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端盖压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582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1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端盖压装机,包括:压装模组和压头移载模组,所述压头移载模组设置在压装模组上,所述压装模组包括C型架、压机模组和压头,所述压头移载模组包括连接板、固定底板、数个压头模组和伺服驱动机构,所述连接板横向设置在C型架内侧中部,所述数个压头模组依次竖直连接在固定底板上,所述连接板一端设置有伺服驱动机构,所述伺服驱动机构通过转轴与固定底板相连接,所述C型架底部内侧设置有水平工装移载模组,所述水平工装移载模组上依次设置有后端盖工装模组和转子工装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四工位压装配合移载模组的实现了压头交替压零件,互不干涉,对中件调试能够避免压装不同心,提高压装质量和效率。

A press machine for rotor end cov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tor end cover pressing machine, including: pressing module and head transfer module, the head transfer module is arranged in the pressing module, the pressing module including C type frame, compressor module and pressure head, the head transfer module includes a connectio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fixed plate, a plurality of pressure head module and servo driving mechanism,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transversely arranged on the C frame inside the middle of a number of pressure head module sequentially connected in vertical fixed plate,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ervo driving mechanism, the servo drive mechanism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and fixed the floor is connected, the C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bottom level of tooling transfer module, the level of tooling transfer module are orderly arranged on the back cover of tooling and tooling module module of rotor.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four position press assembly and the load shifting module to realize the pressing head alternately pressing parts, and does not interfere with each other. The debugging of the middle parts can avoid the different assembly of the pressing par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press mou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端盖压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转子端盖压装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机转子入端盖在安装轴承等零件时会采用敲打、挤压等方法将轴承、卡簧等零部件压入轴,容易损坏各部零件。现有的轴承压装设备虽多,但多数是液压设备,而且没有专门针对转子端盖压装设计的机器,压装时还是不能通过一种设备同时完成。在对零件进行压装时,压装是否到位大多数靠人工检测,使得压装同心度降低,压装位置不准确,容易损害零部件或降低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端盖压装机,自动化程度搞,压装位置精确,效率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子端盖压装机,包括:压装模组和压头移载模组,所述压头移载模组设置在压装模组上,所述压装模组包括C型架、压机模组和压头,所述压机模组穿过C型架顶部竖直设置,所述压头设置在压机模组下端,所述压头移载模组包括连接板、固定底板、数个压头模组和伺服驱动机构,所述连接板横向设置在C型架内侧中部,所述固定底板通过第一滑轨组件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数个压头模组依次竖直连接在固定底板上,所述连接板一端设置有伺服驱动机构,所述伺服驱动机构设置在连接板一端并且通过转轴与固定底板相连接,驱动固定底板水平移动,所述C型架底部内侧设置有水平工装移载模组,所述水平工装移载模组上依次设置有后端盖工装模组和转子工装模组。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C型架顶部内壁设置有位于压头一侧的接近开关支架,所述接近开关支架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数个压头模组分别为第一压头模组、第二压头模组、第三压头模组和第四压头模组,所述第一压头模组、第二压头模组、第三压头模组和第四压头模组分别包括压头座,所述压头座上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上同心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上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压块、固定夹和隔套,所述主轴一侧设置有位于固定夹和压头座之间的氮气弹簧。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第一压头模组、第二压头模组、第三压头模组和第四压头模组内的压头座分别对应设置有转子压头、后轴承压头、前轴承压头和卡簧压头。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卡簧压头包括压头主体、上导向座和下导向座,所述下导向座同心设置在上导向座下方,所述上导向座和下导向座之间间隔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外侧设置有矩形螺旋弹簧,所述压头主体下端穿过上导向座延伸至上导向座和下导向座之间,所述压头主体下端设置有定位环。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转子压头包括压头、气缸座、气缸以及夹爪,所述气缸座设置在第一压头模组对应的压头座内,所述气缸设置在气缸座内,所述夹爪与气缸相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水平工装移载模组包括底板和滑板,所述底板水平设置在C型架底部内侧,所述滑板通过第二导轨组件连接在底板上,所述底板两端分别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滑板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撞块。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后端盖工装模组包括定位座、定位板和导柱,所述定位板设置在定位座上方,所述定位座四个边角上设置有顶部贯穿定位板的导柱,所述导柱下端同心设置有位于定位板上方的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上设置有套装在导柱上的带法兰直线轴承。