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塞式高压泵及其凸轮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19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凸轮轴10,包括主轴11及设置于所述主轴11上的凸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表面121具有不同的摩擦系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凸轮在与凸轮从动件传动时,因为摩擦系数的不同可以保证凸轮与凸轮从动件的同步运动。

Plunger type high pressure pump and cam shaft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amshaft 10, which comprises a main shaft 11 and a cam 12 arranged on the main shaft 11.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am surface 121 has different friction coefficients. When the cam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driven by the cam follower, the synchronous movement of the cam and the cam follower can be ensured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of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柱塞式高压泵及其凸轮轴
本申请有关一种柱塞式高压泵及其凸轮轴,尤其是有关一种凸轮与凸轮从动件可有效同步传动的柱塞式高压泵及其凸轮轴。
技术介绍
在机械传动领域,使用凸轮轴及凸轮从动件将凸轮轴主轴的旋转运动转为凸轮从动件的上下往复运动是经常使用的方式。一般地,凸轮从动件会抵压于凸轮表面上,包括上升的行程及下降的行程。在上升的行程中,凸轮会驱动凸轮从动件向上运动,此时,因为凸轮需要主动地将凸轮从动件向上推举,从而推动其它部件做功,凸轮从动件会在凸轮表面施加较大的力。而在下降的行程中,凸轮从动件向下运动,此时,凸轮从动件仅依靠重力或较小的弹性力抵压于凸轮表面,所以凸轮从动件在凸轮表面施加的力较小。因此,在凸轮与凸轮从动件运动的过程中,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凸轮表面与凸轮从动件之间的摩擦力也较大,从而凸轮表面与凸轮从动件之间可以一起运动。在压力较小的情况下,凸轮表面与凸轮从动件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摩擦力矩也较小,凸轮表面会与凸轮从动件之间产生滑动现象,会产生凸轮表面及凸轮从动件的不希望的磨损。因此,需要一种凸轮与凸轮从动件之间可有效同步传动的柱塞式高压泵及其凸轮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凸轮与凸轮从动件之间可以有效同步传动的柱塞式高压泵及其凸轮轴。本技术提供一种凸轮轴,包括主轴及设置于所述主轴上的凸轮,其中所述凸轮表面具有不同的摩擦系数。优选地,所述凸轮表面包括高压区及低压区,在所述高压区上具有相较于所述低压区较低摩擦系数。优选地,在所述高压区内及低压区内,其摩擦系数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减小。优选地,所述高压区对应于凸轮驱动凸轮从动件上升的行程加上补偿区域,减去滞后区域,所述低压区对应于所述凸轮驱动所述凸轮从动件下降的行程减去所述补偿区域加上所述滞后区域。优选地,所述补偿区域6至10度。优选地,所述滞后区域为3至5度。优选地,所述凸轮表面的不同摩擦系数是由凸轮表面不同的表面粗糙度所形成。优选地,所述凸轮表面的不同摩擦系数是由凸轮表面不同的表面形貌形成。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柱塞式高压泵,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开设有高压组件容腔及凸轮轴腔,所述高压组件容腔与所述凸轮轴腔连通;凸轮从动件,其设置于述高压组件容腔内,凸轮轴,所述凸轮轴设置于所述凸轮轴腔内,包括主轴及设置于所述主轴上的凸轮,所述凸轮从动件抵压于所述凸轮并由所述凸轮驱动,优选地,所述凸轮轴具有如前所述的特征。优选地,所述凸轮从动件为滚子。本技术的柱塞式高压泵及凸轮轴,由于凸轮表面的摩擦系数随着压力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凸轮从动件的摩擦转矩相对稳定,凸轮及凸轮从动件可以有效地同步传动。附图说明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对本技术的范围作出限制,所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柱塞式高压泵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图,用以显示凸轮轴设置于壳体内的结构;图2A是本技术凸轮轴与凸轮从动件接触的示意图,用以显示凸轮从动件上升的行程;图2B是本技术凸轮轴与凸轮从动件接触的示意图,用以显示凸轮从动件下降的行程;图3A是本技术凸轮轴的另一实施例与凸轮从动件接触的示意图,用以显示凸轮从动件上升的行程;图3B是本技术凸轮轴的另一实施例与凸轮从动件接触的示意图,用以显示凸轮从动件下降的行程。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其中部件的尺寸、比例关系以及部件的数目均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本技术柱塞式高压泵100包括壳体30,在壳体30内开设有高压组件容腔301及凸轮轴腔302,所述高压组件容腔301与凸轮轴腔302连通,凸轮从动件40设置于所述高压组件容腔301内。