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能化聚(亚芳基醚)组合物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4174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固化组合物,其包含:    在25℃时特性粘度约0.05-约0.30分升/克的二官能化聚(亚芳基醚);和    烯属不饱和单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包含活性封端的聚(亚芳基醚)树脂和可共聚单体的可固化(curable可交联固化)组合物已经描述于例如Nelissen等的美国专利No.5,071,922及Yeager等的6,352,782和6,627,704,以及Fan的美国法定专利技术注册号H521中。其中描述的组合物可用于广泛种类的热固性应用,但现有的配方缺乏制造塑料包装的电子器件所需的综合性能(the balance of properties)。特别地,需要在不牺牲固化后物理性能例如刚度和冲击强度的情况下在模塑期间改进的流动性。专利技术简述一种展现出模内流动性和固化后物理性能的改进的平衡的可固化组合物,包含在25℃时特性粘度约0.05-约0.30分升/克的二官能化聚(亚芳基醚);和烯属不饱和单体。下面详细描述其他的实施方案,包括制备可固化组合物的方法、固化组合物和包含该固化组合物的制品。附图简述附图说明图1是对应于比较例6的透射电子显微照片。图2是对应于比较例7的透射电子显微照片。图3是对应于实施例24的透射电子显微照片。图4是对应于比较例8的透射电子显微照片。图5是对应于比较例9的透射电子显微照片。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以发现一种组合物,其展现出通常与聚(亚芳基醚)-基的热固性物质相关的所希望的特性例如高玻璃转化温度、低热膨胀系数和低介电常数,同时展现出与目前市场所偏爱的环氧热固性树脂的模塑特性类似的模塑特性。早期的研究表明,该组合物迅速固化但在早期的固化阶段期间展现出的流动性小于所希望的流动性。深入的实验表明,可以通过降低官能化聚(亚芳基醚)的特性粘度而改进流动性,但该变化也降低了固化组合物的刚度和冲击强度。另外的实验令人惊奇地表明,可以通过使用降低的特性粘度但增加的可聚合官能度的官能化聚(亚芳基醚)而在不牺牲固化后物理性能的条件下获得改进的流动性。特别地,发现当聚(亚芳基醚)含有两个可聚合基团(即,其是“二官能化的”聚(亚芳基醚))并且在25℃时具有约0.05-约0.30分升/克的特性粘度时,获得了显著改进的性能平衡。一个实施方案是一种可固化组合物,其包含在25℃时特性粘度约0.05-约0.30分升/克(dL/g)的二官能化聚(亚芳基醚),和烯属不饱和单体。在上述范围内,二官能化聚(亚芳基醚)的特性粘度可以更特别地为至少约0.08dL/g,甚至更特别地为至少约0.12dL/g。并且在上述范围内,二官能化聚(亚芳基醚)的特性粘度可以更特别地为高达约0.25dL/g,甚至更特别地为高达约0.20dL/g。本文中使用的“二官能化聚(亚芳基醚)”是在分子的每端含有可聚合碳-碳双键的聚(亚芳基醚)。制备这种分子的一种方法是首先制备在分子的每端含有羟基的聚(亚芳基醚)(“二羟基聚(亚芳基醚)”),然后将二羟基聚(亚芳基醚)与足够的封端剂反应以在分子的每端形成可聚合的封端基团。获得二羟基聚(亚芳基醚)树脂的几种方法是已知的。首先,可以如描述于例如Heitz等的美国专利Nos.4,521,584和4,677,185;Mayska等的美国专利No.5,021,543;Ishii等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03/0194562A1;W.Risse等,Makromolekulare Chemie(1985),186卷,9期,1835-1853页;和V.Percec等,Polymer Bulletin(1990),24卷,5期,493-500页中那样将一元酚和二元酚共聚。其次,可以如描述于例如Cooper等的美国专利No.3,496,236、Liska等的5,880,221和Hwang等的6,569,982中那样在氧化剂的存在下将单羟基聚(亚芳基醚)树脂与二元酚反应。