centrifugal force at high speed under the rapid uplift along the fly away from the tire surface, improve the self-cleaning performance of tire 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机械使用的轮胎,具体涉及一种轮胎结构。
技术介绍
工业轮胎的使用环境有野外作业、仓储、码头或其它特殊作业场所,由于使用环境的复杂性,轮胎功能的其中之一是要求轮胎与轮辋的配合紧密,防止机械作业原地或极小半径扭转时轮胎脱圈或胎侧扭擦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加轮胎与轮辋之间连接力的轮胎结构,并完美解决该处产品外观质量缺陷,有效提高产品外观的美观性,在轮胎使用过程中,泥水在高速行驶的离心力作用下,快速沿凸起带飞离轮胎表面,提高了轮胎的自洁性。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轮胎结构,包括胎面,胎肩,胎侧和胎圈;所述胎面两侧分别通过胎肩与胎侧相连,所述胎侧和胎圈相连;还包括胎侧加强体;所述胎侧加强体位于胎侧和胎圈之间的结合处,所述胎侧加强体外表面上设有环状凸起条;该环状凸起条的设定可有效加强此处轮胎的强度。所述环状凸起条高度为0.5-3.5mm,宽度为0.8-6mm。此处不易过厚,厚度的增加会影响轮胎的轮辋的安装,不利于增加二者之间的连接力。进一步的,所述环状凸起条的个数不低于1条。设置过多的环状凸条会增加轮胎模具的加工难度和生产过程中胶料的流动性无法充满模腔。更进一步的,所述环状凸起条的个数为3-4条。在确保轮胎与轮辋之间连接力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模具加工难度和生产会出现的产品外观问题。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环状凸起条之间的间距不低于0.2cm。防止轮胎在承载运行过程中变形,使得相邻的所述环状凸起条之间产生摩擦。更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环状凸起条之间的间距为0.5-1m。该间距可以有效的防止摩擦,还可以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环状凸起条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或梯形。该两种形状具有表面积大,散热效果好,有效增加轮胎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有效增加轮胎与轮辋之间连接力,完美的解决产品外观质量缺陷,有效提高产品外观的美观性,在轮胎使用过程中,泥水在高速行驶的离心力作用下,快速沿凸起带飞离轮胎表面,提高了轮胎的自洁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胎侧加强体放大示意图;图中:1-胎面;2-胎肩;3-胎侧;4-胎侧加强体;4.1-环状凸起条;5-胎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和说明,并不限定本技术要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轮胎结构,包括胎面1,胎肩2,胎侧3和胎圈5;所述胎面1两侧分别通过胎肩2与胎侧3相连,所述胎侧3和胎圈5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胎侧加强体4;所述胎侧加强体4位于胎侧3和胎圈5之间的结合处,所述胎侧加强体4外表面上设有环状凸起条4.1;所述环状凸起条4.1高度为0.5-3.5mm,宽度为0.8-6mm。所述环状凸起条4.1的个数不低于1条。所述环状凸起条4.1的个数为3-5条。相邻的所述环状凸起条4.1之间的间距不低于0.2cm。相邻的所述环状凸起条4.1之间的间距为0.5-1cm。所述环状凸起条4.1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或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轮胎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结构,包括胎面(1),胎肩(2),胎侧(3)和胎圈(5);所述胎面(1)两侧分别通过胎肩(2)与胎侧(3)相连,所述胎侧(3)和胎圈(5)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胎侧加强体(4);所述胎侧加强体(4)位于胎侧(3)和胎圈(5)之间的结合处,所述胎侧加强体(4)外表面上设有环状凸起条(4.1);所述环状凸起条(4.1)高度为0.5‑3.5mm,宽度为0.8‑6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结构,包括胎面(1),胎肩(2),胎侧(3)和胎圈(5);所述胎面(1)两侧分别通过胎肩(2)与胎侧(3)相连,所述胎侧(3)和胎圈(5)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胎侧加强体(4);所述胎侧加强体(4)位于胎侧(3)和胎圈(5)之间的结合处,所述胎侧加强体(4)外表面上设有环状凸起条(4.1);所述环状凸起条(4.1)高度为0.5-3.5mm,宽度为0.8-6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秀永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同飞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