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263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飞行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尾部装有双向推力涵道螺旋桨的新型倾转翼垂直起落飞行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飞行器机身设有两个快速起飞助推导管,下部两侧设有纵向贯通边条;飞行器前后机翼固定安装四个升力螺旋桨,并可通过机身两侧的同步装置实现垂直起落与平飞转换过程的前后机翼同步倾转。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尾部双向推力涵道螺旋桨确保飞行器在悬停及飞行状态时方向的有效控制;助推导管作为整机的加强梁还可利用快速燃气助推装置实现陆上和舰上的快速助推起飞;飞行器下部纵向边条配合宽体机身在有效增加地面气垫效应的同时也增加了平飞时的升力。机翼前主翼下部设有倾侧保护轮,防止粗暴降落及遇强侧风时翼尖触地。

An aircraft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fligh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ail with two-way thrust ducted propeller type tilting wing VTOL aircraft; the aircraft fuselage is equipped with two rapid takeoff assist catheter,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part of a vertical edge of a fixed wing aircraft through; before and after the installation of four lift propeller, and through the synchronous device on both sides of the fuselage to achieve vertical landing with the flying wing synchronous conversion process before and after tilting. The tail thrust ducted propeller to ensure effective control of aircraft in hover and flight direction; strengthen the booster catheter as the beam can also use gas boosting device to achieve take-off quickly boost land and ship aircraft; lower longitudinal edges with the wide body fuselage enhances the air cushion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increase flight lift. The lower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wing wing tilt wheel protection, prevent rough landing and strong crosswind when wingtip touchdow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行器
本专利技术属飞行领域,涉及一种尾部装有双向推力涵道螺旋桨的倾转翼垂直起落飞行器。
技术介绍
当前各种垂直起降4~8轴飞行器种类繁多,其完成短距、定点、低速任务比较方便,但因其工作时大多时间处于悬停状态,发动机功率载荷低(小于5kg/kW),耗电大,无法实现远距离、长航时工作,且水平飞行速度有限。固定翼飞机由于大多以机翼承载水平飞行方式运行,其功率载荷(15~20kg/kW)远高于多轴飞行器,这也是各类多轴飞行器所无法比拟的。固定翼飞机在与相同条件的多轴机相比,功率载荷要高3~4倍,也就是说在相同条件下平飞时可节约同样倍数的电能。除倾转翼形式外的所有垂直飞行器最大的缺点就是发动机的功率载荷低,乃至飞行距离及速度受限,而倾转翼方式的直升机不但可实现垂直起落,还可在相同重量和电能的条件下实现较远距离较长航时及更高速度的飞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新型飞行器,可在陆地及舰上实现垂直起降,且具有航时长、速度高、在配合专用快速燃气助推装置时可实现陆上和舰上的快速助推起飞、并直接由爬升转入平飞状态。本专利技术的飞行器无需机场,可在陆地或舰上垂直起落,工作时大多时间以水平状态飞行,而且在悬停及飞行中利用尾部双向推进涵道螺旋桨有效控制飞行方向,在与快速燃气助推装置配合时可实现舰载快速起飞,以完成各种监测任务,特别是舰载察打一体化综合任务。本专利技术的飞行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装有前后四个带有升力螺旋桨的可倾转机翼,第一可倾转机翼与第二可倾转机翼同轴;第三可倾转机翼与第四可倾转机翼同轴,四个升力螺旋桨与四个可倾转机翼为固定连接,每个升力螺旋桨均由电机驱动;所述飞行器尾部装有无活动舵面垂直尾翼,该垂直尾翼下部与飞行方向垂直设有双向推力涵道螺旋桨,用以实现飞行器悬停及飞行中的方向控制;所述机身的下部安装有前三点起落架,在地面停置时,机身下部与水平面夹角2-3度,此为机身滑跑及飞行时最大升阻比攻角。其中,所述机身两侧外部安装有两个同步装置,可在90度内实现四个带有升力螺旋桨的可倾转机翼完成同步倾转,以实现垂直起落与水平飞行的转换。其中,所述机身侧面为翼型流线体,以组成升力机身。其中,所述机身的下部两侧均安装有纵向安置的扁平机腹边条,所述机腹边条与水平面夹角为30度。其中,所述机身上设有两个助推导管,所述助推导管沿从所述机身前部到后部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机身的上表面安装有自救伞仓。其中,前侧两个所述升力螺旋桨的底部均设有侧倾保护轮,该侧倾保护轮与该侧主起落架机轮触地点夹角不小于8度,所述升力螺旋桨的翼尖距地面距离不小于6cm。本专利技术飞行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飞行器可在陆地及舰上实现垂直起降,且具有航时长、速度高和起飞快速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飞行器无需机场,可在陆地或舰上垂直起落,飞行时大多时间以水平状态飞行,而且可利用尾部双向涵道螺旋桨确保悬停及飞行状态方向的有效控制,能够完成各种监测任务,特别是舰载察打一体化综合任务。