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型接触器线圈引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65578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5 04:40
一种密封型接触器线圈引出装置;包括螺柱、腔体、线圈端子、漆包线及骨架;所述螺柱为两个,相距设置在腔体的上方,所述腔体的上表面上还设有供所述线圈端子的端部穿过的方孔;所述骨架上缠绕所述漆包线形成线圈,所述线圈端子的中部上开设有供漆包线穿过的卡口,所述漆包线的一端卡设在所述卡口内;所述卡口为倒V型,倒V型所述卡口顶部的内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漆包线的外径尺寸。有效解决了助焊剂粉末脱落污染接触器内部导致触点的主接触电阻增大或不导通的现象。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自动化;漆包线直接通过卡口与线圈端子接触,避免了其他产物污染密封型接触器内部的环境。

Sealed type contactor coil lead out device

A seal type contactor coil leading device; including stud, cavity, coil terminal, enameled wire and skeleton; the stud two, are arranged in a cavity abov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avity is also arranged on the end part for the coil terminal through the square hole of the bone; frame winding the enameled wire coil is formed, the middle of the coil terminals are arranged on the bayonet for enameled wire through the end of the enameled wire card is arranged on the bayonet; the bayonet is inverted V type, inverted V type the bayonet at the top of the inner diameter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the the enameled wire diameter. It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main contact resistance of contacts is increased or not conductive due to the contamination of the flux powder and the contact inside the contacto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automation; enameled wire directly through the bayonet contact with the coil terminals, avoid other products sealed contactor intern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型接触器线圈引出装置
本技术属于接触器
,涉及一种密封性接触器线圈引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密封性接触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螺柱1、腔体2、线圈端子3、漆包线4及骨架5,骨架5上缠绕漆包线4形成线圈,线圈为接触器提供电磁力,漆包线4绕在骨架5上会形成始头与末头,始头与末头需要固定在线圈端子3上。线圈端子3的引出方式,如图2所示,即将绕制好的线圈的出线端通过缠绕的方式将漆包线4绕制在线圈端子3上然后用焊锡将漆包线4与线圈端子3焊接在一起,实现连接。该方式需人工将漆包线绕制在线圈端子上,所以生产效率低,无法实现自动化,且制造成本会增加。另外,在焊接线圈端子与漆包线时,为了焊接的质量会使用助焊剂进行辅助焊接,助焊剂与锡珠会溅到线圈或其它零件上而造成污染,助焊剂在冷却后会形成粉末状,接触器在动作时容易将粉末振落,进而污染接触器的内部环境,导致触点的主接触电阻增加或不通。密封型产品内部充入的是惰性气体,产品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惰性气体的纯度,而焊锡丝是有助焊剂残留的,助焊剂成份会污染产品内部的惰性气体等。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要研究的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型接触器线圈引出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密封型接触器线圈引出装置;包括螺柱、腔体、线圈端子、漆包线及骨架;所述螺柱为两个,相距设置在腔体的上方,所述腔体的上表面上还设有供所述线圈端子的端部穿过的方孔;所述骨架上缠绕所述漆包线形成线圈,所述线圈端子的中部上开设有供漆包线穿过的卡口,所述漆包线的一端卡设在所述卡口内;所述卡口为倒V型,倒V型所述卡口顶部的内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漆包线的外径尺寸。上述技术方案中,相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线圈端子卡口为倒V字型卡口,所述卡口的两侧边为斜面结构。该斜面结构朝向漆包线插入方向倾斜。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在线圈端子的中部上开设供漆包线穿过的卡口,且卡口顶部的内径尺寸小于或等于漆包线的外径尺寸,使得漆包线在穿过该卡口时,与卡口两侧边接触,漆包线的表面被刺破,达到导通的目的;有效解决了助焊剂粉末脱落污染接触器内部导致触点的主接触电阻增大或不导通的现象。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自动化;降低了人员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漆包线直接通过卡口与线圈端子接触,避免了其他产物污染密封型接触器内部的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线圈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线圈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3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3至图4所示,一种密封型接触器线圈引出装置;包括螺柱6、腔体7、线圈端子8、漆包线9及骨架10;所述螺柱6为两个,相距设置在腔体7的上方,所述腔体7的上表面上还设有供所述线圈端子8的端部穿过的方孔11;所述骨架10上缠绕所述漆包线9形成线圈,所述线圈端子8的中部上开设有供漆包线9穿过的卡口12,所述漆包线9的一端卡设在所述卡口12内;所述卡口12为倒V型,倒V型所述卡口12顶部的内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漆包线9的外径尺寸。所述线圈端子8卡口12为倒V字型卡口,所述卡口12的两侧边为斜面结构。该斜面结构朝向漆包线插入方向倾斜。本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在线圈端子的中部上开设供漆包线穿过的卡口,且卡口顶部的内径尺寸小于或等于漆包线的外径尺寸,使得漆包线在穿过该卡口时,与卡口两侧边接触,漆包线的表面被刺破,达到导通的目的;有效解决了助焊剂粉末脱落污染接触器内部导致触点的主接触电阻增大或不导通的现象。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自动化;降低了人员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漆包线直接通过卡口与线圈端子接触,避免了其他产物污染密封型接触器内部的环境。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密封型接触器线圈引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型接触器线圈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柱、腔体、线圈端子、漆包线及骨架;所述螺柱为两个,相距设置在腔体的上方,所述腔体的上表面上还设有供所述线圈端子的端部穿过的方孔;所述骨架上缠绕所述漆包线形成线圈,所述线圈端子的中部上开设有供漆包线穿过的卡口,所述漆包线的一端卡设在所述卡口内;所述卡口为倒V型,倒V型所述卡口的顶部卡口的内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漆包线的外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型接触器线圈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柱、腔体、线圈端子、漆包线及骨架;所述螺柱为两个,相距设置在腔体的上方,所述腔体的上表面上还设有供所述线圈端子的端部穿过的方孔;所述骨架上缠绕所述漆包线形成线圈,所述线圈端子的中部上开设有供漆包线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渭贞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来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