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永浩专利>正文

汽车自救安全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53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自救安全带,本汽车自救安全带包括有带体、卡端和固定座,带体藏于收纳器中,收纳器和固定座设置在座椅的两侧,卡端安装在带体上,卡端与固定座通过卡扣配合;在所述带体上设置有防护区,所述防护区包括有彼此首尾轴接的防护片,在防护片的上、下表层设置有柔性的防护层,在两个防护层之间填充有牵拉层,所述牵拉层的两端与防护片的首尾固定连接;在牵拉层的内部等距排布有柔性的应急管,应急管与防护片的首尾方向垂直,应急管的两端密封固定在防护片的侧边框上;在应急管内存储有硬化剂;该安全带能够保障乘客的安全,在紧急情况时能够方便的解除,不会对逃生造成阻碍,为乘客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

Self saving safety belt for ca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self safety belt, the automobile safety belt comprises a self-help belt body, card end and a fixed seat, with the body hidden in the collector, the collector and the fixing seat is arranged in the seat on both sides of the card is mounted in the belt body, card end and the fixed seat through a snap fit in; the bel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rotection zone, the protection zone including each other end shaft connected with the protective film, protective film on the upper layer and the lower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protective layer of flexible, between the two protective layer filled with pull layer, the pull layer and protective film are fixed at both ends connection; emergency flexible pipe in the internal layer of the pull pull equidistant arrangement, and direction of emergency and protection of the vertical tube, both ends of the tube are fixed and sealed in the emergency protective film on the side of the border in the emergency storage tube; curing agent; the safety belt can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passengers In emergency, it can be easily relieved, and will not hinder the escape, and strive for valuable escape time for passeng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自救安全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特别的,是一种安全带。
技术介绍
安全带是汽车重要的配件之一,佩戴时,将安全带的端部从人体的肩部倾斜下拉,将固定扣卡设在腰部的搭扣上,带体将身体固定,保护胸腔和脊椎;在意外发生时,安全带将人体固定在车座上,有效防止身体撞上方向盘、甚至飞出车体,有效预防生命危险的发生;但是在事故发生后,车体发生形变,特别是车体的前端及座椅等位置容易发生变形,此时安全带的卡扣可能损坏、锁死,这将造成乘客无法解除安全带,原本用来保护乘客的工具,却成了阻碍乘客逃生的障碍,使得乘客面临着较大的生命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自救安全带,该安全带能够保障乘客的安全,在紧急情况时能够方便的解除,不会对逃生造成阻碍,为乘客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汽车自救安全带包括有带体、卡端和固定座,带体藏于收纳器中,收纳器和固定座设置在座椅的两侧,卡端安装在带体上,卡端与固定座通过卡扣配合;在所述带体上设置有防护区,所述防护区包括有彼此首尾轴接的防护片,在防护片的上、下表层设置有柔性的防护层,在两个防护层之间填充有牵拉层,所述牵拉层的两端与防护片的首尾固定连接;在防护片的首尾方向上,所述牵拉层具有较强的抗拉伸性;在牵拉层的内部等距排布有柔性的应急管,应急管与防护片的首尾方向垂直,应急管的两端密封固定在防护片的侧边框上;在应急管内存储有硬化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正常使用时,带体存放在收纳器中,乘客拉取出带体,并将卡端扣置在固定座上,实现安全带的正常使用;安全带佩戴后,防护区位于人体的胸腔部,乘客能够方便的接触到;防护片之间轴接,相邻防护片能够绕轴转动,满足常规使用的弯曲度,因此安全带在佩戴时不会降低舒适度;防护片之间可以随意弯折,同时,单个防护片可在首尾连线方向弯曲,便于收纳;弯曲时不会破坏应急管;安全带的牵拉力沿着防护片的首尾连线方向,正常使用时,防护片上的牵拉层能够很好的受力,为客户提供足够的束缚、牵拉力,同时应急管不会受到过大的外力,应急管保持密闭、稳定;即使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带出现小幅度的弯折,应急管自身的弹性也能够保持应急管的密闭;在乘客遇险后,安全带会预收紧,将乘客的身体束缚在座椅上,但是在碰撞过程中安全带可能卡死,此时乘客不易逃脱;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用户可将防护片弯折,弯折线与防护片的首尾连线平行;此时,牵拉层内部的应急管对折、破损,应急管内的硬化剂流出,硬化剂在牵拉层中快速渗透,并沾染附近的防护层;乘客反复对折几次防护片,将应急管内的硬化剂完全挤出,此时防护片大面积硬化;防护片硬化后,防护层和牵拉层之间的纤维结构硬化,用户能够轻松的将其掰裂,从而解除安全带。