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车床零件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169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车床零件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的下方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通过螺纹基座固定安装于上料装置的下表面上,上料装置的上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于上料装置的上表面上,且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上料主架,所述上料主架的顶部两侧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且上料主架通过滑动轮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内侧表面设置有滑轮槽,所述滑动轮通过运作杆连接有双头电机,上料主架的下方设置有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通过伸缩柱固定安装于上料主架的下表面上,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端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小机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而且精确度高。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machining parts of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NC lathe machining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including feeding device, the upper and lower feed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threaded stu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thread column fixed on the feeding device through the screw thread on the base, the feed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conveyor belt. The conveyor belt through the support rod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feeding device on the upper surface, and the top of the conveyor belt is arranged on the main frame of the feeding, feeding on both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main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n infrared sensor, and the material on the main frame through the sliding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a guide rail, the guide rail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block. The slid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wheel through the operation of double motor, a clamping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main frame, wherein the clamping cylinder through the telescopic column fixed to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main feeding frame on the side of the conveyor belt is arranged Feed port.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the mechanical abrasion,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and has high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车床零件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
,具体为一种数控车床零件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控机床方面也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其中数控车床零件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也在广泛使用中,但是现在市场上的数控车床零件加工自动上料装置仍然存在具有较大的机械磨损,而且由于运行次数过多,会缩短上料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不具有很好精确性,容易导致上料失误情况的发生,以降低数控机床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车床零件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的下方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通过螺纹基座固定安装于上料装置的下表面上,上料装置的上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于上料装置的上表面上,且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上料主架,所述上料主架的顶部两侧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且上料主架通过滑动轮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内侧表面设置有滑轮槽,且导轨的两端通过固定柱安装于上料装置的表面上,所述滑动轮通过运作杆连接有双头电机,上料主架的下方设置有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通过伸缩柱固定安装于上料主架的下表面上,且夹持气缸的夹持架上设置有橡胶块,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端口。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柱和螺纹基座的数量均为四个。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轮的半径比滑轮槽的半径大0.5cm。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轨和运作杆均采用弹簧钢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数控车床零件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先通过滑动轮,能够减小上料主架与导轨之间的机械磨损,并能够延长该数控车床零件加工自动上料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具有橡胶块,能够保护物件,又减小了夹持架的磨损,有利于该上料装置的长时间使用,并且还具有螺纹柱和螺纹基座,能够方便人们进行安装,而且还具有红外线传感器,能够对上料主架进行精确定位,提高了上料装置的精度,减小上料失误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数控车床生产效率,并减少了人工的劳动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导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料装置;2-螺纹柱;3-螺纹基座;4-传送带;5-支撑杆;6-上料主架;7-红外线传感器;8-滑动轮;9-导轨;10-滑轮槽;11-固定柱;12-运作杆;13-双头电机;14-夹持气缸;15-伸缩柱;16-橡胶块;17-进料端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数控车床零件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装置1,所述上料装置1的下方设置有螺纹柱2,所述螺纹柱2通过螺纹基座3固定安装于上料装置1的下表面上,上料装置1的上侧设置有传送带4,所述传送带4通过支撑杆5固定安装于上料装置1的上表面上,且传送带4的上方设置有上料主架6,所述上料主架6的顶部两侧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7,且上料主架6通过滑动轮8连接有导轨9,所述导轨9内侧表面设置有滑轮槽10,且导轨9的两端通过固定柱11安装于上料装置1的表面上,所述滑动轮8通过运作杆12连接有双头电机13,上料主架6的下方设置有夹持气缸14,所述夹持气缸14通过伸缩柱15固定安装于上料主架6的下表面上,且夹持气缸14的夹持架上设置有橡胶块16,传送带4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端口17。优选的是,所述螺纹柱2和螺纹基座3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滑动轮8的半径比滑轮槽10的半径大0.5cm,能够使得滑动轮8进行很好的滑动;所述导轨9和运作杆12均采用弹簧钢制成。具体使用方式及优点:该数控车床零件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先通过传送带将待加工的物件输送到上料主架的下方,接着通过上料主架上的双头电机,使得双头电机通过运作杆带动滑动轮进行移动,将上料主架移动至物件正上方,其中通过设置在上料主架两端的红外线传感器,能够对上料主架进行精确定位,提高了上料装置的精度,减小上料失误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数控车床生产效率,并减少了人工的劳动程度能够,还能够减小上料主架与导轨之间的机械磨损,并能够延长该数控车床零件加工自动上料装置的使用寿命,然后通过夹持气缸夹持住物件,接着将物件放置到进料端口中,其中通过设置在夹持气缸上的橡胶块,能够保护物件,又减小了夹持架的磨损,有利于该上料装置的长时间使用。本技术所使用的红外线感应器采用HOA0872型红外线感应器,其工作温度为-40℃~+70℃;槽型红外光电传感器,输出有上拉电阻型、集电极输出型、推挽型;输出逻辑分缓冲和反向可以供选择。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数控车床零件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车床零件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1),所述上料装置(1)的下方设置有螺纹柱(2),所述螺纹柱(2)通过螺纹基座(3)固定安装于上料装置(1)的下表面上,上料装置(1)的上侧设置有传送带(4),所述传送带(4)通过支撑杆(5)固定安装于上料装置(1)的上表面上,且传送带(4)的上方设置有上料主架(6),所述上料主架(6)的顶部两侧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7),且上料主架(6)通过滑动轮(8)连接有导轨(9),所述导轨(9)内侧表面设置有滑轮槽(10),且导轨(9)的两端通过固定柱(11)安装于上料装置(1)的表面上,所述滑动轮(8)通过运作杆(12)连接有双头电机(13),上料主架(6)的下方设置有夹持气缸(14),所述夹持气缸(14)通过伸缩柱(15)固定安装于上料主架(6)的下表面上,且夹持气缸(14)的夹持架上设置有橡胶块(16),传送带(4)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端口(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车床零件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1),所述上料装置(1)的下方设置有螺纹柱(2),所述螺纹柱(2)通过螺纹基座(3)固定安装于上料装置(1)的下表面上,上料装置(1)的上侧设置有传送带(4),所述传送带(4)通过支撑杆(5)固定安装于上料装置(1)的上表面上,且传送带(4)的上方设置有上料主架(6),所述上料主架(6)的顶部两侧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7),且上料主架(6)通过滑动轮(8)连接有导轨(9),所述导轨(9)内侧表面设置有滑轮槽(10),且导轨(9)的两端通过固定柱(11)安装于上料装置(1)的表面上,所述滑动轮(8)通过运作杆(12)连接有双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积权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捷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