第三,可以如描述于例如White的美国专利Nos.4,140,675以及4,165,422和4,234,706、Braat等的6,307,010B1以及Aycock等的欧洲专利申请No.550,209A2中那样将单羟基聚(亚芳基醚)树脂用二苯酚合苯醌平衡。第四,可以如描述于例如Percec的美国专利Nos.4,562,243以及4,663,402和4,665,137,和Hayase的5,965,663以及Fan的美国法定专利技术注册号H521中那样在碱的存在下将二元酚和二卤代苯酚砜共聚。第五,可以由二羟基芳族化合物形成二羰基加合物,可以将该二羰基加合物氧化成相应的二酯,并且可以将该二酯水解以提供羟基封端的亚芳基醚;该方法例如描述于Yeager等的美国专利No.4,873,371中。第六,可以在酸催化剂的存在下将单羟基聚(亚芳基醚)树脂与甲醛反应,以形成带有内亚甲基的二羟基聚(亚芳基醚)。该方法例如描述于W.Risse等,Makromolekulare Chemie(1985),186卷,9期,1835-1853页中。第七,可以在碱的存在下将二元酚与4-卤代-2,6-二烷基苯酚共聚。该方法例如描述于W.Risse等,Makromolekulare Chemie(1985),186卷,9期,1835-1853页中。可以使用将可聚合官能团加入到聚(亚芳基醚)树脂中的已知方法将二羟基聚(亚芳基醚)转化成二官能化聚(亚芳基醚)。这类方法有时被称为将聚(亚芳基醚)“封端”,并且反应试剂因此有时被称为“封端剂”。例如,可以如描述于例如Holoch等的美国专利No.3,375,228、White的4,165,422、Nelissen等的5,071,922、Yeager等的6,352,782B2和Braat等的6,384,176B1中那样将聚(亚芳基醚)的羟基与酸酐反应。作为另一个例子,可以如描述于例如Ishii等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03/0194562A1中那样在适合于形成酯键的条件下将聚(亚芳基醚)的羟基与游离酸反应。作为另一个例子,可以如描述于例如Holoch等的美国专利No.3,375,228和White的4,165,422中那样将聚(亚芳基醚)的羟基与酰卤反应。作为另一个例子,可以如描述于例如Holoch等的美国专利No.3,375,228中那样将聚(亚芳基醚)的羟基与烯酮反应。作为另一个例子,可以如描述于例如Percec的美国专利No.4,562,243和Fan的美国法定专利技术注册号H521中那样在碱性条件下将聚(亚芳基醚)的羟基与卤代烷基反应。尽管并非全部的以上参考文献教导了与含有烯属不饱和基团的封端剂的反应,但它们的方法可适用于该目的。例如,可以将Holoch等的美国专利No.3,375,228和White的4,165,422的酰卤封端方法用于丙烯酰氯或甲基丙烯酰氯。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封端剂与二羟基聚(亚芳基醚)的反应生成了(甲基)丙烯酸酯封端基团。(甲基)丙烯酸酐是用于该目的的合适的封端剂。将理解的是,前缀“(甲基)丙烯酰((meth)acryl-)”包括“丙烯酰”和“甲基丙烯酰”。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二官能化聚(亚芳基醚)具有以下结构 其中Q1各自独立地是卤素、伯或仲C1-C12烷基、C2-C12链烯基、C2-C12炔基、C1-C12氨基烷基、C1-C12羟基烷基、苯基、C1-C12卤代烷基、C1-C12烃氧基、其中至少两个碳原子将卤素和氧原子隔开的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普·伯萨克赫伯特·S·I·赵布赖恩·达菲埃米·R·弗雷肖尔雨果·G·E·英格尔布里克特卢启威迈克尔·J·奥布赖恩普拉米拉·苏萨尔拉迈克尔·瓦兰斯肯尼思·P·扎诺克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电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