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合成建筑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865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合成建筑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相邻预制建筑单元的相邻连接墙体,两相邻连接墙体之间的两端钢筋加密区(4)处,两相邻连接墙体在相对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若干列竖向排列的预埋件(5),两侧预埋件(5)一一水平对应并通过中部连接件(6)相连;所述中部连接件(6)包括竖向杆件(62)以及固定于该竖向杆件(62)并设有左右两个连接孔(63)的多个中间连接片(61);通过用竖向的串连钢筋(7)穿过所述连接孔(63)和垂直通孔(51)将左右两侧的预埋件(5)和中部连接件(6)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装合成建筑的连接结构操作简单、容易实现,相邻墙体连接处的整体受力更好,能节省人工、降低施工成本。降低施工成本。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装合成建筑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相邻预制建筑单元的邻接墙体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适用于组装合成建筑中使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组装合成建筑中,相邻预制建筑单元的相邻接墙体之间设有现浇混凝土区,通过在该现浇混凝土区内连接钢筋并现浇混凝土可将两相邻预制建筑单元连接在一起。而在该现浇混凝土区的两端,由于受力较复杂、结构较为薄弱,因此需要设置钢筋加密区以加强结构受力,但在预制建筑单元之间的钢筋加密区,因为空间窄小,扎钢筋非常不方便,施工效率低,不如现浇建筑在现场扎钢筋那么容易操作,需耗费较多人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容易实现的组装合成建筑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组装合成建筑的连接结构,包括:设在第一预制建筑单元上的第一连接墙体、设在第二预制建筑单元上的第二连接墙体;所述第一连接墙体和第二连接墙体相邻且两者之间设有现浇混凝土区,该现浇混凝土区两端设有钢筋加密区;在所述钢筋加密区处,所述第一连接墙体和第二连接墙体在相对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若干列竖向排列的外露的预埋件,该预埋件的外露部分设有垂直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墙体上的预埋件与第二连接墙体上的预埋件一一水平对应并通过中部连接件相连;所述中部连接件包括:沿竖向排列设置的多个中间连接片、与该多个中间连接片固定连接的竖向杆件;所述中间连接片上设有左右两个连接孔并分别与第一连接墙体和第二连接墙体的所述预埋件上的垂直通孔垂直对应,通过用竖向的串连钢筋穿过所述连接孔和垂直通孔将左右两侧的预埋件和中部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0005]所述预埋件为部分埋入预制墙体内的钢片或者钢环,每列预埋件埋入墙体的部分用钢筋串连在一起。
[0006]所述竖向杆件在每个中间连接片的左右两个连接孔之间开设的中心孔中穿过,并与中间连接片焊接固定。
[0007]所述中间连接片在与第一连接墙体的预埋件连接的一侧开设的所述连接孔的外侧边缘为直线边。
[0008]所述中间连接片在设置有连接孔的两侧端面为圆弧形。
[0009]所述连接孔和垂直通孔的孔径为22mm至30mm。
[0010]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合成建筑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第一预制建筑单元吊装至设定位置并固定;步骤2、用竖向的串连钢筋从第一连接墙体的预埋件的垂直通孔和中部连接件的一侧连接孔中穿过后,将该中部连接件旋转至一侧使其另一侧的连接孔靠近所述第一连接
墙体;步骤3、将第二预制建筑单元吊装至设定位置并固定;步骤4、旋转所述中部连接件使其一侧的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墙体的预埋件的垂直通孔垂直对应后,用竖向的串连钢筋从该侧的连接孔和垂直通孔中穿过。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合成建筑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两相邻预制建筑单元之间的钢筋加密区采用两侧带连接孔的中间连接片分别与两侧连接墙体的预埋件用竖向的串连钢筋串接在一起,由此现场施工时操作简单、容易实现,不会受狭窄空间的影响,能节省人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能实现与现浇建筑中的现场扎钢筋同样的效果;此外,正常情况下,两预制建筑单元的第一和第二预制建筑单元为非结构墙,不承担结构受力,只有中间现浇部分承担结构受力,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后,两边非结构墙也可参与结构受力,整体的受力更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相邻预制建筑单元连接处的示意图;图2为在钢筋加区的所述第一连接墙体11的竖向剖面图;图3为在钢筋加区的所述第一连接墙体11的水平剖面图;图4为所述中部连接件6与第一连接墙体11的预埋件5相连时的竖向剖面图;图5为所述中部连接件6与第一连接墙体11的预埋件5相连时的水平剖面图;图6为所述中部连接件6与第一连接墙体11和第二连接墙体21的预埋件5相连时的竖向剖面图;图7为所述中部连接件6与第一连接墙体11和第二连接墙体21的预埋件5相连时的水平剖面图;图8为所述中部连接件6的立面图;图9为所述中部连接件6的平面图;图10为图6中A处的放大图。
