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空调系统集成的混合中冷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8550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10:16
本公开提供与空调系统集成的混合中冷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混合中冷器系统包括:空气冷却单元,构造为在穿过多个压缩进气通道的外壁的外部空气与在压缩进气通道中流动的压缩进气之间交换热量以便冷却压缩进气;水冷却单元,构造为在围绕压缩进气通道的外壁的水冷却单元制冷剂与由所述空气冷却单元冷却的压缩进气之间交换热量,水冷却单元包括水冷却单元制冷剂罐、旁通管线以及安装在旁通管线上的用于打开或关闭旁通管线的第一旁通阀和第二旁通阀。根据本公开,能够使用水冷却单元稳定穿过中冷器的入口的进气的温度并且使用空气冷却单元增加中冷器的冷却效率。因此,能够提高发动机功率和燃料效率。

Hybrid intercooler system integrated with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oling system with hybrid integrate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including the hybrid cooling system: air cooling unit configured to pass through a plurality of external compression inlet passage between the air inlet and the external compression compression flow in the intake passage of the heat exchange for cooling the compressed air inlet; the water cooling unit in the construction, the water cooling unit refrigerant wall around the compression inlet passage and the air inlet by compressed air cooling unit for cooling heat exchange between water and cooling unit comprises a water cooling unit of refrigerant tank, the bypass pipeline and for the installation in the bypass pipeline on the opening or closing the first bypass valve and bypass valve bypass pipeline seco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ent disclosure, it is possible to use a water cooling unit to stabilize the intake air temperature through the inlet of the intercooler, and to increase the cooling efficiency of the intercooler by using an air cooling unit. As a result, engine power and fuel efficiency can be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与空调系统集成的混合中冷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相关申请的引证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3月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025633号的优先权和权益,通过引证将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
本公开涉及与空调系统集成的混合中冷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该部分中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并且可不构成现有技术。通常,涡轮增压器是一种超级增压装置,其通过使用废气的驱逐力(expulsivepower)来压缩提供至发动机的进气并将所压缩的气体提供至气缸,由此提高进气填充效率并提高发动机功率。涡轮增压器具有包括布置在同一轴上的压缩机和涡轮机的典型结构。涡轮增压器通过使用通过排气管排出的废气的驱逐力来旋转涡轮机并且旋转与涡轮机布置在同一轴上的压缩机,由此压缩通过进气歧管引入的空气以便将所压缩的空气提供至气缸。同时,由涡轮增压器压缩的空气具有高温。因此,当压缩空气被原样提供至燃烧室时,空气密度的增加速率降低,由此引起填充效率的劣化或引起爆振。因此,提供中冷器以降低超级增压空气的温度。图1是用于说明传统中冷器的视图。参考图1,在穿过中冷器的同时被冷却的进气具有高密度和低温度,并且因此燃烧性能改进。根据冷却方法,中冷器通常被分类为风冷式中冷器和水冷式中冷器。风冷式中冷器是在超级增压空气穿过管道的同时由穿过冷却销的冷空气冷却的装置,该冷却销与多个管道整体形成。