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087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2:26
在装饰凹部(18)中,交替地布置有第一方向凸条图案和第二方向凸条图案。在第一方向凸条图案(20)中,形成有从底面(18A)突出的多个主凸条(22A‑22D)和多个副凸条(26A‑26D)。凸条以凸条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式并列地配置。在主凸条区域(24、34)和副凸条区域(28、38)中,光反射图案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胎侧部形成有多个凸条(ridge)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已经广泛地执行在轮胎的侧部设置并列排列的多个直线的或曲线的凸条的侧装饰带。为了轮胎的轻量化,已经使胎侧的厚度变薄,但是如果使胎侧的厚度变薄,则会存在由诸如带等的构件的端部导致的在胎侧的表面出现凹凸的情况。前述侧装饰带有效地使这种凹凸不显眼。例如,日本特开2011-126335号公报中公开了由装饰元件A1、装饰元件B1和装饰元件C1构成的侧装饰带。通过在胎侧部形成这种侧装饰带,实现了使凹凸在轮胎的侧部不显眼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当安装轮胎时也能够看见胎侧部,所以期望外观得以进一步改善。鉴于上述事实,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如下充气轮胎:使胎侧部的凹凸不显眼,从而改善胎侧部的外观。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第一方面的充气轮胎包括:装饰凹部,所述装饰凹部形成在胎侧部的外表面;第一方向凸条图案,所述第一方向凸条图案具有主凸条区域和副凸条区域,所述主凸条区域具有从所述装饰凹部的底面突出且以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的方式并列布置的多个主凸条,所述副凸条区域具有从所述装饰凹部的底面突出且以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式并列布置的多个副凸条,所述副凸条区域的光反射图案与所述主凸条区域的光反射图案不同;以及第二方向凸条图案,所述第二方向凸条图案具有所述主凸条区域和所述副凸条区域,在所述主凸条区域处所述主凸条的延伸方向为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在所述副凸条区域处所述副凸条的延伸方向为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所述第二方向,其中,在所述装饰凹部处以交替排列的方式布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方向凸条图案和多个所述第二方向凸条图案。根据第一方面的充气轮胎,胎侧部形成有装饰凹部,在装饰凹部处布置有多个第一方向凸条图案和多个第二方向凸条图案。第一方向凸条图案形成有主凸条区域和副凸条区域,主凸条区域具有各自的延伸方向均为第一方向且并列布置的多个主凸条,副凸条区域具有多个副凸条。光反射图案在主凸条区域和副凸条区域处不同。另一方面,第二方向凸条图案包括主凸条区域和副凸条区域,在主凸条区域处主凸条的延伸方向为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在副凸条区域处副凸条的延伸方向为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即,第二方向凸条图案是第一方向凸条图案转动并且布置成主凸条的延伸方向和副凸条的延伸方向变成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的图案,并且第二方向凸条图案具有与第一方式凸条图案同样的主凸条和副凸条。此外,第一方向凸条图案和第二方向凸条图案交替地排列。以这种方式,包括主凸条区域和副凸条区域的凸条图案以使其凸条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式交替地排列,其中主凸条区域的光反射图案和副凸条区域的光反射图案不相同。归因于此,能够沿多个方向反射入射光,从而能够使该部分看起来像立体。因此,在胎侧部处,能够有效地产生因光(太阳光、环境光等)的反射不同而产生的阴影的差异。此外,通过设置以能够使阴影差异呈现出来的方式排列凸条图案的装饰凹部,能够使具有相对低的空间频率的胎侧部的外表面的凹凸不显眼。根据第二方面的充气轮胎具有如下特征:所述副凸条的距所述底面的突出高度比所述主凸条的距所述底面的突出高度低。通过以这种方式使副凸条和主凸条的距底面的突出高度不同,能够使分别入射到副凸条区域和主凸条区域的光的反射图案不同。根据第三方面的充气轮胎具有如下特征:彼此相邻的所述副凸条之间的间隔比彼此相邻的所述主凸条之间的间隔窄。通过以这种方式使相邻副凸条之间的间隔与相邻主凸条之间的间隔不同,能够使分别入射到副凸条区域和主凸条区域的光的反射图案不同。在根据第四方面的充气轮胎中,在所述装饰凹部处以所述主凸条区域和所述副凸条区域分别呈曲折形状延伸的方式布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方向凸条图案和多个所述第二方向凸条图案。根据第四方面的充气轮胎,由主凸条区域构成的曲折形状和由副凸条区域构成的曲折形状沿与轮胎周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因此,能够抑制容易沿着轮胎周向产生的裂纹的传播。根据第五方面的充气轮胎具有如下特征:主凸条和副凸条为曲折形状的。根据第五方面的充气轮胎,因为各个主凸条和副凸条均为曲折状,所以能够被在更多的方向上反射入射光,从而能够有效地产生因光的反射不同而产生的阴影差异。在根据第六方面的充气轮胎中,所述主凸条区域和所述副凸条区域被布置成沿轮胎周向交替地排列。根据第六方面的充气轮胎,因为主凸条区域和副凸条区域沿轮胎周向交替地排列,所以通过利用光反射图案的不同能够更有效地使这些部分看起来像立体。根据第七方面的充气轮胎具有如下特征:彼此相邻的所述主凸条之间的凸条间隔和彼此相邻的所述副凸条之间的凸条间隔从所述主凸条区域的远离所述副凸条区域的那侧朝向所述副凸条区域的远离所述主凸条区域的那侧变窄。在根据第七方面的充气轮胎中,相邻的凸条间隔从布置在一个凸条图案的一端的主凸条侧朝向布置在另一端的副凸条侧变窄。因此,能够扩大因光的阶梯式反射(stepwisereflection)而产生的阴影差异,从而能够分别在主凸条区域内和副凸条区域内更有效地产生立体感。根据第八方面的充气轮胎具有如下特征:所述主凸条和所述副凸条呈曲折状。