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363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无人机,包括机身,安装在机身上的空心轴以及套设在空心轴内且与其同轴心的小主轴,所述小主轴上连接有上旋翼,所述空心轴上连接有下旋翼,所述空心轴和小主轴同时由位于机身内的驱动机构驱动反向转动,所述机身上对称设有若干小旋翼,所述小旋翼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所述驱动机构和电机均连接于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机身上对称设有若干小旋翼,在上旋翼和下旋翼之间产生扭矩力差时,可以通过小旋翼的转动,来抵消上旋翼和下旋翼之间产生的扭矩力差,使得无人机能够正常飞行,避免无人机失控。

A hybri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UAV technology, discloses a hybrid UAV, including the fuselage, installed in the body of the hollow shaft and is sheathed on the hollow shaft and the same axis of the small spindle, the spindle is connected with a little on the rotor, the hollow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or. At the same time by hollow shaft and small spindle drive mechanism located inside the fuselage of the driving and reverse rotation,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mall symmetric rotor, the small rotor is driven by the motor rotation, the drive mechanism and the motor are connected to the control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mall body symmetric rotor, the torque forc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otor and the rotor, by turning the small rotor, to produce between the rotor and the rotor offset on the torque force difference, the UAV can avoid the normal flight, the UAV is out of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动力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无人机。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旋翼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面越来越广,在民用领域及军用领域均体现出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当前几种无人旋翼机包括单旋翼(即直升机)、共轴反桨直升机以及多旋翼,其中共轴反桨直升机如俄罗斯的“卡-50直升机”,其工作原理是下旋翼的轴为空心轴,上旋翼的轴同轴心的从空心轴中穿过,双层旋翼直径大小相同并且均可通过桨距调节机构调节至相同的桨距,再通过伞齿轮驱动上下两个从动齿轮,带动上下旋翼以相反的转动方向旋转,两个旋转方向相反其他条件相同的旋翼刚好可以相互抵消反扭力矩,因而不需要尾管及尾桨。这种设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无人机动力性能,简化了尾部设计,但是该种设计操控复杂,而且其需要上下旋翼保持高度一致性,即上下旋翼大小结构要相同,桨距也需完全相同,这样上下旋翼才能够相互抵消反扭力矩,进而使共轴反桨直升机顺利飞行,一旦出现桨距的不同时,上下旋翼就无法相互抵消反扭力矩,导致共轴反桨直升机失控无法正常飞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无人机,以解决现有共轴反桨直升机在上下旋翼桨距不同时导致反桨直升机失控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动力无人机,包括机身,安装在机身上的空心轴以及套设在空心轴内且与其同轴心的小主轴,所述小主轴上连接有上旋翼,所述空心轴上连接有下旋翼,所述空心轴和小主轴同时由位于机身内的驱动机构驱动反向转动,所述机身上对称设有若干小旋翼,所述小旋翼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所述驱动机构和电机均连接于控制机构。作为优选,所述上旋翼桨距固定,所述下旋翼连接有桨距调节机构。作为优选,所述上旋翼和下旋翼均连接有桨距调节机构。作为优选,所述上旋翼的直径小于下旋翼的直径。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于控制机构的油动发动机,以及由所述油动发动机驱动的主动伞齿轮,所述主动伞齿轮啮合有分别固接于空心轴和小主轴且上下设置的从动伞齿轮。作为优选,所述机身内设有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为可充电电源,其连接于所述电机。作为优选,所述机身周向设置有若干支撑臂,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臂上,且输出端连接所述小旋翼。作为优选,所述小旋翼水平设置或者相对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远程遥控器以及与远程遥控器通信连接且位于机身内部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分别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桨距调节机构以及电机。作为优选,所述空心轴上套设有倾斜盘。