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芳基-3-叠氮基-4,4,4-三氟-1-丁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306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5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1‑芳基‑3‑叠氮基‑4,4,4‑三氟‑1‑丁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合物制备领域。一种1‑芳基‑3‑叠氮基‑4,4,4‑三氟‑1‑丁烯的制备方法,以通式II所述化合物和三甲基硅叠氮为原料,在催化剂和添加物的存在下,按下述反应式进行反应,得通式I所示化合物。

A 1 aryl 3 azido 4, 4, 4 preparation methods of 1 butene three fluorine compound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1 aryl 3 azido 4, 4, 4 preparation methods of three fluorine 1 butene compounds, compounds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preparation. A 1 aryl 3 azido 4, 4, 4 preparation methods of three fluorine 1 butene, with the general formula II compound and three trimethylsilyl azide as raw materials, catalysts and additives in the presence of reaction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reaction type, have the general formula I comp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芳基-3-叠氮基-4,4,4-三氟-1-丁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1-芳基-3-叠氮基-4,4,4-三氟-1-丁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合物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有机叠氮化合物是有机合成反应中重要的反应中间体和合成含氮化合物重要砌块。比如说有机叠氮化合物可以转化成胺、异氰酸酯以及药物分子中重要的含氮杂环结构(Chem.Eur.J.2009,15,7830.;Angew.Chem.Int.Ed.2005,44,5188.)。近些年来,在点击化学领域,铜催化有机叠氮化合物和炔烃的环加成反应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Chem.Rev.2009,109,5620.;Chem.Soc.Rev.2010,39,1536.)。与此同时,许多有机叠氮化合物在抗病毒和酶抑制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好的生物活性(J.Med.Chem.1993,36,2470.;Molecules2013,18,1477.)。因此,在有机分子中引入叠氮基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众所周知,由于氟元素的特殊性质,在有机分子中引入CF3能够显著改变分子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性质(Chem.Rev.2016,116,422)。因此,若分子中同时含有CF3和N3将会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有机合成砌块。可以构建出含有CF3的生物活性分子(ACSCent.Sci.2016,2,715.)。然而,目前合成含有CF3取代的有机叠氮化合物的报道比较少(J.Am.Chem.Soc.2003,125,6900.;Angew.Chem.Int.Ed.2014,53,1881.;ACSCatal.2015,5,2826.;Org.Lett.2014,16,3896.)。而且,这些方法使用了昂贵的、不稳定的CF3甲基化试剂,极大的限制了这类方法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原料广泛易得的有机胺直接作为催化剂,以三甲基硅叠氮为叠氮化试剂,以三氟甲基取代烯醇磺酸酯(通式II所示化合物)为原料,高效、简便、经济的一步合成1-芳基-3-叠氮基-4,4,4-三氟-1-丁烯化合物(通式I所示化合物)的方法。另外,1-芳基-3-叠氮基-4,4,4-三氟-1-丁烯化合物作为很好的有机合成砌块,可以转化为相应的三氟甲基取代的胺、烯丙基胺、三唑等化合物。一种1-芳基-3-叠氮基-4,4,4-三氟-1-丁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通式II所示化合物和三甲基硅叠氮化合物为原料,在催化剂和添加物的存在下于溶剂中按下述反应式进行反应,得通式I所示化合物,其中,Ar选自其中X取自O,S,N(CH3);n=1、2、3、4、5;R选自H、C1~C6烷基、苯基、卤素、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C1~C4烷氧基、C2~C5酯基、氰基;所述催化剂为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1,5-二氮杂双环[4.3.0]-5-壬烯、1,5,7-三叠氮双环(4.4.0)癸-5-烯、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4-二甲氨基吡啶、四甲基乙二胺、七甲基二硅氮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添加物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钾、氟化钾、氟化锂、氟化铯、氟化钠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溶剂优选为乙二醇二甲醚、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1,2-二氯乙烷、四氯化碳、甲苯、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溶剂,其用量满足反应要求即可,优选通式Ⅱ所示化合物与溶剂的量之比为1mmol:(5~15)mL。