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笋腌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10819 阅读:5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7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腌制方法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竹笋腌制方法,能让腌制的竹笋与盐间隔分布,进而让一块竹笋均能与盐接触,使竹笋能被盐均匀的作用;腌制设备中的排气机构能快速的排出腌制箱内的空气,进而让厌氧的乳酸菌能够快速的生长,实现竹笋的快速腌制。本方案中的腌制方法能让竹笋入味更均匀。

A salting method of bamboo shoot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curing field, specifically discloses a method to make pickled bamboo shoots, shoots and pickled salt interval distribution, then let a piece of bamboo can make contact with salt, bamboo shoots can be salt uniform; pickling exhaust mechanism in equipment can quickly discharge the air in the pickling box, then let anaerobic lactic acid bacteria can quickly achieve rapid growth, pickled bamboo shoots. In this scheme, the pickling method can make tasty bamboo shoots more uni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笋腌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腌制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笋腌制方法。
技术介绍
竹笋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各种维生素,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在食用过程中竹笋具有各种各样的做法,竹笋适用于炒、烧、拌、炝,每一种加工方式都能够让竹笋变得独具风味。常见的厂家会将竹笋进行腌制,将其进行批量生产,在批量生产的过程中,涉及到竹笋的剥壳、杀青、切割、腌制等步骤,其中腌制的步骤对竹笋的腌制风味有最为重要的影响。而在腌制过程中,盐的使用量对竹笋的腌制有重要作用。现目前,多是将切割后的竹笋堆放在发酵池内,然后人工对竹笋进行加盐,此类加盐方式会导致盐分布不均匀,同时发酵池内的发酵液流动缓慢,导致部分竹笋难以与盐接触,使部分竹笋难以入味,会极大的影响最终竹笋的风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竹笋腌制方法,以让竹笋入味更均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竹笋腌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一种腌制设备,包括腌制箱、感应机构、喷洒机构、盛放机构和排气机构,所述腌制箱的上端为敞口,腌制箱的敞口处安装有密封条;所述排气机构包括壳盖、活塞和竖直设置的排气杆,所述壳盖的下端与腌制箱的敞口卡扣连接,所述壳盖上设有供排气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活塞与排气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且活塞的四周能与腌制箱和壳盖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喷洒机构包括若干通风管和环状的放置盒,所述放置盒内设有容纳盐的容纳腔,且放置盒的上端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可拆卸连接有封堵块;所述通风管外接有鼓风机,通风管的另一端与容纳腔连通,所述放置盒外套在腌制箱上,且放置盒与腌制箱接触的盒壁上开有若干第一通孔,腌制箱的侧壁上均匀的分布有若干第二进孔,且第一进孔与第二进孔重合;所述盛放机构包括内筒和连接管,所述内筒活动安装在腌制箱内,所述内筒的上端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两端与内筒的侧壁铰接,且内筒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三进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腌制箱的第三进孔处固定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腌制箱的第二通孔处可拆卸连接;所述感应机构包括重力传感器、处理器和三极管开关,所述三极管开关与鼓风机电连接,所述重力传感器和三极管开关均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重力传感器固定安装在腌制箱的底部;步骤2:将5kg的竹笋分为5组,分别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和第五组;且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和第五组竹笋的质量均为1kg;步骤3:取下腌制箱上的排气机构