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4]如图1、图6和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合成建筑的连接结构包括:相邻的第一连接墙体11和第二连接墙体21、固定设置于该第一连接墙体11和第二连接墙体21相对一侧的预埋件5、与两侧预埋件5连接的中部连接件6。
[001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墙体11设在左侧的第一预制建筑单元1上,第二连接墙体21设在右侧的第二预制建筑单元2上,该第一连接墙体11和第二连接墙体21左右相邻且两者之间设有现浇混凝土区3,该现浇混凝土区3前后两端设有钢筋加密区4。
[0016]所述预埋件5和中部连接件6设在所述钢筋加密区4处,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连接墙体11朝向现浇混凝土区3的一侧设有若干列所述预埋件5,每列由多个预埋件5间隔一定距离沿竖向排列而成。同样,第二连接墙体21朝向现浇混凝土区3的一侧也设有若干列竖向排列的预埋件5。并且,第一连接墙体11上的预埋件5与第二连接墙体21上的预埋件5一一水平对应并通过中部连接件6相连。
[0017]所述预埋件5为部分埋入预制墙体内的钢片或者钢环,其外露部分设有垂直通孔51,每列预埋件5埋入墙体的部分用竖向钢筋8串连在一起,可加强该预埋件5与墙体的结合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埋件5采用大致呈长方形的钢片。
[0018]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中部连接件6包括:沿竖向排列设置的多个中间连接片61、与该多个中间连接片61固定连接的竖向杆件62,其中,所述中间连接片61上设有左右两个连接孔63。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杆件62在每个中间连接片61的左右两个连接孔63之间开设的中心孔64中穿过并与中间连接片61焊接固定。
[0019]如图7和图10所示,所述中间连接片61上的左右两个连接孔63分别与第一连接墙体11和第二连接墙体21的预埋件5上的垂直通孔51垂直对应,通过用竖向的串连钢筋7穿过所述连接孔63和垂直通孔51将左右两侧的预埋件5和中部连接件6连接在一起。
[0020]优选地,如图9所示,所述中间连接片61在与第一连接墙体11的预埋件5连接一侧的连接孔63的外侧边缘为直线边65,竖向的串连钢筋7能沿着该直线边65滑动,相比较圆弧边而言,其串连时的误差可以降到最小。此外,所述中间连接片61在设置有连接孔63的两侧端面为圆弧形,这样更方便该中间连接片61在狭窄的空间内转动。
[0021]所述连接孔63和垂直通孔51的孔径为22mm至30mm,本实施例中,连接孔63和垂直通孔51采用25mm的孔径,所述中间连接片61采用12mm的钢片,所述串连钢筋7采用直径为16mm的螺纹钢筋,所述竖向杆件62采用直径为10mm的钢筋。
[0022]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合成建筑的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如图2和图3所示,将第一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合成建筑的连接结构,包括:设在第一预制建筑单元(1)上的第一连接墙体(11)、设在第二预制建筑单元(2)上的第二连接墙体(21);所述第一连接墙体(11)和第二连接墙体(21)相邻且两者之间设有现浇混凝土区(3),该现浇混凝土区(3)两端设有钢筋加密区(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筋加密区(4)处,所述第一连接墙体(11)和第二连接墙体(21)在相对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若干列竖向排列的外露的预埋件(5),该预埋件(5)的外露部分设有垂直通孔(51),所述第一连接墙体(11)上的预埋件(5)与第二连接墙体(21)上的预埋件(5)一一水平对应并通过中部连接件(6)相连;所述中部连接件(6)包括:沿竖向排列设置的多个中间连接片(61)、与该多个中间连接片(61)固定连接的竖向杆件(62);所述中间连接片(61)上设有左右两个连接孔(63)并分别与第一连接墙体(11)和第二连接墙体(21)的所述预埋件(5)上的垂直通孔(51)垂直对应,通过用竖向的串连钢筋(7)穿过所述连接孔(63)和垂直通孔(51)将左右两侧的预埋件(5)和中部连接件(6)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合成建筑的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5)为部分埋入预制墙体内的钢片或者钢环,每列预埋件5埋入墙体的部分用钢筋串连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合成建筑的连接结构, 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天祥黄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有利华建材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