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新颖、独特,正常使用时带体具有较高的柔软性,能够方便的卷曲、收纳;同时具有较强的抗牵拉性,可有效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的硬化、碎裂,便于乘客的逃脱,为乘客的自救赢得宝贵时间。作为优选,所述牵拉层可以由丝线编制而成,丝线的延伸方向沿着防护片的首尾连接方向;在提供较强的抗拉伸性的前提下,丝线之间能够形成毛细管路,该毛细管路能够加速硬化剂的扩散。作为优选,在应急管之间间隔的设置有催化管,催化管内存储有促进剂;以便于加速牵拉层的硬化。作为优选,所述硬化剂可以为以氰基丙烯酸酯为主的粘合剂;该粘合剂接触牵拉层和防护层后会将两者牢固粘合、硬化,乘客在其硬化后,能够将其掰裂,进而将安全带解除。附图说明图1为本汽车自救安全带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部分放大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本汽车自救安全带包括有带体1、卡端和固定座,带体1藏于收纳器中,收纳器和固定座设置在座椅的两侧,卡端安装在带体1上,卡端与固定座通过卡扣配合;在所述带体1上设置有防护区11,所述防护区11包括有彼此首尾轴接的防护片2,在防护片2的上、下表层设置有柔性的防护层3,在两个防护层3之间填充有牵拉层4,所述牵拉层4的两端与防护片2的首尾固定连接;所述牵拉层4可以由丝线编制而成,丝线的延伸方向沿着防护片2的首尾连接方向;在使用过程中,该结构的牵拉层4具有较强的抗牵拉性,同时牵拉力使得丝线形成细密的毛细管路;在牵拉层4的内部等距排布有柔性的应急管5,应急管5与防护片2的首尾方向垂直,亦与丝线垂直;应急管5的两端密封固定在防护片2的侧边框21上;在应急管5内存储有硬化剂;所述硬化剂可以是以氰基丙烯酸酯为主的粘合剂,该粘合剂与丝线和防护层3发生化学反应,再将丝线和防护层3粘合的同时,会将其硬化,便于用户掰裂;在各相邻应急管5之间还间隔的设置有催化管6,催化管6内存储有促进剂;该促进剂能够加速粘合剂的硬化,进而缩短自救时间。在正常使用时,带体1存放在收纳器中,乘客拉取出带体1,并将卡端扣置在固定座上,实现安全带的正常使用;安全带佩戴后,防护区11位于人体的胸腔部,乘客能够方便的接触到;防护片2之间轴接,相邻防护片2能够绕轴转动,满足常规使用的弯曲度,因此安全带在佩戴时能够更贴合人体皮肤,提高佩戴舒适度;防护片2之间可以随意弯曲,同时单个防护片2可在首尾连线方向卷曲,便于收纳;卷曲时应急管5保持平直,不易被破坏;安全带的牵拉力沿着防护片2的首尾连线方向,正常使用时,防护片2上的牵拉层4能够很好的受力,为客户提供足够的束缚、牵拉力,同时应急管5不会受到过大的外力,应急管5保持密闭、稳定;即使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带出现小幅度的弯折,应急管5自身的弹性也能够保持应急管5的密闭;在乘客遇险后,安全带会预收紧,将乘客的身体束缚在座椅上,但是在碰撞过程中安全带可能卡死,此时乘客不易逃脱;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乘客可将防护片2弯折,弯折线与防护片2的首尾连线平行;此时,牵拉层4内部的应急管5和催化管6被对折、损坏,应急管5内的硬化剂流出,催化管6内的促进剂流出;硬化剂在牵拉层4中快速渗透,并沾染附近的防护层3;在本实施例中,硬化剂能够在毛细管路内快速流动,并渗透至整个防护层3;乘客反复对折几次防护片2,将应急管5内的硬化剂完全挤出,此时防护片2大面积硬化;由于弯折线与沿着防护片的首尾连线,因此,硬化剂沿着牵拉层渗透时容易形成狭长的椭圆面区域,如图1中所绘的虚线椭圆面;该狭长的椭圆面区域便于乘客施力,即使是力气小的女士或小孩子也能够轻易的将其掰断;防护片2硬化后,防护层3和牵拉层4之间的纤维结构硬化,用户能够轻松的将其掰裂,从而解除安全带;在本实施例中,促进剂能够加速防护片2的硬化,进而缩短自救时间。在本实施例中,硬化剂使用的是以氰基丙烯酸酯为主的粘合剂,该粘合剂与丝线和防护层3发生化学反应,再将丝线和防护层3粘合的同时,会将其硬化,便于用户掰裂;除此之外,硬化剂还可以选择其他种类,只需使得硬化剂与牵拉层4、防护层3能够快速作用并硬化即可;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材料限定。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新颖、独特,正常使用时带体1具有较高的柔软性,能够方便的卷曲、收纳;同时具有较强的抗牵拉性,可有效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的硬化、碎裂,便于乘客的逃脱,为乘客的自救赢得宝贵时间;此外,本专利技术方便维护、更换,在危险状况解除后,只需更换对应的防护片即可,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自救安全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自救安全带,本汽车自救安全带包括有带体(1)、卡端和固定座,带体(1)藏于收纳器中,收纳器和固定座设置在座椅的两侧,卡端安装在带体(1)上,卡端与固定座通过卡扣配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体(1)上设置有防护区(11),所述防护区(11)包括有彼此首尾轴接的防护片(2),在防护片(2)的上、下表层设置有柔性的防护层(3),在两个防护层(3)之间填充有牵拉层(4),所述牵拉层(4)的两端与防护片(2)的首尾固定连接;在防护片(2)的首尾方向上,所述牵拉层(4)具有较强的抗拉伸性;在牵拉层(4)的内部等距排布有柔性的应急管(5),应急管(5)与防护片(2)的首尾方向垂直,应急管(5)的两端密封固定在防护片(2)的侧边框(21)上;在应急管(5)内存储有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自救安全带,本汽车自救安全带包括有带体(1)、卡端和固定座,带体(1)藏于收纳器中,收纳器和固定座设置在座椅的两侧,卡端安装在带体(1)上,卡端与固定座通过卡扣配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体(1)上设置有防护区(11),所述防护区(11)包括有彼此首尾轴接的防护片(2),在防护片(2)的上、下表层设置有柔性的防护层(3),在两个防护层(3)之间填充有牵拉层(4),所述牵拉层(4)的两端与防护片(2)的首尾固定连接;在防护片(2)的首尾方向上,所述牵拉层(4)具有较强的抗拉伸性;在牵拉层(4)的内部等距排布有柔性的应急管(5),应急管(5)与防护片(2)的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永浩
申请(专利权)人:范永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