,然后上提内筒的把手,将内筒放置到腌制箱内,使内筒放置在重力传感器的中心处;同时移除进料口处的封堵块,向放置盒内加入150~180g盐,然后使用封堵块将进料口封闭;步骤4:将第一组竹笋铺设到内筒的底部,铺设竹笋的同时,重力传感器将实时的将测量的重力值传递至处理器中,当处理器检测到重力传感器的重力值为10N时,处理器向三极管开关发出开启信号,三极管开关开启,进而使鼓风机开启,鼓风机喷出的风从通风管进入到放置盒中,放置盒内的盐在风力的作用下,依次通过第一进孔、第二进孔、连接管和第三进孔进入到内筒内,鼓风机启动5~10S后自动关闭,同时重力传感器的重力值自动归零;步骤5:将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和第五组的竹笋按照步骤4的操作方式依次铺设到内筒内;步骤6:重新安装排气机构,具体操作是将壳盖的下表面与密封条的上表面相抵,再次取下进料口处的封堵块;然后向下推动排气杆,使排气杆推动活塞向下移动,活塞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将活塞与竹笋之间的空气依次通过第三进孔、连接管、第二进孔、第一进孔和进料口排出;待活塞的上表面与内筒的上端接触时,停止推动排气杆,同时使用封堵块将进料口封堵;步骤7:将腌制设备静置7~10天后,先取下封堵块,然后取下壳盖;拉动内筒上的手把,取出内筒。基础方案的原理及其优点:1、步骤1中,使用了一种腌制设备,该腌制设备在使用时,能够一层竹笋一层盐的间隔分布,使竹笋能被盐均匀的作用,同时腌制设备中的排气机构能快速的排出腌制箱内的空气,进而让厌氧的乳酸菌能够快速的生长,实现竹笋的快速腌制;2、步骤2中,先对竹笋进行分组,能让每组竹笋的质量相同,便于喷洒的盐的量与每层竹笋的质量相近,进而控制每层竹笋与盐的接触量;3、步骤3中,通过若干进料口向放置盒内加入与竹笋量适应的盐量,然后使用封堵块对进料口进行封堵,避免步骤4中的鼓风机开启时,盐从进料口处飞出;此时放置盒内的盐为150~180g,与竹笋的总量相适应,使竹笋的最终的味道不会过淡或者过咸;4、步骤4中,重力传感器传递的重力增加值为1kg时,处理器发出让三极管开关开启的信号,进而让鼓风机开启一定时长后使三极管开关关闭,同时让鼓风机在启动5~10S后自动关闭,使竹笋的铺设量与加盐量匹配,使竹笋能够均匀入味;5、步骤5中,能有效的使竹笋与盐间隔分布,保证竹笋上均分部有盐,使竹笋入味均匀;6、步骤6能让活塞与竹笋之间的空气排出,当活塞的下表面与竹笋接触时,停止推动排气杆,同时让封堵块再次将进料口封闭,进而让竹笋在腌制箱内腌制,进而让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菌能够隔绝空气,快速的繁殖,加快竹笋的腌制速度。综上所述,腌制方法中采用了一种腌制装置,能让腌制的竹笋与盐间隔分布,进而让一块竹笋均能与盐接触,使竹笋能被盐均匀的作用;腌制设备中的排气机构能快速的排出腌制箱内的空气,进而让厌氧的乳酸菌能够快速的生长,实现竹笋的快速腌制。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步骤3中,放置盒内加入165g盐。通过上述设置,此时盐的质量与竹笋的质量的比例为最佳,能让最终腌制的竹笋的风味最佳。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步骤4中,鼓风机在启动8S后自动关闭。通过上述设置,在8S的风力的作用下,从第三进孔进入到内筒中的盐量的质量33g左右,使放置盒内的盐能够较为均匀的喷洒到内筒内。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步骤7中,腌制设备被静置8天后,取下封堵块和壳盖;拉动内筒上的手把,取出内筒。通过上述设置,竹笋腌制到第8天时,竹笋具有爽脆的口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腌制设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腌制箱10、第二进孔101、密封条102、壳盖20、活塞201、排气杆202、鼓风机30、通风管301、放置盒302、封堵块303、内筒40、把手401、连接管402、第三进孔403、重力传感器50。实施例中的腌制设备基本如附图1所示:包括腌制箱10、感应机构、盛放机构、喷洒机构和排气机构,腌制箱10的上端为敞口,且敞口处固定粘接有密封条102。排气机构包括壳盖20、活塞201和竖直设置的排气杆202,壳盖20的下端能与密封条102的上表面紧密接触,壳盖20上设有的竖直通孔,排气杆202的下端穿过通孔与活塞201焊接,且活塞201的四周能与腌制箱10和壳盖20的内壁滑动密封。喷洒机构包括间歇启动的鼓风机30、若干通风管301和环状的放置盒302,放置盒302内设有容纳盐的容纳腔,且放置盒302的上端设有进料口和封堵进料口的封堵块303,封堵块303与放置盒302的进料口处通过铰链连接;通风管301的下端与鼓风机30连通,通风管301的上端与容纳腔连通,放置盒302的内壁与腌制箱10的外壁固定连接;放置盒302的内壁上均匀的分布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竹笋腌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笋腌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一种腌制设备,包括腌制箱、感应机构、喷洒机构、盛放机构和排气机构,所述腌制箱的上端为敞口,腌制箱的敞口处安装有密封条;所述排气机构包括壳盖、活塞和竖直设置的排气杆,所述壳盖的下端与腌制箱的敞口卡扣连接,所述壳盖上设有供排气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活塞与排气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且活塞的四周能与腌制箱和壳盖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喷洒机构包括若干通风管和环状的放置盒,所述放