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6053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所述主车和副车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连接,出行高峰时,主车和副车连接在一起提高客车的单次载客量;非出行高峰时,拆掉副车后主车独立运行载客,提高车辆利用率,解决了出行高峰时客车运载量不足、非出行高峰时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主车或副车上设置的铰接结构将主车或副车分成在水平面内可相互铰接转动的两段车身,当主、副车连接在一起使用时,铰接结构将整个刚性车身分割成两段可相互铰接转动的部分,降低了客车刚性车身的长度,从而降低客车的转弯半径,使客车在转弯、掉头时更加灵活方便,能更好的适应复杂的道路环境。可拆连接结构和铰接结构位于不同位置使主、副车分离时更加方便操作。

Separable articulated city bu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parable articulated urban bus. The main vehicle and the vehicle side connected by a detachable connection structure, peak travel, car and car connected to the main side single capacity to improve bus; non peak travel, car after car down side main independent operation of the passenger, improve vehicle utilization, solve the waste of resources caused by the peak load of bus travel the amount is insufficient, the problem of non peak travel. The hinge structure set the main car or car side will be the main car or car side in the horizontal plan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utually hinged rotation of the body, when the main and side car together when in use, the hinge structure of rigid body 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 can be mutually hinged with a rotating part, reduces the rigidity of the vehicle body bus the length, thereby reducing the turning radius of the bus, the bus in turn, turn the more flexible and convenient, can better adapt to complex road environment. The detachabl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hinge structure are located at different positions, so that the separation of the main and the secondary vehicles is more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
技术介绍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机动车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城市道路的拥挤问题日益突出,公共交通的需求不断增加。尽管近年来各大城市都在建设地铁,但公交客车具有投资少,运输灵活等特点,仍然承担着较大的客运工作。为了适应城市内的不断增加的出行需求,载客量较大的铰接式客车受到青睐,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3085898A、申请日为2013年02月01日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铰接式BRT公交车,所述公交车由前后两段即主车和副车组成。主车和副车之间通过铰接盘铰接连接,同时使用折叠蓬包裹住主、副车之间的铰接间隔,所述铰接盘形成铰接结构,主车的供乘客行走的主车通道和副车的副车通道相互贯通以更大程度的增加车厢的载客空间,位于前面的主车形成前车体、后面的副车形成后车体,目前开发的铰接式公交车的长度多为18米的大载客量车辆,较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需求。但是,由于城市内的公共交通主要负责人们的通勤、购物、出游等等出行需求,很容易产生公共交通的潮汐现象。在出行高峰时,上述专利中的铰接式BRT公交车显然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它的载客量大的特点提高了单次运载量。而普通公交车只能简单地增加车辆的数量,但是车辆数量的增加会产生交通拥堵的问题。在非出行高峰时,往往不需要那么大的运力,继续使用铰接式客车,反而会因载客量少,造成资源的浪费,经济效果差。为了适应人们的出行高峰和非出行高峰、提高车辆的利用率,申请公布号为CN103303376A、申请日为2012年03月16日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车厢可拼接的城市公交客车,如图1所示,该客车包括分体设置的主车1和副车2两部分,主车1和副车2可以拼接为一体,在出行高峰时,主车1与副车2拼接到一起增大载客量,在非出行高峰时,主车1与副车2分离,主车1独立行驶并载客运行,降低客车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所述主车1和副车2通过在沿前后方向的端面处对接连接,主车1的后端面上设有带连接结构的后门11,副车2的前端面上设有带连接结构的前门21,所述主车1和副车2通过带连接结构的后门11和带连接结构的前门21可拆连接,带连接结构的后门11和带连接结构的前门21形成可拆连接结构,所述主车1和副车2各具有两车轴,主、副车通过可拆连接结构形成具有整体式车身的四轴公交客车。但是上述专利中的公交客车拼接在一起使用时,如果主、副车连接后形成整体式的刚性车身,则由于其刚性车身较长带来了客车掉头、转弯困难的问题,对城市内复杂的道路环境适应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以解决出行高峰时客车运载量不足、非出行高峰时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该铰接式客车掉头、转弯方便,对城市内复杂的道路环境适应性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中的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方案1: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包括主车和副车,所述主车的后部与副车的前部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连接,所述主车上在可拆连接结构之前设有铰接结构或者副车上在可拆连接结构之后设有铰接结构。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所述副车具有单车轴,所述单车轴之前或之后设有在主、副车分离后与单车轴一起支撑副车使其平衡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伸缩式,支撑架朝向地面的一端设有支撑轮。