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预制件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295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预制件吊具,吊具包括吊架,所述吊架的上部设有至少三个上部吊眼、所述上部吊眼通过第一吊绳与其上的起吊设备的起吊点连接并保持所述吊架重心与所述起吊点竖向对齐,所述吊架的下部设有多个下部吊眼,所述下部吊眼通过第二吊绳与待吊装立体预制件的吊点竖直连接,与所述第二吊绳连接的下部吊眼的位置可变换,不同待吊装立体预制件通过变换与其吊点连接的所述吊架下部吊眼的位置使待吊装立体预制件重心正好位于所述吊架重心和起吊设备的起吊点的竖直方向正下方。采用上述吊具,可满足复杂立体预制件的起吊需求,并使起吊平稳、安全。

Solid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sl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hree-dimensional preform hanger, hanger comprises a hanger, the upper part of the hanger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hree upper hanging upper eye, the eye of the lifting point and the first rope hoisting equipment and maintain the hanger center and the lifting point of vertical alignment, the lower part of the the hange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lower lifting eyes, the lower part of the lifting eye through second and the lifting sling stereo precast lifting point vertical connect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rope lifting eye position can be different to transform, transform and stereo preform by lifting the lifting point connected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hanger is lifting eye the position of the vertical direction for hoisting prefabricated center is located in stereo of the hanger center and lifting equipment lifting points are below. With the lifting device, the lifting requirements of complex solid prefabricated parts can be satisfied, and the hoisting can be carried out stably and saf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预制件吊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吊具,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多样化立体预制件的吊具,能满足不同尺寸立体预制件的吊运需要。
技术介绍
目前施工现场起吊立体构件一般不使用吊具,或者使用的吊具较简单,直接通过吊绳连接吊运工具与立体预制件上的吊点,或使用简单吊具上的吊绳连接立体预制件上的吊点,现有吊具局限性较大,只适用于部分尺寸较规则的立体预制件吊运,不具备起吊超重立体预制件的条件,满足不了复杂、多样的构件起吊需求。遇到偏心较严重的结构复杂的预制件或空壳预制件,重心与起吊点偏差较大时,起吊会不平稳,目前通用的吊具上吊绳会受力不均,部分吊绳拉紧,部分吊绳会处于不受力、松脱的状态,需要使用更粗的吊绳,也需使用起吊能力更强的吊点,上述情况都会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多样化立体预制件吊运的吊具,能满足不同尺寸立体预制件的起吊需求。吊具上方的上部吊眼通过第一吊绳连接起吊设备,吊具下方的下部吊眼的位置可变换,使得不同尺寸的立体预制件上的吊点均能竖直连接到吊具上的下部吊眼,且构件重心也与起吊点、吊具重心竖直对齐。如此可使立体预制件起吊平稳,也能确保吊绳在受力均衡的条件下安全工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预制件吊具,包括吊架,所述吊架的上部设有至少三个上部吊眼、所述上部吊眼通过第一吊绳与其上的起吊设备的起吊点连接并保持所述吊架重心与所述起吊点竖向对齐,所述吊架的下部设有多个下部吊眼,所述下部吊眼通过第二吊绳与待吊装立体预制件的吊点竖直连接;与所述第二吊绳连接的下部吊眼的位置可变换,不同待吊装立体预制件通过变换与其吊点连接的所述下部吊眼的位置使待吊装立体预制件重心正好位于所述吊架重心和起吊设备的起吊点的竖直方向正下方。所述的立体预制件吊具,所述吊架的下部设有多个围绕吊架重心排列且有编号的备选下部吊眼,根据待吊装立体预制件的结构特点从所述备选下部吊眼中选择至少三个作为与所述第二吊绳连接的下部吊眼,使待吊装立体预制件重心位于所述吊架重心和起吊设备的起吊点竖直方向的正下方,此时待吊装立体预制件的吊点与所述下部吊眼竖向对齐。所述的立体预制件吊具,所述下部吊眼可沿设置在所述吊架上的经向和纬向滑道左右或前后滑动,移动所述下部吊眼直到待吊装立体预制件的重心位于所述吊架重心和起吊设备的起吊点竖直方向的正下方时锁定所述下部吊眼。所述的立体预制件吊具,所述吊架上的经向和纬向滑道设有位置坐标。所述的立体预制件吊具,所述吊架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所述吊架重心位于吊架的几何中心。所述的立体预制件吊具,所述吊架由工字钢焊接成矩形框架,所述吊架的上部吊眼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的上部,所述下部吊眼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的下部。