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减速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599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减速器结构,减速器结构包括减速器壳体、输入齿轮轴、中间轴和差速器,输入齿轮轴上套设有一级主动齿轮,中间轴上套设有一级从动齿轮和二级主动齿轮,一级从动齿轮的齿轮半径大于一级主动齿轮,一级从动齿轮与一级主动齿轮啮合,差速器具有差速器壳体,差速器壳体上套设有二级从动齿轮,二级从动齿轮与二级主动齿轮啮合。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减速器结构,减速器和差速器之间的传动方式更加简单,提升了减速器结构的传动效率。

Speed reducer structure for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ducer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reducer reducer shell, the input gear shaft, the intermediate shaft and the differential input gear shaft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gear shaft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driven gear and the two stage driving gear, a driven gear of the gear radius is greater than one level driving gear, a driven gear and a driving gear differential with differential shell, differential shell is sleeved on the two level of the driven gear two driven gear and the driving gear two. According to the reducer structure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transmission mode between the reducer and the differential gear is simpler, and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the reducer structure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减速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减速器结构。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在车辆中,减速器和差速器之间的具有多重传动机构,传动方式复杂,且减速器和差速器中的轴承为圆柱轴承,传动比较低,传动时产生的摩擦系数较大,降低了系统效率,且减速器工作时声音较大,影响了人员的乘车体验。此外,在电动汽车中,尚未有后驱横置大扭矩减速器的布置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传动效率的减速器结构。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减速器结构,包括减速器壳体、输入齿轮轴、中间轴和差速器,所述输入齿轮轴上套设有一级主动齿轮,所述中间轴上套设有一级从动齿轮和二级主动齿轮,所述一级从动齿轮的齿轮半径大于所述一级主动齿轮,所述一级从动齿轮与所述一级主动齿轮啮合,所述差速器具有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上套设有二级从动齿轮,所述二级从动齿轮与所述二级主动齿轮啮合。根据本技术所述的减速器结构,减速器和差速器之间的传动方式更加简单,提升了减速器结构的传动效率。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减速器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优选地,所述中间轴位于所述输入齿轮轴与所述差速器的输出齿轮半轴之间,且所述中间轴位于所述输入齿轮轴以及所述输出齿轮半轴的下方。优选地,所述输入齿轮轴的输入端具有油封,所述油封为O型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O型密封圈为氟橡胶件。优选地,所述输入齿轮轴与所述中间轴的两端均设有轴承。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开口相对的第一半壳体与第二半壳体。更进一步地,所述输入齿轮轴与所述中间轴的两端的所述轴承分别与所述第一半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半壳体定位。更进一步地,定位在所述第二半壳体上的所述轴承在朝向所述第一半壳体的端面上还设有卡环,所述卡环与所述第二半壳体共同将定位在所述第二半壳体上的所述轴承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均为球轴承。优选地,所述减速器结构为横置式减速器结构且应用于电动汽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减速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输入齿轮轴、中间轴与输出齿轮半轴的布置示意图。附图标记:减速器结构100,减速器壳体1,第一半壳体11,第二半壳体12,输入齿轮轴2,一级主动齿轮21,油封22,中间轴3,一级从动齿轮31,二级主动齿轮32,差速器4,差速器壳体41,二级从动齿轮42,输出齿轮半轴43,行星齿轮44,轴承5,卡环6,螺纹连接件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内”、“外”、“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技术。首先结合图1-图3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减速器结构100。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减速器结构100可以包括减速器壳体1、输入齿轮轴2、中间轴3和差速器4,输入齿轮轴2、中间轴3和差速器4均可以设在减速器壳体1内部。如图2所示,输入齿轮轴2上可以套设有一级主动齿轮21,中间轴3上可以套设有一级从动齿轮31,一级从动齿轮31可以与一级主动齿轮21啮合,输入齿轮轴2可以与车辆的发动机或动力电池包连接,且输入齿轮轴2可以通过一级主动齿轮21和一级从动齿轮31带动中间轴3转动。如图2所示,一级从动齿轮31的齿轮半径可以大于一级主动齿轮21,由此,中间轴3的转速可以小于输入齿轮轴2的转速,进而可以增加中间轴3的传动扭矩。如图2所示,中间轴3上还可以套设有二级主动齿轮32,差速器4可以具有差速器壳体41,差速器壳体41上可以套设有二级从动齿轮42,二级从动齿轮42可以与二级主动齿轮32啮合。由此,中间轴3可以通过二级主动齿轮32与二级从动齿轮42带动差速器壳体41绕差速器壳体41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如图1所示,差速器壳体41内可以连接有十字轴(图中未示出),当差速器壳体41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时,差速器4内的行星齿轮44可以随十字轴绕差速器壳体41的中心轴线转动,由此可以保证差速器4的可靠性。此外,差速器4内还可以设有分别用于驱动车辆两个车轮的两个输出齿轮半轴43,行星齿轮44可以与差速器4的输出齿轮半轴43啮合,进而输出齿轮半轴43可以带动车轮转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速器结构100,通过设置一级主动齿轮21、一级从动齿轮31、二级主动齿轮32以及二级从动齿轮42,减速器和差速器4之间的传动方式更加简单,提升了减速器结构100的传动效率,减速器结构100整体更加轻量化、简约化,有利于车辆的前机舱的模块化设计和布置,优化了整车动力总成性能。优选地,如图3所示,中间轴3可以位于输入齿轮轴2与差速器4的输出齿轮半轴43之间,且中间轴3可以位于输入齿轮轴2以及输出齿轮半轴43的下方,即输入齿轮轴2、中间轴3与输出齿轮轴可以共同构成三角形布置结构。由此,上述布置可以减小减速器结构100整体所需的安装空间,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一级主动齿轮21、一级从动齿轮31、二级主动齿轮32以及二级从动齿轮42的受力情况,同时便于齿轮的润滑。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输入齿轮轴2的输入端可以具有储油槽,储油槽内可以装有用于润滑输入齿轮轴2的润滑油脂,储油槽外可以通过油封22密封,油封22可以为O型密封圈,由此可以减小输入齿轮轴2转动时收到的摩擦,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车辆的减速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减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器壳体;输入齿轮轴,所述输入齿轮轴上套设有一级主动齿轮;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套设有一级从动齿轮和二级主动齿轮,所述一级从动齿轮的齿轮半径大于所述一级主动齿轮,所述一级从动齿轮与所述一级主动齿轮啮合;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具有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上套设有二级从动齿轮,所述二级从动齿轮与所述二级主动齿轮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减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器壳体;输入齿轮轴,所述输入齿轮轴上套设有一级主动齿轮;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套设有一级从动齿轮和二级主动齿轮,所述一级从动齿轮的齿轮半径大于所述一级主动齿轮,所述一级从动齿轮与所述一级主动齿轮啮合;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具有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上套设有二级从动齿轮,所述二级从动齿轮与所述二级主动齿轮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减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位于所述输入齿轮轴与所述差速器的输出齿轮半轴之间,且所述中间轴位于所述输入齿轮轴以及所述输出齿轮半轴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减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齿轮轴的输入端具有油封,所述油封为O型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减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密封圈为氟橡胶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艳贾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