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带法兰直线轴承上的法兰位于定位板上平面,所述定位板上间隔设置有位于带法兰直线轴承之间的挡块,所述两个挡块之间设置有竖直向上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下方同心设置有位于定位板下方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底端固定在定位座上,所述支撑座的背面和正面分别设置有顶部连接在定位板底平面的支撑柱,所述支撑座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内侧设置有沿滑轨水平移动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外端设置有伸缩气缸。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滑块为凹槽结构,所述滑块的凹槽结构内设置有位于定位座上的第二限位开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转子端盖压装机,采用转子压头、后轴承压头、前轴承压头和卡簧压头四个工位压装,分模组分模块化的设计使得压装过程准确而且不会损坏零部件,通过各限位开关能够监测压装是否到位,使得压装准确,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提高压装性能,同时不易损坏零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C型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压头移载模组结构示意图;图4是卡簧压头结构示意图;图5是前轴承压头结构示意图;图6是后轴承压头结构示意图;图7是水平工装移载模组结构示意图;图8是后端盖工装模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和图8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转子端盖压装机,包括:压装模组和压头移载模组,所述压头移载模组设置在压装模组上,所述压装模组包括C型架11、压机模组12和压头13,所述压机模组12穿过C型架11顶部竖直设置,所述压头13设置在压机模组12下端,形成压装机的主动力。所述压头移载模组包括连接板2、固定底板3、数个压头模组4和伺服驱动机构5,所述连接板2横向设置在C型架11内侧中部,所述固定底板3通过第一滑轨组件连接在连接板2上,所述数个压头模组4依次竖直连接在固定底板3上,所述连接板2一端设置有伺服驱动机构5,所述伺服驱动机构5设置在连接板2一端并且通过转轴6与固定底板3相连接,驱动固定底板3水平移动,使得数个压头模组4轮流与压机模组12接触下压,完成不同组件的压装工作。所述C型架11底部内侧设置有水平工装移载模组7,所述水平工装移载模组7上依次设置有后端盖工装模组8和转子工装模组9,分别固定被压装的零件。进一步,所述C型架11顶部内壁设置有位于压头13一侧的接近开关支架111,所述接近开关支架11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112,限制压机模组12的下压距离。进一步,所述数个压头模组分别为第一压头模组41、第二压头模组42、第三压头模组43和第四压头模组44,所述第一压头模组41、第二压头模组42、第三压头模组43和第四压头模组44分别包括压头座45,所述压头座45上设置有直线轴承46,所述直线轴承46上同心设置有主轴47,所述主轴47上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压块48、固定夹49和隔套410,所述主轴47一侧设置有位于固定夹49和压头座45之间的氮气弹簧411,氮气弹簧411上下段皆固定,可以上下伸缩实现压装过程压块48及主轴47下压。进一步,所述第一压头模组41、第二压头模组42、第三压头模组43和第四压头模组44内的压头座45分别对应设置有转子压头411、后轴承压头421、前轴承压头431和卡簧压头441,形成四工位压装,不同的压头模组对应不同的零件压装。进一步,所述卡簧压头441包括压头主体4411、上导向座4412和下导向座4413,所述下导向座4413同心设置在上导向座4412下方,所述上导向座4412和下导向座4413之间间隔设置有导杆4414,所述导杆4414外侧设置有矩形螺旋弹簧4415,所述压头主体4411下端穿过上导向座4412延伸至上导向座4412和下导向座4413之间,所述压头主体4411下端设置有定位环4416,定位环4416外壁上设置有伸入内壁的M4光纤检测,定位环4416定位安放并定位卡簧,以及压装卡簧,M4光纤检测产品是否到位。进一步,所述转子压头411包括压头4111、气缸座4112、气缸4113以及夹爪4114,所述气缸座4112设置在第一压头模组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转子端盖压装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端盖压装机,包括:压装模组和压头移载模组,所述压头移载模组设置在压装模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模组包括C型架、压机模组和压头,所述压机模组穿过C型架顶部竖直设置,所述压头设置在压机模组下端,所述压头移载模组包括连接板、固定底板、数个压头模组和伺服驱动机构,所述连接板横向设置在C型架内侧中部,所述固定底板通过第一滑轨组件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数个压头模组依次竖直连接在固定底板上,所述连接板一端设置有伺服驱动机构,所述伺服驱动机构设置在连接板一端并且通过转轴与固定底板相连接,驱动固定底板水平移动,所述C型架底部内侧设置有水平工装移载模组,所述水平工装移载模组上依次设置有后端盖工装模组和转子工装模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端盖压装机,包括:压装模组和压头移载模组,所述压头移载模组设置在压装模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模组包括C型架、压机模组和压头,所述压机模组穿过C型架顶部竖直设置,所述压头设置在压机模组下端,所述压头移载模组包括连接板、固定底板、数个压头模组和伺服驱动机构,所述连接板横向设置在C型架内侧中部,所述固定底板通过第一滑轨组件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数个压头模组依次竖直连接在固定底板上,所述连接板一端设置有伺服驱动机构,所述伺服驱动机构设置在连接板一端并且通过转轴与固定底板相连接,驱动固定底板水平移动,所述C型架底部内侧设置有水平工装移载模组,所述水平工装移载模组上依次设置有后端盖工装模组和转子工装模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端盖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架顶部内壁设置有位于压头一侧的接近开关支架,所述接近开关支架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近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端盖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压头模组分别为第一压头模组、第二压头模组、第三压头模组和第四压头模组,所述第一压头模组、第二压头模组、第三压头模组和第四压头模组分别包括压头座,所述压头座上设置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上同心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上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压块、固定夹和隔套,所述主轴一侧设置有位于固定夹和压头座之间的氮气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端盖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头模组、第二压头模组、第三压头模组和第四压头模组内的压头座分别对应设置有转子压头、后轴承压头、前轴承压头和卡簧压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端盖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簧压头包括压头主体、上导向座和下导向座,所述下导向座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煜华丁海礁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甲思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