根据第八方面的充气轮胎,因为各个高凸条和低凸条均为曲折状,所以归因于光沿多个方向反射,能够有效地产生因光的反射不同而产生的阴影差异。在根据第九方面的充气轮胎中,所述主凸条在所述主凸条区域内相连接,并且连接到相邻的所述主凸条区域的主凸条,构成从所述装饰凹部的一端连续到另一端的连续主凸条线。在加工用于形成主凸条的模具时,如果主凸条在每个凸条图案中断,则每一次主凸条中断时都会产生用于加工的刀具的上下移动的需要。在根据第九方面的充气轮胎中,构成有连接主凸条且从装饰凹部的一端连续到另一端的连续主凸条线。因此,不再需要前述刀具的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容易地加工用于主凸条的槽。根据第十方面的充气轮胎具有如下特征:所述主凸条的距所述底面的突出高度从所述主凸条区域的远离所述副凸条区域的那侧朝向所述副凸条区域的远离所述主凸条区域的那侧逐渐变低。根据第十方面的充气轮胎,凸条的高度从布置在一个凸条图案的一端的主凸条侧朝向布置在另一端的副凸条侧逐渐变低。因此,能够扩大因光的阶梯式反射而产生的阴影差异,从而能够分别在主凸条区域和副凸条区域内更有效地产生立体感。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使胎侧部的凹凸不显眼,从而能够改善胎侧部的外观。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侧视图。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侧装饰部的一部分。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侧装饰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沿着图3的线4-4的截面图。图5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的侧装饰部的变型例的截面图。图5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的侧装饰部的另一变型例的截面图。图6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侧视图。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侧装饰部的一部分。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侧装饰部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沿着图8的线9-9的截面图。图10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侧装饰部的变型例的截面图。图10B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侧装饰部的另一变型例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的侧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用U表示轮胎周向,用R表示轮胎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充气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包括:装饰凹部,所述装饰凹部形成在胎侧部的外表面;第一方向凸条图案,所述第一方向凸条图案具有主凸条区域和副凸条区域,所述主凸条区域具有从所述装饰凹部的底面突出且以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的方式并列布置的多个主凸条,所述副凸条区域具有从所述装饰凹部的底面突出且以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式并列布置的多个副凸条,所述副凸条区域的光反射图案与所述主凸条区域的光反射图案不同;以及第二方向凸条图案,所述第二方向凸条图案具有所述主凸条区域和所述副凸条区域,在所述主凸条区域处所述主凸条的延伸方向为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在所述副凸条区域处所述副凸条的延伸方向为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所述第二方向,其中,在所述装饰凹部处以交替排列的方式布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方向凸条图案和多个所述第二方向凸条图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27 JP 2014-218551;2014.10.27 JP 2014-218551.一种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包括:装饰凹部,所述装饰凹部形成在胎侧部的外表面;第一方向凸条图案,所述第一方向凸条图案具有主凸条区域和副凸条区域,所述主凸条区域具有从所述装饰凹部的底面突出且以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的方式并列布置的多个主凸条,所述副凸条区域具有从所述装饰凹部的底面突出且以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式并列布置的多个副凸条,所述副凸条区域的光反射图案与所述主凸条区域的光反射图案不同;以及第二方向凸条图案,所述第二方向凸条图案具有所述主凸条区域和所述副凸条区域,在所述主凸条区域处所述主凸条的延伸方向为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在所述副凸条区域处所述副凸条的延伸方向为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所述第二方向,其中,在所述装饰凹部处以交替排列的方式布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方向凸条图案和多个所述第二方向凸条图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副凸条的距所述底面的突出高度比所述主凸条的距所述底面的突出高度低。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彼此相邻的所述副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渕聪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