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用电动腰托及应用该电动腰托的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77276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用电动腰托及应用该电动腰托的座椅,其中腰托包含用于支撑托板的骨架,所述骨架下端设置有螺旋状固定结构,使电动腰托在安装于座椅时具有一定的倚靠弹性,能够更好地适应人体压力,使电动腰托使用更加舒适;托板下端增加的翅片,使电动腰托在使用时更好地支撑腰椎底部,全面保护腰椎。

Electric waist support for automobile seat and seat using the electric waist suppor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mobile seat with lumbar support and seat application of the electric power lumbar, which includes lumbar support for supporting plate frame, the fram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piral fixing structure, the electric chair mounted in the waist is in certain elasticity, can better adapt to the pressure of the human body. The power lumbar more comfortable; the lower fin plate increases, the better power lumbar lumbar support at the bottom when in use, the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of lumbar sp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用电动腰托及应用该电动腰托的座椅
本技术涉及腰部支撑装置,尤其是用于汽车座椅上支撑腰部的腰托。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腰托能够有效缓解驾乘人员长期保持同一坐姿时对脊柱产生的压力。腰托通常分为手动调节腰托和电动调节腰托,简称电动腰托。电动腰托能够根据人体工程学的要求,自动实现腰托的抬超和落下,对人体的第4节脊柱部位进行支撑。目前市场的腰托多采用托板结构,托板结构既有强度又有柔韧性对人体腰部支撑感强,支撑力度大,有利于矫正坐姿。但是现有的托板式腰托具有如下问题:1.托板由钢丝网络固定,虽然对人体第4节脊柱支撑感强,但是缓冲度不够,在车辆启停时对脊柱底部冲击较强,如此长时间会使骶骨承担较大压力,引起脊柱不适;2.现有托板式腰托为了方便与座椅固定,在靠近座椅的底边一般设置成卷边结构,无托板支撑,脊柱底部悬空,增加了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腰托底部弹性不足,无支撑的问题,设计一款结构简单合理、不易损坏与产生机械故障、便于安装和维修的且更加舒适的汽车座椅用电动腰托及包含该电动腰托的座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座椅用电动腰托,包含用于支撑托板的骨架,所述骨架下端设置有螺旋状固定结构。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器、拉线、托板、骨架、支撑杆,所述托板固定于所述骨架上,所述驱动器牵引所述拉线,所述拉线带动所述支撑杆使所述托板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托板下端与所述螺旋线圈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翅片。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器固定于所述骨架中间固定架内。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应用上述的电动腰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汽车座椅用电动腰托,骨架末端在骨架底部有螺旋状装装置,使电动腰托在安装于座椅时具有一定的倚靠弹性,能够更好地适应人体压力,使电动腰托使用更加舒适;托板下端增加的翅片,使电动腰托在使用时更好地支撑腰椎底部,全面保护腰椎;驱动器设置于电动腰托中间位置,能使后排乘客腿部具有更大的伸展空间,拓宽电动腰托的使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动腰托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动腰托骨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动腰托骨架下部螺旋状细节图。图4为本技术电动腰托托板总成示意图。1-骨架,2-拉线,3-托板,4-支撑杆,5-连接板,6-驱动器,11-上固定架,12-中间固定架,13-下固定架,131-连接部,132-螺旋部,133-固定部,31-侧翅片,31-底翅片。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用电动腰托及包含该电动腰托的座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技术,并且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的基础上对本文所述内容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技术技术。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中使用的科学和技术名词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本技术的汽车座椅用电动腰托,包括骨架1、拉线2、托板3、驱动器6,驱动器6通过连接板5固定于托板3上,与托板3、骨架1相对固定连接,拉线2一端连接驱动器6,另一端连接支撑杆4,支撑杆4设置在托板3上。驱动器6带拉线2收缩,使支撑杆4与托板3发生相反或相向运动,支撑杆5在托板3连接部旋转,使托板3支起或回落,实现其随人体坐姿和卧姿改变弯曲度的目的。图2是本技术电动腰托骨架1结构示意图。骨架1由上固定架11、中间固定架12、下固定架13构成,其中上固定架11用于支撑骨架的宽度,中间固定架12形成骨架的主体结构,其中间固定有连接板5,用于固定驱动器6和托板3。下固定架13设置有螺旋状固定结构,如图3所示,该螺旋状固定结构包括连接部131,螺旋部132,固定部133,其中连接部131用于与下固定架13用夹码钉连接,螺旋部132形成一圈或者多圈螺旋形状,能够使驾驶员在靠在腰托上时腰椎底部产生缓冲,减轻腰椎底部冲击;固定部133设置于末端,用于将骨架固定在座椅上。图4是本技术托板的结构示意图。为了增加舒适度,本技术托板3不仅在其两侧设置侧翅片31,而且在托板3下端与螺旋结构对应的位置也设置有底翅片32,而在传统腰托托板中,由于骨架与座椅固定位置限制,无法设置底翅片。底翅片32能够有效支撑腰椎底部,减轻腰椎底部的压力。为了减小腰托的厚度,本技术中将驱动器6固定于骨架中间固定架内,即位于腰托靠近纵向中心线的位置,使驱动器布线更简单。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应用上述的电动腰托。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汽车座椅用电动腰托及应用该电动腰托的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用电动腰托,包含用于支撑托板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下端设置有螺旋状固定结构;还包括驱动器、拉线、托板、骨架、支撑杆,所述托板固定于所述骨架上,所述驱动器牵引所述拉线,所述拉线带动所述支撑杆使所述托板上下移动;所述托板下端与所述螺旋线圈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翅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用电动腰托,包含用于支撑托板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下端设置有螺旋状固定结构;还包括驱动器、拉线、托板、骨架、支撑杆,所述托板固定于所述骨架上,所述驱动器牵引所述拉线,所述拉线带动所述支撑杆使所述托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所永安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新思路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