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飞行器地面停放(或垂直起飞、悬停)姿态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飞行器地面停放(或垂直起飞、悬停)姿态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飞行器地面停放(或垂直起飞、悬停)姿态的前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飞行器水平飞行姿态的前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飞行器水平飞行姿态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飞行器水平飞行姿态的侧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飞行器地面滑跑(超载)起飞姿态的侧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光电吊舱2机身3第一旋翼4第一电机5自救伞仓6第三旋翼7垂直尾翼8水平尾舵9涵道螺旋桨10后起落架11机腹边条12前起落架13助推导管14第一可倾转机翼15第三可倾转机翼16GPS天线17同步连杆18侧倾保护轮19第三电机20中轴线21第二旋翼22第四旋翼23第二可倾转机翼24第四可倾转机翼25第二电机26第四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飞行器包括机身2,机身2装有前后四个带有升力螺旋桨的可倾转机翼,第一可倾转机翼14与第二可倾转机翼23同轴;第三可倾转机翼19与第四可倾转机翼24同轴,四个升力螺旋桨与四个可倾转机翼为固定连接,每个升力螺旋桨均由电机驱动;飞行器尾部装有无活动舵面的垂直尾翼7,该垂直尾翼7下部与飞行方向垂直设有双向推力涵道螺旋桨9,用以实现飞行器悬停及飞行中的方向控制;机身2的下部安装有前三点起落架,在地面停置时,机身2下部与水平面夹角a为2-3度,此为机身滑跑及飞行时最大升阻比攻角。本专利技术的飞行器无需机场,可在陆地或舰上垂直起落,工作时大多数时间以水平状态飞行,而且可利用尾部双向推力涵道螺旋桨9确保悬停及飞行状态时方向的有效控制,可完成多种监测任务,特别是舰载察打一体化综合任务。本专利技术飞行器尾部的垂直尾翼7仅设一固定舵面及小直径可调推力双向涵道螺旋桨9,利用可快速转换推力方向的双向推力涵道螺旋桨9有效实现悬停及飞行时的方向控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飞行器例如可以为一种尾部装有双向推力涵道螺旋桨的倾转翼垂直起落直升机。下面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机身2的中轴线20从机身2前部延伸至机身2后部,机身2的一个侧面安装有第一可倾转机翼14和第三可倾转机翼15,另一个侧面安装有第二可倾转机翼23和第四可倾转机翼24,第一可倾转机翼14和第三可倾转机翼15位于中轴线20的一侧,第二可倾转机翼23和第四可倾转机翼24位于中轴线20的另一侧。第一可倾转机翼14上安装有第一旋翼(升力螺旋桨)3和第一电机4,该第一电机4驱动第一旋翼3,第一可倾转机翼14与第一旋翼3为固定连接。第二可倾转机翼23上安装有第二旋翼(升力螺旋桨)21和第二电机25,该第二电机25驱动第二旋翼21,第二可倾转机翼23与第二旋翼21为固定连接。第三可倾转机翼15上安装有第三旋翼6(升力螺旋桨)和第三电机19,该第三电机19驱动第三旋翼6,第三旋翼6与第三可倾转机翼15为固定连接。第四可倾转机翼24上安装有第四旋翼22(升力螺旋桨)和第四电机26,该第四电机26驱动第四旋翼22,第四可倾转机翼24与第四旋翼22为固定连接。第一可倾转机翼14和第二可倾转机翼23位于机身2前部位置,第三可倾转机翼15和第四可倾转机翼24位于机身2后部位置。第一可倾转机翼14与第一旋翼3一同倾转,第二可倾转机翼23与第二旋翼21一同倾转,第三可倾转机翼15与第三旋翼6一同倾转,第四可倾转机翼24与第四旋翼22一同倾转。下面将第一可倾转机翼14和第二可倾转机翼23合称为前可倾转机翼,将第三可倾转机翼15和第四可倾转机翼24合称为后可倾转机翼,将第一旋翼3和第二旋翼21合称为前旋翼,将第三旋翼6和第四旋翼22合称为后旋翼进行描述。如图1-3所示,当飞行器垂直起飞或悬停时,前旋翼和后旋翼为飞行器提供升力,如图4-6所示,当飞行器水平飞行时,前旋翼和后旋翼为飞行器提供向前飞行的拉力,如图7所示,当飞行器地面滑跑起飞时,前旋翼和后旋翼为飞行器提供升力及拉力,以实现短距滑跑起飞。机身2的外部两侧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飞行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所述机身装有前后四个带有升力螺旋桨的可倾转机翼,第一可倾转机翼与第二可倾转机翼同轴;第三可倾转机翼与第四可倾转机翼同轴,四个升力螺旋桨与四个可倾转机翼为固定连接,每个升力螺旋桨均由电机驱动;所述飞行器尾部装有无活动舵面垂直尾翼,该垂直尾翼下部与飞行方向垂直设有双向推力涵道螺旋桨,用以实现飞行器悬停及飞行中的方向控制;所述机身的下部安装有前三点起落架,在地面停置时,机身下部与水平面夹角2‑3度,此为机身滑跑及飞行时最大升阻比攻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所述机身装有前后四个带有升力螺旋桨的可倾转机翼,第一可倾转机翼与第二可倾转机翼同轴;第三可倾转机翼与第四可倾转机翼同轴,四个升力螺旋桨与四个可倾转机翼为固定连接,每个升力螺旋桨均由电机驱动;所述飞行器尾部装有无活动舵面垂直尾翼,该垂直尾翼下部与飞行方向垂直设有双向推力涵道螺旋桨,用以实现飞行器悬停及飞行中的方向控制;所述机身的下部安装有前三点起落架,在地面停置时,机身下部与水平面夹角2-3度,此为机身滑跑及飞行时最大升阻比攻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两侧外部安装有两个同步装置,可在90度内实现四个带有升力螺旋桨的可倾转机翼完成同步倾转,以实现垂直起落与水平飞行的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忠张天羽于春朱蕾蕾孙兰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迪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