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接线自动识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2319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瓶接线自动识别器,蓄电池的两接线柱A1和B1通过带锁车辆电源按钮接控制板的输入两端,蓄电池的两接线柱A1和B1通过直流接触器KM2两副主触头分别接地端A2和整车电源端B2,蓄电池的两接线柱A1和B1通过直流接触器KM1两副主触头分别接整车电源端B2和接地端A2,控制板判断蓄电池的两接线柱A1和B1极性后输出控制信号,输出端C1通过直流接触器KM1常闭开关接直流接触器KM2线圈,输出端C2通过直流接触器KM2常闭开关接直流接触器KM1线圈,两直流接触器线圈各接一反向保护二极管。使用电瓶接线自动识别器后,操作工无需识别电瓶的正负极性,可以任意接线,可以有效的保护机械电气线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瓶接线自动识别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气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瓶接线自动识别器。
技术介绍
内燃装卸机械是港区主要流动作业机械,应用于各类散杂货物的装卸生产中,不可或缺。但是在更换电瓶时,司机需要注意电瓶的正负极极性,按照正极接正极、负极接负极的要求正确接线,一旦接反,整车线路就会受损。在2012-2013年龙吴分公司曾经发生过哈工吊司机在更换电瓶时,不慎将电瓶的正负极与哈工吊车辆的电源线正负极性接反,造成367#、374#,371#哈工吊的整车电路烧毁,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修复时间长达1周,影响车辆的出勤。在对司机的询问过程中,司机们解释:电瓶的和电瓶线色标有些模糊不清,夜间更换,光线不是很好,再加上当时装卸作业任务较重,匆忙之下接错了线。针对内燃机械在实际维护保养及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这类问题,面对类似情况的发生,光靠强化司机的教育培训,加强现场管控,仅能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为杜绝接错线导致的故障,需从技术上去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维修或更换电瓶时出现接线错误导致重大经济损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瓶接线自动识别器,加装了防电瓶线接反装置的内燃机械,整车线路再也不会因电瓶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瓶接线自动识别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瓶接线自动识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板、两个直流接触器KM1和KM2、带锁车辆电源按钮和两个二极管,蓄电池的两接线柱A1和B1通过带锁车辆电源按钮接控制板的输入两端,蓄电池的两接线柱A1和B1通过直流接触器KM2两副主触头分别接地端A2和整车电源端B2,蓄电池的两接线柱A1和B1通过直流接触器KM1两副主触头分别接整车电源端B2和接地端A2,蓄电池的两接线柱A1和B1极性输入控制板,控制板输出控制信号通过输出端C1和C2输出,输出端C1通过直流接触器KM1常闭开关接直流接触器KM2线圈,输出端C2通过直流接触器KM2常闭开关接直流接触器KM1线圈,两直流接触器线圈各接一反向保护二极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瓶接线自动识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板、两个直流接触器KM1和KM2、带锁车辆电源按钮和两个二极管,蓄电池的两接线柱A1和B1通过带锁车辆电源按钮接控制板的输入两端,蓄电池的两接线柱A1和B1通过直流接触器KM2两副主触头分别接地端A2和整车电源端B2,蓄电池的两接线柱A1和B1通过直流接触器KM1两副主触头分别接整车电源端B2和接地端A2,蓄电池的两接线柱A1和B1极性输入控制板,控制板输出控制信号通过输出端C1和C2输出,输出端C1通过直流接触器KM1常闭开关接直流接触器KM2线圈,输出端C2通过直流接触器KM2常闭开关接直流接触器KM1线圈,两直流接触器线圈各接一反向保护二极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瓶接线自动识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包括极性取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永琪费爱国俞林海顾建川姜南乔沈祥生孔雪龙范佳俊张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龙吴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