所述的立体预制件吊具,所述吊架的下方设置有方便把吊架放置于地面的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的吊具起吊立体预制件时,可使吊具重心、起吊点与立体预制件重心在同一竖直线上,能确保吊运过程的稳定性;吊具通过吊绳与立体预制件竖直连接,受力更均衡,吊具下部吊眼的位置可变换,可满足不同尺寸立体预制件的吊运,无需更换吊具,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操作起来更加安全、高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体预制件吊具的起吊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立体预制件吊具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立体预制件吊具包含吊架101、吊架101的上部设置有至少三个上部吊眼102,其数量可根据吊架101的几何形状以及负载情况灵活确定,吊架101优选为规则的几何形状,其重心104位于其几何中心,本实施例吊架101设置为矩形,吊架101可用工字钢等型材焊接而成,吊架101的上部焊接有四个上部吊眼102,上部吊眼102通过第一吊绳201连接起吊设备的起吊点301,当吊架101被吊起时,起吊点301与吊架101的重心104竖向对齐。如图2所示,在吊架101的下部以其重心104为中心设有编号1~62的多个下部吊眼103,下部吊眼103设置编号可方便现场施工人员起吊时快速准确定位所要连接的下部吊眼103。如图1所示,所述下部吊眼103通过第二吊绳202或手拉葫芦连接待吊装立体预制件401上的吊点402;立体预制件上401的吊点402通过计算在工厂预先设置好,可在吊点402处预埋挂钩方便与吊绳连接,其位置通过将立体预制件401重心与吊架101重心104、起吊设备的起吊点301竖向对齐,根据立体预制件401的结构特点选取至少三个合适的吊架101下部吊眼103竖直投影在立体预制件401上的点作为立体预制件401的吊点402,记录此时对应的下部吊眼103的编号,当需要吊运立体预制件401时,将第二吊绳202一端连接待吊运立体预制件401的吊点402,另一端连接相应编号的吊架101下部吊眼103即可将所述立体预制件401吊起,此时起吊设备的起吊点301、吊架重心104、立体预制件401重心处于同一竖直线上,且吊架101通过第二吊绳202竖直连接立体预制件402,第一吊绳201和第二吊绳202受力更均衡,起吊更平稳。如果需要适应更多形状或尺寸复杂的立体预制件的吊运,可在吊架101的下部以其重心104为中心设置成排成列的等间距的下部吊眼103。上述实施例中的下部吊眼103还可设置沿所述吊架101上的经向和纬向滑道左右或前后滑动(未图示),由于下部吊眼的位置可灵活变换,因此吊架101的下部无需设置大量的下部吊眼即可满足不同尺寸立体预制件401的吊运需求,此种情况下在工厂设置立体预制件401上的吊点402时可选则的范围也更大,只需保证吊点402与下部吊眼103竖直对齐时处于下部吊眼103的滑动范围之内即可,起吊时,第二吊绳202竖直连接待吊运立体预制件401的吊点402与吊架101的下部吊眼103,调整下部吊眼103的位置使得待吊装立体预制件的重心位于所述吊架101重心104和起吊设备的起吊点301竖直方向的正下方时通过锁定装置锁定所述下部吊眼103,此时启动起吊设备即可平稳吊运所述立体预制件401;为方便现场操作,可在吊架101上的滑道设置位置坐标如带刻度的尺寸,在工厂设置立体预制件401上的吊点402时记录下此时与吊点402竖向对齐的下部吊眼103在滑道上的位置坐标,现场起吊时直接将下部吊眼103移动至对应的滑道位置即可保证第二吊绳202竖直连接立体预制件401吊点402和吊架101的下部吊眼103,且立体预制件401重心、吊架重心104、起吊设备的起吊点301三者竖直对齐。不需要反复移动下部吊眼103来达到上述结果,提高起吊效率。为方便吊架101放置于地面,吊架101下方可设置支架105,支架105可焊接在吊架101下部。利用本技术吊具来吊运多样化立体预制件时,如图1所示,当下部吊眼103是固定设在吊架101下部时,需要确定待吊装立体预制件401上的吊点402的位置:将所述立体预制件401的重心与吊架101的重心104以及起吊点301竖向对齐,下部吊眼103竖直投影在所述立体预制件401上,根据立体预制件401的结构特点选取至少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立体预制件吊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预制件吊具,包括吊架(101),所述吊架(101)的上部设有至少三个上部吊眼(102)、所述上部吊眼(102)通过第一吊绳(201)与其上的起吊设备的起吊点(301)连接并保持所述吊架(101)重心(104)与所述起吊点(301)竖向对齐,所述吊架(101)的下部设有多个下部吊眼(103),所述下部吊眼(103)通过第二吊绳(202)与待吊装立体预制件(401)的吊点(402)竖直连接;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吊绳(202)连接的下部吊眼(103)的位置可变换,不同待吊装立体预制件(401)通过变换与其吊点(402)连接的所述下部吊眼(103)的位置使待吊装立体预制件(401)重心正好位于所述吊架(101)重心(104)和起吊设备的起吊点(301)的竖直方向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预制件吊具,包括吊架(101),所述吊架(101)的上部设有至少三个上部吊眼(102)、所述上部吊眼(102)通过第一吊绳(201)与其上的起吊设备的起吊点(301)连接并保持所述吊架(101)重心(104)与所述起吊点(301)竖向对齐,所述吊架(101)的下部设有多个下部吊眼(103),所述下部吊眼(103)通过第二吊绳(202)与待吊装立体预制件(401)的吊点(402)竖直连接;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吊绳(202)连接的下部吊眼(103)的位置可变换,不同待吊装立体预制件(401)通过变换与其吊点(402)连接的所述下部吊眼(103)的位置使待吊装立体预制件(401)重心正好位于所述吊架(101)重心(104)和起吊设备的起吊点(301)的竖直方向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预制件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101)的下部设有多个围绕吊架重心(104)排列且有编号的备选下部吊眼,根据待吊装立体预制件(401)的结构特点从所述备选下部吊眼中选择至少三个作为与所述第二吊绳(202)连接的下部吊眼(103),使待吊装立体预制件(401)重心位于所述吊架(101)重心(104)和起吊设备的起吊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天祥黄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有利华建材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