另一方面,水冷式中冷器是由水冷却且具有与多个管道接触的冷却通道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与空调系统集成的混合中冷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能够通过将风冷式中冷器与水冷式中冷器集成(integrate,整合)来改进中冷器的冷却效率,并且使用空调系统来冷却水冷式中冷器,而无需单独的冷却管线。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形式,与空调系统集成的混合中冷器系统包括:空气冷却单元,该空气冷却单元在穿过多个压缩进气通道的外壁的外部空气与在压缩进气通道中流动的压缩进气之间交换热量以便冷却压缩进气;以及水冷却单元,该水冷却单元在围绕压缩进气通道的外壁的水冷却单元制冷剂与由空气冷却单元冷却的压缩进气之间交换热量。水冷却单元可包括:水冷却单元制冷剂罐,该水冷却单元制冷剂罐围绕压缩进气通道;以及旁通管线,该旁通管线从接收器干燥器分支并且通过水冷却单元制冷剂罐与压缩机连通。混合中冷器系统可包括:第一旁通阀和第二旁通阀,该第一旁通阀和第二旁通阀在水冷却单元制冷剂罐的相应上游和下游处安装在旁通管线上以便打开或关闭旁通管线。混合中冷器系统可进一步包括:膨胀管线,该膨胀管线允许接收器干燥器与膨胀阀连通;蒸发管线,该蒸发管线允许膨胀阀与加热芯部连通;第一空调阀,该第一空调阀安装在膨胀管线上以打开或关闭膨胀管线;压缩管线,该压缩管线允许加热芯部与压缩机连通;第二空调阀,该第二空调阀安装在压缩管线上以打开或关闭压缩管线;冷凝管线,该冷凝管线允许压缩机与空调冷凝器连通;以及气液分离管线,该气液分离管线允许空调冷凝器与接收器干燥器连通。空气冷却单元和水冷却单元可布置为使得压缩进气穿过空气冷却单元并随后穿过水冷却单元。旁通管线可布置为穿过压缩进气通道与水冷却单元制冷剂罐的内壁之间。在旁通管线穿过压缩进气通道与水冷却单元制冷剂罐的内壁之间的部分中,旁通管线可被划分为多个管线。水冷却单元制冷剂罐可包括:水冷却单元制冷剂喷射端口,该制冷剂喷射端口从其上表面突起;以及水冷却单元制冷剂盖,该制冷剂盖打开或关闭水冷却单元制冷剂喷射端口。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形式,控制与空调系统集成的混合中冷器系统的方法包括:确定是否施加有空调系统的操作信号;当确定施加有空调系统的操作信号时,通过打开第一空调阀和第二空调阀并操作压缩机来开启(start,启动)空调系统的操作;在开启空调系统的操作之后,通过测量与空调系统集成的混合中冷器系统的出口处的压缩空气的温度来测量第一温度;确定测量的第一温度是否超过预定第一基准温度;以及当测量的第一温度超过预定第一基准温度时,通过打开第一旁通阀和第二旁通阀来开启第一水冷却单元的操作。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当确定所测量的第一温度等于或小于预定第一基准温度时,通过关闭第一旁通阀或第二旁通阀中的至少一个来停止第一水冷却单元的操作。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当确定未施加空调系统的操作信号时,通过关闭第一空调阀和第二空调阀并停止压缩机的操作,来停止空调系统的操作。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在停止空调系统的操作之后,通过测量与空调系统集成的混合中冷器系统的出口处的压缩空气的温度,来测量第二温度。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确定测量的第二温度是否超过预定第二基准温度。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当测量的第二温度超过预定第二基准温度时,通过打开第一旁通阀和第二旁通阀并操作压缩机来开启第二水冷却单元的操作。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当确定测量的第二温度等于或小于预定第二基准温度时,通过关闭第一旁通阀或第二旁通阀中的至少一个并维持压缩机的停止操作,来停止第二水冷却单元的操作。从本文提供的描述中,其他领域的适用性将变得显而易见。应理解,该描述和具体实例旨在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附图说明为了可充分理解本公开,现将参考附图描述以实例的方式给出的本公开的各种形式,其中:图1是示出传统中冷器的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形式的与空调系统集成的混合中冷器系统的部分立体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与空调系统集成的混合中冷器系统中的水冷却单元的剖视立体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与空调系统集成的混合中冷器系统中的水冷却单元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与空调系统集成的混合中冷器系统的框图;以及图6A和图6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形式的冷却与空调系统集成的混合中冷器系统的方法的流程图。本文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说明目的,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应理解的是,贯穿附图,相应的参考标号指代相同或相应的部件和特征。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词语不应解释为它们的通常的含义或字典含义。基于专利技术人可限定术语的适当概念以便以最佳方式描述他/她自己的本公开的原理,术语的含义应解释为与本公开的技术构思一致的含义和概念。