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087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良好地保持均匀性,并且提高下压力。充气轮胎(1)包含多个突起部(91~98),所述多个突起部(91~98)设于轮胎侧部的包含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范围内,在相对于径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多个突起部(91~98)以在轮胎周向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从轮胎旋转中心(P)通过并在轮胎径向延伸。在轮胎周向位置相互不同的第一直线(S1)以及第二直线(S2)分别横穿突起部(91、98)的情况下,第一直线(S1)所横穿的突起部(91、98)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的总和、与第二直线(S2)所横穿的突起部(98)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的总和之比为0.8以上且1.2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充气轮胎以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在轮胎侧部设置了突起部的充气轮胎。通过在轮胎侧部设置突起部,车辆的底板与路面之间的空气的密度变低,产生下压力。下压力是指,将车辆向路面侧按压的力。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4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充气轮胎,能产生下压力。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充气轮胎无法良好地保持均匀性。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良好地保持均匀性,并且能提高下压力的充气轮胎以及车辆。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并达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的充气轮胎包含多个突起部,所述多个突起部设于轮胎侧部的包含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范围内,在相对于轮胎径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突起部以在轮胎周向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在从轮胎旋转中心通过并在轮胎径向延伸、轮胎周向位置相互不同的第一直线以及第二直线分别横穿所述突起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直线所横穿的所述突起部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的总和、与所述第二直线所横穿的所述突起部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的总和之比为0.8以上且1.2以下。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的充气轮胎包含多个突起部,所述多个突起部设于轮胎侧部的包含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范围内,在相对于轮胎径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突起部以在轮胎周向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在轮胎周向上每1deg的所述突起部的质量的轮胎周向上的变动量也可以为0.2g/deg以下。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案的充气轮胎包含多个突起部,所述多个突起部设于轮胎侧部的包含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范围内,在相对于轮胎径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突起部以在轮胎周向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在从轮胎旋转中心通过并在轮胎径向延伸、轮胎周向位置相互不同的第一直线以及第二直线分别横穿所述突起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直线所横穿的突起部的沿所述第一直线的剖面的面积的总和、与所述第二直线所横穿的突起部的沿所述第二直线的剖面的面积的总和之比也可以为0.8以上且1.2以下。也可以为所述第一直线横穿两个以上的所述突起部,所述第二直线横穿单个的所述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的中央部的高度也可以比两端部的高度高。所述突起部的中央部的宽度也可以比两端部的宽度大。所述突起部也可以从所述轮胎最大宽度位置通过。所述多个突起部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具有槽。优选的是,所述槽的深度为所述突起部的设有所述槽的部分的高度的5%以上且80%以下。优选的是,所述突起部设于装接有轮胎的车辆的外侧的轮胎侧部。所述多个突起部的至少一个也可以具有凹部。各所述突起部的轮胎周向上的间隔也可以是不均匀的。也可以指定车辆装接时的车辆内外的朝向,至少在作为车辆外侧的轮胎侧部形成有所述突起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的车辆具有上述任一充气轮胎。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以及车辆能良好地保持均匀性,并且能提高下压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子午剖面图。图2A是表示设置了突起部的充气轮胎的例子的图。图2B是表示设置了突起部的充气轮胎的例子的图。图3A是表示具有未设置有突起部的轮胎侧部的轮胎周围的空气流的图。图3B是表示具有设置有突起部的轮胎侧部的轮胎周围的空气流的图。图4是表示轮胎侧部的突起部的配置的例子的图。图5A是对突起部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以及剖面的面积进行说明的图。图5B是对突起部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以及剖面的面积进行说明的图。图5C是对突起部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以及剖面的面积进行说明的图。图5D是对突起部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以及剖面的面积进行说明的图。图6A是对突起部的高度以及宽度进行说明的图。图6B是对突起部的高度以及宽度进行说明的图。图6C是对突起部的高度以及宽度进行说明的图。图7是对突起部的长度进行说明的图。图8是对突起部的轮胎周向的质量变化进行说明的图。图9是突起部的短尺寸方向的剖面图。图10是突起部的短尺寸方向的剖面图。图11是突起部的短尺寸方向的剖面图。图12是突起部的短尺寸方向的剖面图。图13是突起部的短尺寸方向的剖面图。图14是突起部的短尺寸方向的剖面图。图15是突起部的短尺寸方向的剖面图。图16是突起部的短尺寸方向的剖面图。