除另有说明外,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具有以下含义。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烷基”包括直链烷基和支链烷基。如提及单个烷基如“甲基”,则只特指直链烷基,如提及单个支链烷基如“异丙基”,则只特指支链烷基。例如,“C4以下烷基”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和叔丁基等。类似的规则也适用于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其它基团。本文中使用术语“卤素”包括氟、氯、溴、碘。本文中所述C2~C5酯基为具有如下结构的基团:-COOR,其中,R为C1~C4烷基。本文中所述C1~C4烷氧基为具有如下结构的基团:-O-M1,其中,M1为C1~C4烷基,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叔丁氧基。上述方案中,所述(n=1、2、3、4、5),其中,(R)n中,n=1、2、3、4、5指R在苯基上的取代可为单取代或多位取代,可为1、2、3、4或5取代。n=1时为单取代,单取代的取代位可为2、3或4位;n=2、3、4或5时,为多位取代,其中,n=2为双取代,双取代的取代位为2,3-、2,4-、2,5-、2,6-、3,4-、3,5-;n=3为三取代,三取代的取代位为2,3,4-、2,3,5-、2,3,6-、3,4,5-。本专利技术所述1-芳基-3-叠氮基-4,4,4-三氟-1-丁烯化合物,Ar选自其中X取自O,S,N(CH3);n=1、2、3、4、5;进一步地,其中X取自O;n=1、2、3、4、5;R选自H、C1~C6烷基、苯基、卤素、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C1~C4烷氧基、C2~C5酯基、氰基;进一步地,R选自H、甲基、异丙基、苯基、卤素、三氟甲基、甲氧基、乙酯基、氰基;本专利技术所述1-芳基-3-叠氮基-4,4,4-三氟-1-丁烯化合物制备方法,所述添加物的物质的量为通式II所示化合物物质的量的1.2~3倍;本专利技术所述1-芳基-3-叠氮基-4,4,4-三氟-1-丁烯化合物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的物质的量为通式II所示化合物物质的量的0.05~0.3倍;本专利技术所述1-芳基-3-叠氮基-4,4,4-三氟-1-丁烯化合物制备方法,所述三甲基叠氮的物质的量为通式II所示1~5倍,优选2~5倍;本专利技术所述1-芳基-3-叠氮基-4,4,4-三氟-1-丁烯化合物制备方法,优选上述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5℃~65℃,反应时间为6h~48h,优选6h~24h。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一种1-芳基-3-叠氮基-4,4,4-三氟-1-丁烯化合物制备方法,以通式II所示化合物和三甲基叠氮为原料,在催化剂和添加物存在下于溶剂中按下述反应式进行反应,得通式I所示化合物,其中,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6h~48h。其中,Ar选自其中X取自O,S,N(CH3);n=1、2、3、4、5;R选自H、甲基、异丙基、苯基、卤素、三氟甲基、甲氧基、乙酯基或氰基;所述催化剂为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添加物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氟化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优选为乙二醇二甲醚、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甲苯中的至少一种。表1中列举了上述反应式中各个原料化合物取代基的具体结构。但不仅限于这些结构。表1表2列举了本专利技术合成的具体化合物1~18的结构、物理性质及1HNMR数据,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仅限于这些化合物。表2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直接使用便宜、市售的有机胺作为催化剂,为1-芳基-3-叠氮基-4,4,4-三氟-1-丁烯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方便、低成本的方法,同时避免了使用昂贵的,不稳定的三氟甲基化试剂。具体实施方式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实施例11-苯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1‑芳基‑3‑叠氮基‑4,4,4‑三氟‑1‑丁烯化合物的方法,所述1‑芳基‑3‑叠氮基‑4,4,4‑三氟‑1‑丁烯化合物的结构如Ι所示,其特征在于:以化合物II和三甲基硅叠氮为原料在催化剂和添加物的存在下按下述反应式进行反应,得通式I所示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1-芳基-3-叠氮基-4,4,4-三氟-1-丁烯化合物的方法,所述1-芳基-3-叠氮基-4,4,4-三氟-1-丁烯化合物的结构如Ι所示,其特征在于:以化合物II和三甲基硅叠氮为原料在催化剂和添加物的存在下按下述反应式进行反应,得通式I所示化合物,其中,Ar选自其中X取自O,S,N(CH3);n=1、2、3、4、5;R选自H、C1~C6烷基、苯基、卤素、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C1~C4烷氧基、C2~C5酯基、氰基;所述催化剂为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1,5-二氮杂双环[4.3.0]-5-壬烯、1,5,7-三叠氮双环(4.4.0)癸-5-烯、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4-二甲氨基吡啶、四甲基乙二胺、七甲基二硅氮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添加物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钾、氟化钾、氟化锂、氟化铯、氟化钠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为H、甲基、异丙基、苯基、卤素、三氟甲基、甲氧基、乙酯基或氰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宇涵曲景平赵一龙张成海奚灏瀛董述祥范文霞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美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