本技术通过在机身上对称设有若干小旋翼,在上旋翼和下旋翼之间产生扭矩力差时,可以通过小旋翼的转动,来抵消上旋翼和下旋翼之间产生的扭矩力差,使得无人机能够正常飞行,避免无人机失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混合动力无人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混合动力无人机(隐藏机身和小旋翼)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混合动力无人机(隐藏机身)的分解示意图。图中:1、机身;2、空心轴;3、小主轴;4、上旋翼;5、下旋翼;6、驱动机构;7、小旋翼;8、电机;9、供电电源;10、倾斜盘;11、支撑臂;61、油动发动机;62、主动伞齿轮;63、从动伞齿轮;64、皮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无人机,如图1-3所示,该混合动力无人机包括机身1,在机身1的中间位置处穿设有小主轴3以及套设在小主轴3外的空心轴2,该空心轴2和小主轴3同轴心设置。上述小主轴3和空心轴2同时由位于机身1内部的驱动机构6驱动同步转动,且小主轴3和空心轴2的转动方向相反。在小主轴3上安装有上旋翼4,并由该小主轴3带动上旋翼4旋转,在空心轴2上安装有下旋翼5,并由该空心轴2带动下旋翼5旋转。通过上旋翼4和下旋翼5的反向旋转,实现该无人机的飞行。可参照图2,上述驱动机构6包括油动发动机61,以及固接在油动发动机61输出端的主动伞齿轮62,该主动伞齿轮62啮合有分别固接于空心轴2和小主轴3且上下设置的从动伞齿轮63。上述油动发动机61连接有控制机构(图中未示出),通过控制机构控制油动发动机61的运行,随后由油动发动机61驱动主动伞齿轮62转动,进而由主动伞齿轮62驱动与其啮合的两个从动伞齿轮63以相反的方向同步转动,也就使得小主轴3和空心轴2分别带动上旋翼4和下旋翼5以相反的方向同步转动,实现无人机的飞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油动发动机61也可以通过皮带64带动主动伞齿轮62转动(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上旋翼4的直径小于下旋翼5的直径,从而使得下旋翼5直径大于上旋翼4的下洗气流区,避免了现有共轴反桨类无人机上下旋翼5直径相同导致的气流相互影响,提升了无人机的动力性能。本实施例中,上述上旋翼4固定安装在小主轴3上,也就是上旋翼4的桨距固定不可调节,下旋翼5连接有桨距调节机构(图中未示出),该桨距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下旋翼5的桨距。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桨距是指桨叶角,也就是旋翼桨叶与旋转平面的倾角,在一定范围内,桨叶角越大,桨叶的迎风面越大,产生的升力越大,扭矩力也就越大,通过该桨叶角的变化,能够增加或减小下旋翼5产生的推力或拉力,从而实现无人机航向的控制。上述桨距调节机构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对其结构进行赘述,只要能够实现下旋翼5桨距调节的结构,均可以认为是桨距调节机构。本实施例中,由于上旋翼4的桨距固定,下旋翼5桨距可调,而且上旋翼4的直径小于下旋翼5的直径,此时必然会导致上旋翼4和下旋翼5产生的扭矩力不同,存在扭矩力差的情况,此时,为了抵消扭矩力差,更好的实现无人机的平衡,本实施例在机身1周向上对称设有若干支撑臂11,在每个支撑臂11上均设置有电机8,每个电机8均连接于控制机构,且每个电机8的输出端均连接有小旋翼7,并驱动该小旋翼7旋转。通过设置小旋翼7,当出现扭矩力差的时候,可以通过小旋翼7的旋转来平衡上旋翼4和下旋翼5产生的扭矩力差,进而实现无人机的顺利飞行。本实施例中,上述小旋翼7优选的设置有6个,且上述6个小旋翼7同时旋转,通过控制每个小旋翼7的转速差,既为无人机提供了升力,协助下旋翼5控制了方向,又可以平衡上旋翼4和下旋翼5之间的扭矩力差。据统计,无人机事故原因大多是油动发动机61故障使旋翼失去动力,不受控制从而造成坠机事故。而本实施例的上述小旋翼7的设置,在油动发动机61失效导致上旋翼4和下旋翼5失去动力时,可以通过电机8驱动小旋翼7旋转,辅助无人机安全降落,避免现有的无人机上旋翼4和下旋翼5失去动力时,因失控导致无人机坠毁或伤及地面建筑和人群。本实施例中,上述小旋翼7水平设置或者相对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具体可根据需要设置,以便更好的实现无人机性能的提升。可参照图2,在机身1内设有供电电源9,上述供电电源9连接于电机8,用于对电机8进行供电。本实施例中,上述供电电源9为可充电电源,其中充电方式可以是在未使用时进行充电,也可以是在机身1内设置发电机,该发电机可以连接于油动发动机61,用于将其动能转化为电能,来对供电电源9充电。上述控制机构包括远程遥控器(图中未示出)以及与远程遥控器通信连接且位于机身1内部的电路板(图中未示出),该电路板分别连接于上述驱动机构6、桨距调节机构以及电机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混合动力无人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动力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安装在机身(1)上的空心轴(2)以及套设在空心轴(2)内且与其同轴心的小主轴(3),所述小主轴(3)上连接有上旋翼(4),所述空心轴(2)上连接有下旋翼(5),所述空心轴(2)和小主轴(3)同时由位于机身(1)内的驱动机构(6)驱动反向转动,所述机身(1)上对称设有若干小旋翼(7),所述小旋翼(7)通过电机(8)带动旋转,所述驱动机构(6)和电机(8)均连接于控制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安装在机身(1)上的空心轴(2)以及套设在空心轴(2)内且与其同轴心的小主轴(3),所述小主轴(3)上连接有上旋翼(4),所述空心轴(2)上连接有下旋翼(5),所述空心轴(2)和小主轴(3)同时由位于机身(1)内的驱动机构(6)驱动反向转动,所述机身(1)上对称设有若干小旋翼(7),所述小旋翼(7)通过电机(8)带动旋转,所述驱动机构(6)和电机(8)均连接于控制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翼(4)桨距固定,所述下旋翼(5)连接有桨距调节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翼(4)和下旋翼(5)均连接有桨距调节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翼(4)的直径小于下旋翼(5)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连接于控制机构的油动发动机(61),以及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曙光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