图17是突起部的短尺寸方向的剖面图。图18是突起部的短尺寸方向的剖面图。图19是突起部的短尺寸方向的剖面图。图20是突起部的短尺寸方向的剖面图。图21是突起部的长尺寸方向的侧视图。图22是突起部的长尺寸方向的侧视图。图23A是突起部的外观图。图23B是图23A的A-A剖面图。图24A是突起部的外观图。图24B是图24A的B-B剖面图。图25A是表示设置了槽的突起部的例子的图。图25B是图25A的C-C剖面图。图25C是表示槽相对于突起部的角度的例子的图。图25D是表示槽相对于突起部的角度的例子的图。图26A是表示设置了凹部的突起部的例子的图。图26B是图26A的D-D剖面图。图27是表示设置了槽以及凹部的突起部的例子的图。图28是表示在突起部设置槽、凹部的范围的图。图29是表示突起部的其他配置例的图。图30是表示突起部的其他配置例的图。图31是表示突起部的其他配置例的图。图32是表示突起部的其他配置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可以适当地进行组合。此外,有时不使用部分构成要素。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且容易置换的要素、或实质上相同的要素。此外,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多个变形例可以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范围内进行任意组合。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子午剖面图。在以下的说明中,轮胎径向是指与充气轮胎1的旋转轴(未图示)正交的方向,轮胎径向内侧是指在轮胎径向上朝向旋转轴的一侧,轮胎径向外侧是指在轮胎径向上远离旋转轴的一侧。此外,轮胎周向是指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轴的圆周方向。此外,轮胎宽度方向是指与所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是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朝向轮胎赤道面(轮胎赤道线)CL的一侧,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是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远离轮胎赤道面CL的一侧。轮胎赤道面CL是指与充气轮胎1的旋转轴正交,并且从充气轮胎1的轮胎宽度的中心通过的平面。轮胎宽度是位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部分之间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就是说,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离轮胎赤道面CL最远的部分之间的距离。轮胎赤道线是指轮胎赤道面CL上的沿充气轮胎1的轮胎周向的线。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轮胎赤道线赋予与轮胎赤道面相同的符号“CL”。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主要用于轿车,如图1所示,具有:胎面部2、胎面部2两侧的胎肩部3、从各胎肩部3依次连续的侧壁部4以及胎圈部5。此外,该充气轮胎1具备:胎体层6、带束层7以及带束增强层8。胎面部2由橡胶材料(胎面橡胶)形成,在充气轮胎1的轮胎径向的最外侧露出,其表面为充气轮胎1的轮廓。在胎面部2的外周表面,就是说,在行驶时与路面接触的踏面形成有胎面表面21。胎面表面21设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四条)主槽22,该主槽22是沿轮胎周向延伸,与轮胎赤道线CL平行的直线主槽。然后,通过这些多个主槽22,胎面表面21形成有多个环岸部23,该环岸部23为沿轮胎周向延伸,与轮胎赤道线CL平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充气轮胎以及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包含多个突起部,所述多个突起部设于轮胎侧部的包含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范围内,在相对于轮胎径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突起部以在轮胎周向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在从轮胎旋转中心通过并在轮胎径向延伸、轮胎周向位置相互不同的第一直线以及第二直线分别横穿所述突起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直线所横穿的所述突起部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的总和、与所述第二直线所横穿的所述突起部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的总和之比为0.8以上且1.2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20 JP 2015-0315801.一种充气轮胎,包含多个突起部,所述多个突起部设于轮胎侧部的包含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范围内,在相对于轮胎径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突起部以在轮胎周向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在从轮胎旋转中心通过并在轮胎径向延伸、轮胎周向位置相互不同的第一直线以及第二直线分别横穿所述突起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直线所横穿的所述突起部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的总和、与所述第二直线所横穿的所述突起部的每单位长度的质量的总和之比为0.8以上且1.2以下。2.一种充气轮胎,包含多个突起部,所述多个突起部设于轮胎侧部的包含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范围内,在相对于轮胎径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突起部以在轮胎周向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在轮胎周向上每1deg的所述突起部的质量的轮胎周向上的变动量为0.2g/deg以下。3.一种充气轮胎,包含多个突起部,所述多个突起部设于轮胎侧部的包含轮胎最大宽度位置的范围内,在相对于轮胎径向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突起部以在轮胎周向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在从轮胎旋转中心通过并在轮胎径向延伸、轮胎周向位置相互不同的第一直线以及第二直线分别横穿所述突起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直线所横穿的突起部的沿所述第一直线的剖面的面积的总和、与所述第二直线所横穿的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儿玉勇司南祐二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