因此,在本公开中描述的形式以及在附图中示出的构造仅仅是本公开的示例性形式,并且它不涵盖本公开的所有技术构思。因此,应理解,在提交本申请之时,可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此外,本领域公知的功能和结构的详细说明可省去以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的主旨。图2是示出与空调系统集成的混合中冷器系统的部分立体图。图3是示出与空调系统集成的混合中冷器系统中的水冷却单元的剖视立体图。图4是示出与空调系统集成的混合中冷器系统中的水冷却单元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与空调系统集成的混合中冷器系统的框图。参考图2至图5,混合中冷器系统包括:空气冷却单元100和水冷却单元200。空气冷却单元100用来在穿过多个压缩进气通道110的外壁的外部空气与在压缩进气通道110中流动的压缩进气之间交换热量,以便冷却压缩进气。此外,水冷却单元200用来在围绕压缩进气通道110的外壁的水冷却单元制冷剂与由空气冷却单元100冷却的压缩进气之间交换热量。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冷却单元100和水冷却单元200布置为使得压缩进气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与空调系统集成的混合中冷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空调系统集成的混合中冷器系统,包括:空气冷却单元,所述空气冷却单元被构造为在穿过多个压缩进气通道的外壁的外部空气与在所述压缩进气通道中流动的压缩进气之间交换热量以便冷却所述压缩进气;水冷却单元,所述水冷却单元被构造为在围绕所述压缩进气通道的所述外壁的水冷却单元制冷剂与由所述空气冷却单元冷却的所述压缩进气之间交换热量,其中,所述水冷却单元包括:水冷却单元制冷剂罐,所述水冷却单元制冷剂罐被构造为围绕所述压缩进气通道,以及旁通管线,所述旁通管线从接收器干燥器分支出并且被构造为通过所述水冷却单元制冷剂罐与压缩机连通;以及第一旁通阀和第二旁通阀,所述第一旁通阀在所述水冷却单元制冷剂罐的上游的位置处安装在所述旁通管线上并且所述第二旁通阀在所述水冷却单元制冷剂罐的下游的位置处安装在所述旁通管线上,以便打开或关闭所述旁通管线。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03 KR 10-2016-00256331.一种与空调系统集成的混合中冷器系统,包括:空气冷却单元,所述空气冷却单元被构造为在穿过多个压缩进气通道的外壁的外部空气与在所述压缩进气通道中流动的压缩进气之间交换热量以便冷却所述压缩进气;水冷却单元,所述水冷却单元被构造为在围绕所述压缩进气通道的所述外壁的水冷却单元制冷剂与由所述空气冷却单元冷却的所述压缩进气之间交换热量,其中,所述水冷却单元包括:水冷却单元制冷剂罐,所述水冷却单元制冷剂罐被构造为围绕所述压缩进气通道,以及旁通管线,所述旁通管线从接收器干燥器分支出并且被构造为通过所述水冷却单元制冷剂罐与压缩机连通;以及第一旁通阀和第二旁通阀,所述第一旁通阀在所述水冷却单元制冷剂罐的上游的位置处安装在所述旁通管线上并且所述第二旁通阀在所述水冷却单元制冷剂罐的下游的位置处安装在所述旁通管线上,以便打开或关闭所述旁通管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中冷器系统,进一步包括:膨胀管线,所述膨胀管线被构造为允许所述接收器干燥器与膨胀阀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中冷器系统,进一步包括:蒸发管线,所述蒸发管线被构造为允许所述膨胀阀与加热芯部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中冷器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空调阀,所述第一空调阀安装在所述膨胀管线上并被构造为打开或关闭所述膨胀管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中冷器系统,进一步包括:压缩管线,所述压缩管线被构造为允许所述加热芯部与所述压缩机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中冷器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二空调阀,所述第二空调阀安装在所述压缩管线上并且被构造为打开或关闭所述压缩管线。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中冷器系统,进一步包括:冷凝管线,所述冷凝管线被构造为允许所述压缩机与空调冷凝器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中冷器系统,进一步包括:气液分离管线,所述气液分离管线被构造为允许所述空调冷凝器与所述接收器干燥器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中冷器系统,其中,所述空气冷却单元和所述水冷却单元布置为使得所述压缩进气穿过所述空气冷却单元并随后穿过所述水冷却单元。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中冷器系统,其中,所述旁通管线布置为穿过所述压缩进气通道与所述水冷却单元制冷剂罐的内壁之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唐熙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