方案3:根据方案1所述的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所述副车上具有两个以上的车轴,所述铰接结构位于车轴之前或车轴之间。方案4:根据方案1-3任一项所述的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所述主车的后端面上和副车的前端面上分别设有供主车的主车通道与副车的副车通道连通的主车通道口和副车通道口。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围绕主车通道口设有一圈在前、副车连接时与副车通道口密封配合的密封圈。方案6:根据方案4所述的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所述主车的后端面上设有用于封闭主车通道口的封闭门。方案7:根据方案6所述的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所述封闭门通过电力驱动自动展开或收起以在主车与副车连接前自动收起、主车与副车分离时自动展开封闭主车通道口。方案8:根据方案1所述的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所述副车上设有用于集成副车上的电器件及控制系统的电缆的插头,所述主车上设有用于与插头配合的插座以将前、副车之间的电器件及控制系统接通。方案9:根据方案1所述的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所述可拆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主车的后端面上的沿前后方向伸缩的导向杆和设置在副车的前端面上的与导向杆滑动导向配合以导向主车的后端面与副车的前端面对齐的接纳锥,所述导向杆的端部设有锁止球头,所述接纳锥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锁止球头的容纳腔,所述锁止球头上设有沿垂直与前后方向贯穿的锁止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沿锁止孔的贯穿方向伸缩以锁止或放松锁止球头的锁止销。方案10:根据方案9所述的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所述主车的后端面的上部设置一个导向杆、下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导向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主车和副车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连接,在出行高峰时,主车和副车连接在一起提高客车的单次载客量;在非出行高峰时,拆掉副车后主车独立运行载客,提高了车辆的利用率。主车或副车上设置的铰接结构将主车或副车分成在水平面内可相互铰接转动的两段车身,当主、副车连接在一起使用时,铰接结构将整个刚性车身分割生两段可相互铰接转动的部分,降低了客车刚性车身的长度,从而降低客车的转弯半径,使客车在转弯、掉头时更加灵活方便,能更好的适应复杂的道路环境。所述可拆连接结构和铰接结构位于不同位置使主、副车分离时更加方便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车厢可拼接的城市公交客车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的主车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的副车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的导向杆和接纳锥处于锁止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的导向杆和接纳锥处于导向状态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的导向杆和接纳锥导向完成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的分离和连接过程示意图。附图中,1-主车,11-带连接结构的后门,12-卷帘门,2-副车,21-带连接结构的前门,22-折叠蓬,3-导向杆,31-锁止球头,32-锁止孔,4-接纳锥,41-压簧,42-液压机构,43-锁止销,5-插座,6-插头,7-主车通道口,71-密封圈,8-副车通道口,9-支撑杆,10-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的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的具体实施例,如图2-7所示,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包括主车1和副车2,所述主车1和副车2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连接以在出行高峰时主车1和副车2刚性连接在一起运行载客、非出行高峰时拆掉副车2后主车1独立运行载客,所述主车1上在可拆连接结构之前设有铰接结构或者副车2上在可拆连接结构之后设有铰接结构。本实施例中,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包括一个主车1和一个副车2,所述主车1和副车2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连接。在出行高峰时,人们的出行需求量较大,主车1和副车2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提高客车的单次载客量;在非出行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

【技术保护点】
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包括主车和副车,所述主车的后部与副车的前部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上在可拆连接结构之前设有铰接结构或者副车上在可拆连接结构之后设有铰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包括主车和副车,所述主车的后部与副车的前部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上在可拆连接结构之前设有铰接结构或者副车上在可拆连接结构之后设有铰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具有单车轴,所述单车轴之前或之后设有在主、副车分离后与单车轴一起支撑副车使其平衡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伸缩式,支撑架朝向地面的一端设有支撑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上具有两个以上的车轴,所述铰接结构位于车轴之前或车轴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的后端面上和副车的前端面上分别设有供主车的主车通道与副车的副车通道连通的主车通道口和副车通道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其特征在于:围绕主车通道口设有一圈在前、副车连接时与副车通道口密封配合的密封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的后端面上设有用于封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王志强张明柱徐立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