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002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减少直流电阻、并且能够抑制在通孔导体产生连接不良的电子部件。线圈导体(18a~18d)分别具有向逆时针方向回旋且相互重合的并列部(21a~21d)。线圈导体(19a~19d)具有向逆时针方向回旋且相互重合的并列部(26a~26d)。通孔导体(v1~v3)连接并列部(21a~21d)的逆时针方向的下游侧的端部。通孔导体(v8~v10)连接并列部(26a~26d)的逆时针方向的下游侧的端部。通孔导体(v3)连接线圈导体(18d)和线圈导体(19a)。通孔导体(v1~v3)、通孔导体(v8~v10)以及通孔导体(v3)未连接成一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部件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410056397.6,申请日为2014年2月19日,专利技术名称为“电子部件”这一母案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部件,更加特定地涉及内置有线圈的电子部件。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电子部件相关的专利技术,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层叠式片状电感器。图11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层叠式片状电感器500的分解立体图。层叠式片状电感器500具备多个铁氧体片501、多个线圈导体502以及多个通孔导体503。多个铁氧体片501形成为长方形且层叠,从而构成长方形的层叠式片状电感器500的主体。多个线圈导体502设置在铁氧体片501上,通过多个通孔导体503连接而构成螺旋状的线圈。此处,层叠式片状电感器500中,两个两个设置具有相同形状的线圈导体502,上述线圈导体502相互以并列的方式连接。由此,减少了层叠式片状电感器500的直流电阻。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层叠式片状电感器500中,有在通孔导体503产生连接不良的担忧。更加详细而言,配置在上侧的具有相同形状的两个线圈导体502的下游侧的端部和配置在下侧的具有相同形状的两个线圈导体502的上游侧的端部通过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子部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层叠体,其通过层叠多个绝缘体层而构成;多个第一线圈导体,它们设置在所述层叠体且在从层叠方向俯视的情况下向规定方向回旋,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具有在从层叠方向俯视的情况下相互重合的第一并列部;多个第二线圈导体,它们在所述层叠体中设置于比所述多个第一线圈导体更靠近层叠方向的一侧且在从层叠方向俯视的情况下向规定方向回旋,所述第二线圈导体具有在从层叠方向俯视的情况下相互重合的第二并列部;第一通孔导体,其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并列部的规定方向的下游侧的端部;第二通孔导体,其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并列部的规定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以及第三通孔导体,其连接最靠近层叠方向的一侧设置的所述第一线圈导...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07 JP 2013-0449791.一种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层叠体,其通过层叠多个绝缘体层而构成;多个第一线圈导体,它们设置在所述层叠体且在从层叠方向俯视的情况下向规定方向回旋,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具有在从层叠方向俯视的情况下相互重合的第一并列部;多个第二线圈导体,它们在所述层叠体中设置于比所述多个第一线圈导体更靠近层叠方向的一侧且在从层叠方向俯视的情况下向规定方向回旋,所述第二线圈导体具有在从层叠方向俯视的情况下相互重合的第二并列部;第一通孔导体,其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并列部的规定方向的下游侧的端部;第二通孔导体,其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并列部的规定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以及第三通孔导体,其连接最靠近层叠方向的一侧设置的所述第一线圈导体和最靠近层叠方向的另一侧设置的所述第二线圈导体,所述第一通孔导体至所述第三通孔导体未连接成一根,所述多个第一线圈导体包括:多个第三线圈导体;和一个以上的第四线圈导体,它们设置在比所述多个第三线圈导体更靠近层叠方向的一侧并具有第三并列部,在从层叠方向俯视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并列部设置在比所述第一并列部更靠近规定方向的下游侧,所述多个第二线圈导体包括:多个第五线圈导体;和一个以上的第六线圈导体,它们设置在比所述多个第五线圈导体更靠近层叠方向的另一侧并具有第四并列部,在从层叠方向俯视的情况下,所述第四并列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泽香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