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枝共聚物组合物及包含该组合物的氯乙烯基树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64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接枝共聚物组合物,通过混合含有玻璃化转变温度不高于0℃的橡胶状聚合物作为主链聚合物且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基聚合物作为接枝组分的平均粒度至少0.15μm的接枝共聚物(A)和平均粒度为0.03至0.13μm而其余与接枝共聚物(A)相同的接枝共聚物(B)获得;一种氯乙烯基树脂组合物,包含上述接枝共聚物组合物作为抗冲改性剂。所述氯乙烯基树脂组合物的抗冲性极好,可适用于生产管、窗框、接头、栅栏、门、开关盒等。(*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特定粒度分布的接枝共聚物组合物。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所述接枝共聚物组合物的氯乙烯基树脂组合物。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枝共聚物组合物,用于给包含氯乙烯基树脂组合物的模制材料赋予抗冲性,能产生均衡的落锤冲击强度(它是评价延性破裂的典型实例)和Charpy冲击强度(它是评价脆性断裂的典型实例)。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氯乙烯基组合物,有均衡的落锤冲击强度和Charpy冲击强度,用于生产抗冲性极好的模制材料,可适用于通过例如挤塑等生产诸如管、窗框、接头等模制材料。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模制材料,有均衡的落锤冲击强度和Charpy冲击强度,抗冲性极好。
技术介绍
作为改善氯乙烯基树脂抗冲性的增强剂,迄今已开发了通过丁二烯基橡胶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等接枝聚合得到的所谓MBS树脂。而且,作为所述MBS树脂的另一使用方法,已对改善氯乙烯基树脂抗冲性的方法进行了许多研究。但近年来,在氯乙烯基树脂应用领域,从与实际强度的关系出发,要求在各种评价方法中具有很高的抗冲性。例如,就管而言,要求在运输或埋在地下时能耐受冲击损害的指标-落锤冲击强度和在造成损伤和受到冲击的情况下能耐受因损伤部分的切口效应使管易于损坏的指标-Charpy冲击强度都极好。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树脂改性剂,通过与氯乙烯基树脂组合用于给所述树脂的模制材料赋予抗冲性,并可产生均衡的落锤冲击强度和Charpy冲击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冲性极好的氯乙烯基树脂组合物,产生有均衡的落锤冲击强度和Charpy冲击强度的模制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制材料,有均衡的落锤冲击强度和Charpy冲击强度,抗冲性极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人经过认真的研究,发现使用有特定粒度分布的接枝共聚物组合物可达到上述目的,因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提供有以下构造的接枝共聚物组合物和氯乙烯基树脂组合物,已达到上述目的。1.一种接枝共聚物组合物,特征在于是以下接枝共聚物的混合物(1)接枝共聚物(A),(i)含50至90%(重)橡胶状聚合物(a’),所述橡胶状聚合物(a’)是通过聚合包含50至100%(重)由丁二烯单体和丙烯酸烷基酯单体至少之一构成的单体(a-1)、0至50%(重)芳族乙烯基单体(a-2)、0至20%(重)可与所述单体(a-1)和单体(a-2)共聚的乙烯基单体(a-3)、和0至5%(重)非共轭多官能单体(a-4)或其混合物(a)的单体(为方便起见以下称为单体混合物(a))得到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高于0℃;(ii)含10至50%(重)聚合物(b’),所述聚合物(b’)是通过聚合包含10至100%(重)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b-1)、0至60%(重)丙烯酸烷基酯单体(b-2)、0至90%(重)芳族单体(b-3)、0至25%(重)乙烯基氰单体(b-4)、和0至20%(重)可与所述单体(b-3)和单体(b-4)共聚的乙烯基单体(b-5)或其混合物(b)的单体(为方便起见以下称为单体混合物(b))得到的,其中所述橡胶状聚合物(a’)和所述聚合物(b’)之总和为100%(重);和(iii)平均粒度为至少0.15μm;所述接枝共聚物(A)是通过所述单体混合物(b)接枝共聚至作为主链聚合物的所述橡胶状聚合物(a’)上获得的,和(2)接枝共聚物(B), (i)含50至90%(重)上述橡胶状聚合物(a’);(ii)含10至50%(重)聚合物(b’),其中所述橡胶状聚合物(a’)和所述聚合物(b’)之总和为100%(重);和(iii)平均粒度为0.03至0.13μm;所述接枝共聚物(B)是通过所述单体混合物(b)接枝共聚至作为主链聚合物的所述橡胶状聚合物(a’)上获得的;其中所述接枝共聚物(A)占所述接枝共聚物(A)和所述接枝共聚物(B)之总量的至少5%(重)且低于50%(重)。2.上面1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接枝共聚物(A)占所述接枝共聚物(A)和所述接枝共聚物(B)之总量的10至40%(重)。3.上面2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接枝共聚物(A)占所述接枝共聚物(A)和所述接枝共聚物(B)之总量的15至35%(重)。4.上面1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接枝共聚物(A)的平均粒度为0.16至0.5μm。5.上面4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接枝共聚物(A)的平均粒度为0.17至0.28μm。