置盒内设有容纳盐的容纳腔,且放置盒的上端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可拆卸连接有封堵块;所述通风管外接有鼓风机,通风管的另一端与容纳腔连通,所述放置盒外套在腌制箱上,且放置盒与腌制箱接触的盒壁上开有若干第一通孔,腌制箱的侧壁上均匀的分布有若干第二进孔,且第一进孔与第二进孔重合;所述盛放机构包括内筒和连接管,所述内筒活动安装在腌制箱内,所述内筒的上端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两端与内筒的侧壁铰接,且内筒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三进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腌制箱的第三进孔处固定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腌制箱的第二通孔处可拆卸连接;所述感应机构包括重力传感器、处理器和三极管开关,所述三极管开关与鼓风机电连接,所述重力传感器和三极管开关均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重力传感器固定安装在腌制箱的底部;步骤2:将5kg的竹笋分为5组,分别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和第五组;且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和第五组竹笋的质量均为1kg;步骤3:取下腌制箱上的排气机构,然后上提内筒的把手,将内筒放置到腌制箱内,使内筒放置在重力传感器的中心处;同时移除进料口处的封堵块,向放置盒内加入150~180g盐,然后使用封堵块将进料口封闭;步骤4:将第一组竹笋铺设到内筒的底部,铺设竹笋的同时,重力传感器将实时的将测量的重力值传递至处理器中,当处理器检测到重力传感器的重力值为10N时,处理器向三极管开关发出开启信号,三极管开关开启,进而使鼓风机开启,鼓风机喷出的风从通风管进入到放置盒中,放置盒内的盐在风力的作用下,依次通过第一进孔、第二进孔、连接管和第三进孔进入到内筒内,鼓风机启动5~10S后自动关闭,同时重力传感器的重力值自动归零;步骤5:将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和第五组的竹笋按照步骤4的操作方式依次铺设到内筒内;步骤6:重新安装排气机构,具体操作是将壳盖的下表面与密封条的上表面相抵,再次取下进料口处的封堵块;然后向下推动排气杆,使排气杆推动活塞向下移动,活塞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将活塞与竹笋之间的空气依次通过第三进孔、连接管、第二进孔、第一进孔和进料口排出;待活塞的上表面与内筒的上端接触时,停止推动排气杆,同时使用封堵块将进料口封堵;步骤7:将腌制设备静置7~10天后,先取下封堵块,然后取下壳盖;拉动内筒上的手把,取出内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笋腌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准备一种腌制设备,包括腌制箱、感应机构、喷洒机构、盛放机构和排气机构,所述腌制箱的上端为敞口,腌制箱的敞口处安装有密封条;所述排气机构包括壳盖、活塞和竖直设置的排气杆,所述壳盖的下端与腌制箱的敞口卡扣连接,所述壳盖上设有供排气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活塞与排气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且活塞的四周能与腌制箱和壳盖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喷洒机构包括若干通风管和环状的放置盒,所述放置盒内设有容纳盐的容纳腔,且放置盒的上端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可拆卸连接有封堵块;所述通风管外接有鼓风机,通风管的另一端与容纳腔连通,所述放置盒外套在腌制箱上,且放置盒与腌制箱接触的盒壁上开有若干第一通孔,腌制箱的侧壁上均匀的分布有若干第二进孔,且第一进孔与第二进孔重合;所述盛放机构包括内筒和连接管,所述内筒活动安装在腌制箱内,所述内筒的上端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两端与内筒的侧壁铰接,且内筒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三进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腌制箱的第三进孔处固定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腌制箱的第二通孔处可拆卸连接;所述感应机构包括重力传感器、处理器和三极管开关,所述三极管开关与鼓风机电连接,所述重力传感器和三极管开关均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重力传感器固定安装在腌制箱的底部;步骤2:将5kg的竹笋分为5组,分别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和第五组;且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和第五组竹笋的质量均为1kg;步骤3:取下腌制箱上的排气机构,然后上提内筒的把手,将内筒放置到腌制箱内,使内筒放置在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令狐世平陈金星陈燕贵罗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桐梓县康利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