凸轮轴10设置于所述凸轮轴腔302内,包括主轴11及设置于主轴11上的凸轮12,前述凸轮从动件40抵压于所述凸轮12并由所述凸轮12驱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轮从动件40为滚子。凸轮12具有凸轮表面121。由于主轴11的旋转,凸轮12也会随着旋转,从而凸轮从动件40会进行上下运动,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往复运动。请配合参阅图2A及图2B所示所示,以单桃头的凸轮12为例。凸轮12的一个旋转过程中,凸轮从动件40会经历上升的行程及下降的行程。以图中的顺时针旋转方向为例,为了便于说明,定义凸轮12在图2A中最近点为A,最远点为B。在如图2A所示的运动过程中,凸轮12与凸轮从动件40在最近点A接触向最远点B接触运动,在此过程中凸轮从动件40处于上升的行程中。在实际的操作中,凸轮从动件40所承受的压力由于在柱塞式高压泵100在开启时轨压建立时间的延时,所以凸轮从动件40在凸轮表面121施压的时间要稍落后于上升行程的开始时间,有一段滞后区域125。请配合参阅图2B所示,在凸轮12与凸轮从动件40在最近远点B接触向最近点A接触运动,在此过程中凸轮从动件40处于下降的行程中。在实际操作中,凸轮从动件40所承受的压力由于轨压关闭时间的延时,所述凸轮从动件40在凸轮表面121施压的时间也会稍落后于下降行程的开始时间,将该凸轮表面121的区域定义为补偿区域124。综合上述图2A及图2B所示,可以看出,所述凸轮表面121所受高压的区域与凸轮从动件40的上升行程并不完全吻合,而凸轮表面121所受低压的区域与凸轮从动件40的下降行程也不完全吻合,其均有一定程度的滞后。因此,高压区122为凸轮表面121中推动凸轮从动件40上升的区域减去滞后区域125,从高压起点D开始,加上补偿区域124,至高压止点C结束。在本实施例的单桃头凸轮中,一般地,所述滞后区域125的角度为5度左右,而补偿区域124的角度为10度左右。在高压区122中,凸轮表面121的表面粗糙度较小。同样地,低压区123为凸轮表面121中推动凸轮从动件40下降的区域加上滞后区域125,自高压止点C开始,减去补偿区域124,至高压起点D结束。在低压区123中,凸轮表面121的表面粗糙度较大。当然,所述低压区123的表面粗糙度较大与高压区122的表面粗糙度较小均为相对而言。而且,所述低压区123内的表面粗糙度不一定完全一致随着压力的减小而增大,同样高压区122表面粗糙度也不一致,也随着压力的减少而增大。请参阅图3A及图3B所示,其为本技术的凸轮轴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在双桃头的凸轮12上,主轴11的每一次旋转,凸轮从动件40会完成两次的上升行程和两次的下降行程,也即,主轴11每旋转180度,凸轮12旋转180度,而凸轮从动件40会完成一次上下往复运动。凸轮表面121被分割成2个间隔的高压区122及两个低压区123。与单桃头凸轮的柱塞式高压泵同样的原因,由于建立轨压及释放轨压时均有一定的延时,从而上述滞后区域125及补偿区域124同样需要设置,但角度可以稍小。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为滞后区域125为4度,而补偿区域124为8度。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例如三桃头的凸轮上,主轴11的每一次旋转,凸轮从动件会完成三次的上升行程和三次的下降行程,也即,主轴11每旋转120度,凸轮旋转120度,而凸轮从动件会完成一次上下往复运动。凸轮表面被分割成3个间隔的高压区及三个低压区。与单桃头、双桃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柱塞式高压泵及其凸轮轴

【技术保护点】
凸轮轴(10),包括主轴(11)及设置于所述主轴(11)上的凸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表面(121)具有不同的摩擦系数。

【技术特征摘要】
1.凸轮轴(10),包括主轴(11)及设置于所述主轴(11)上的凸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表面(121)具有不同的摩擦系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表面(121)包括高压区(122)及低压区(123),在所述高压区(122)上具有相较于所述低压区(123)较低摩擦系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轮轴(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压区(122)内及低压区(123)内,其摩擦系数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减小。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轮轴(10),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区(122)对应于凸轮(12)驱动凸轮从动件(40)上升的行程加上补偿区域(124),减去滞后区域(125),所述低压区(123)对应于所述凸轮(12)驱动所述凸轮从动件(40)下降的行程减去所述补偿区域(124)加上所述滞后区域(125)。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凸轮轴(10),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区域(124)6至10度。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凸轮轴(10),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时凯谢友福邢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