6.上面1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接枝共聚物(B)的平均粒度为0.05至0.12μm。7.上面1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体(a-1)由0至25%(重)丁二烯单体和75至100%(重)丙烯酸烷基酯单体构成,其中两种单体之总和为100%(重)。8.上面7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体(a-1)仅由所述丙烯酸烷基酯单体构成。9.上面1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体混合物(a)不包含所述芳族乙烯基单体(a-2)。10.上面1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体混合物(a)不包含所述乙烯基单体(a-3)。11.上面1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组合物,其中包含在所述单体混合物(a)中的所述非共轭多官能单体(a-4)的比率为0.1至3%(重)。12.上面1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b-1)包含60至100%(重)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3.上面12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b-1)包含60至100%(重)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4.上面1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体混合物(b)包含60至100%(重)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b-1)和0至40%(重)丙烯酸烷基酯单体(b-2)。15.上面1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体混合物(b)包含0至10%(重)所述芳族乙烯基单体(b-3)。16.上面15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体混合物(b)不含所述芳族乙烯基单体(b-3)。17.上面1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体混合物(b)不含所述乙烯基氰单体(b-4)。18.上面1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体混合物(b)不含所述乙烯基单体(b-5)。19.一种氯乙烯基树脂组合物,特征在于是通过混合1至30%(重)上面1中所述接枝共聚物组合物和99至70%(重)氯乙烯基树脂组合物(C)得到的,其中两种组合物之总和为100%(重)。20.通过模制上面19中所述氯乙烯基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模制材料。最佳实施方式如前面所述,本专利技术接枝共聚物组合物特征在于是以下接枝共聚物的混合物(1)接枝共聚物(A),(i)含50至90%(重)橡胶状聚合物(a’),所述橡胶状聚合物(a’)是通过聚合包含50至100%(重)由丁二烯单体和丙烯酸烷基酯单体至少之一构成的单体(a-1)、0至50%(重)芳族乙烯基单体(a-2)、可与所述单体(a-1)和单体(a-2)共聚的乙烯基单体(a-3)、和0至5%(重)非共轭多官能单体(a-4)得到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高于0℃; (ii)含10至50%(重)聚合物(b’),所述聚合物(b’)是通过聚合包含10至100%(重)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b-1)、0至60%(重)丙烯酸烷基酯单体(b-2)、0至90%(重)芳族单体(b-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枝共聚物组合物,特征在于是以下接枝共聚物的混合物:(1)接枝共聚物(A),(i)含50至90%(重)橡胶状聚合物(a’),所述橡胶状聚合物(a’)是通过聚合包含50至100%(重)由丁二烯单体和丙烯酸烷基酯单体至少之一构成的单 体(a-1)、0至50%(重)芳族乙烯基单体(a-2)、0至20%(重)可与所述单体(a-1)和单体(a-2)共聚的乙烯基单体(a-3)、和0至5%(重)非共轭多官能单体(a-4)的单体混合物(a)得到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高于0℃;(i i)含10至50%(重)聚合物(b’),所述聚合物(b’)是通过聚合包含10至100%(重)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b-1)、0至60%(重)丙烯酸烷基酯单体(b-2)、0至90%(重)芳族单体(b-3)、0至25%(重)乙烯基氰单体(b-4)、和0至20%(重)可与所述单体(b-3)和单体(b-4)共聚的乙烯基单体(b-5)的单体混合物(b)得到的,其中所述橡胶状聚合物(a’)和所述聚合物(b’)之总和为100%(重);和(iii)平均粒度为至少0.15μm;所述接枝 共聚物(A)是通过所述单体混合物(b)接枝共聚至作为主链聚合物的所述橡胶状聚合物(a’)上获得的,和(2)接枝共聚物(B),(i)含50至90%(重)上述橡胶状聚合物(a’);(ii)含10至50%(重)聚合物(b’),其中所述 橡胶状聚合物(a’)和所述聚合物(b’)之总和为100%(重);和(iii)平均粒度为0.03至0.13μm;所述接枝共聚物(B)是通过所述单体混合物(b)接枝共聚至作为主链聚合物的所述橡胶状聚合物(a’)上获得的;其中所述接枝 共聚物(A)占所述接枝共聚物(A)和所述接枝共聚物(B)之总量的至少5%(重)且低于50%(重)。...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枝一范井口裕一角仓护
申请(专利权)人: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