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新型具有抗癌活性化合物3‑O‑(对甲磺酸酯苯甲基)抗坏血酸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合成路线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环保,收率较高,对人结肠癌细胞RKO、人肺癌细胞A549、人乳腺癌细胞MDA‑231以及人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均有很好的抑制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抗癌活性的3-O-(对甲磺酸酯苯甲基)抗坏血酸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药物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抗癌活性化合物3-O-(对甲磺酸酯苯甲基)抗坏血酸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所有的恶性肿瘤总称为癌症。目前癌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第二死因,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更是呈抛物线式上升,其中发病数和死亡数均占全球癌症的25%以上。其中肺癌、结肠癌已分别占据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前2位。乳腺癌则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黑色素瘤除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特点,目前发病率正以每年4.1%的速度显著上升,快于任何其他恶性肿瘤。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外科疗法、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各种治疗手段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寻找无毒副作用且高效新型抗癌药物是药学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抗坏血酸(AscorbicAcid,ASA)又称维生素C,溶于水,分子式C6H8O6。它是一种人体必需的重要抗氧化剂,常用于治疗抗坏血酸缺乏导致的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证明大剂量的抗坏血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治疗癌症,但高浓度的血浆抗坏血酸浓度难以通过口服达到,只能依赖静脉注射,给药途径单一且患者顺应性较差。另外,抗坏血酸因其结构中多羟基的存在,导致结构不稳定,体外易被氧化失去活性,抗坏血酸3位羟基烃基化制得的抗坏血酸衍生物可大幅度提升其结构稳定性,同时不影响其抗氧化活性。3-O-(对甲磺酸酯苯甲基)抗坏血酸能大大提高了抗坏血酸的亲脂性,有利于药物口服吸收和癌细胞的渗透,便于成药,该新型化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RKO、人肺癌细胞A549、人乳腺癌细胞MDA-231以及人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均有很好的抑制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并公开一种抗癌活性化合物3-O-(对甲磺酸酯苯甲基)抗坏血酸及制备方法,该化合物结构式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化合物3-O-(对甲磺酸酯苯甲基)抗坏血酸,其特征是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过程:a)用甲基磺酸酐(MSOMS)使对羟基苯甲醇(4-Hydroxybenzylalcohol,HBA)的两个羟基甲磺酸化,得到4-((甲磺酰)氧基)苯甲基甲磺酸酯(Ms-HBA-Ms),b)在三乙胺存在条件下抗坏血酸(ASA)的3羟基选择性的与Ms-HBA-Ms反应,得到3-O-(对甲磺酸酯苯甲基)抗坏血酸(Ms-HBA-ASA)。反应方程式:本专利技术合成Ms-HBA-Ms过程中,HBA和溶剂二氯甲烷用量比为5∶1~10∶1,HBA和催化剂三乙胺用量比为1∶2~1∶4,HBA和MsOMs用量比为1∶1~1∶3。本专利技术合成Ms-HBA-ASA过程中,溶剂乙醇和ASA的用量比为5∶1~10∶1,催化剂三乙胺和ASA的用量比为1∶1~2∶1,Ms-HBA-Ms和ASA用量比为1∶1.1~1∶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化合物3-O-(对甲磺酸酯苯甲基)抗坏血酸,它对人结肠癌RKO、肺癌A549、乳腺癌MDA-231,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株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存在良好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3-O-(对甲磺酸酯苯甲基)抗坏血酸的核磁共振氢谱。图2是3-O-(对甲磺酸酯苯甲基)抗坏血酸的质谱图。图3是3-O-(对甲磺酸酯苯甲基)抗坏血酸的细胞株IC5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4-((甲磺酰)氧基)苯甲基甲磺酸酯(Ms-HBA-ASA)合成在装有回流冷凝管的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5ml的二氯甲烷,开启恒温油浴和磁力搅拌器,然后加入2.5g对羟基苯甲醇(HBA),加入三乙胺7ml,于25~30℃下加热搅拌至对羟基苯甲醇溶解。将7.5g甲基磺酸酐(MsOMs)溶于15ml二氯甲烷溶液。移除油浴改为冰浴环境下滴加甲基磺酸酐二氯甲烷溶液。滴加结束后,移除冰浴,改为25℃油浴加热,磁力搅拌反应4~6小时,反应结束后反应液水洗三次,收集浓缩有机层,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2∶1)分离,真空旋转蒸发,浓缩,得白色固体即为4-((甲磺酰)氧基)苯甲基甲磺酸酯(Ms-HBA-Ms)5.19g,反应产率92%。实施例2.3-O-(对甲磺酸酯苯甲基)抗坏血酸(Ms-HBA-ASA)在1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5ml的乙醇,开启恒温油浴和磁力搅拌器,加入2g抗坏血酸,加入三乙胺1.74ml,通氮气保护,再加入3.5gMs-HBA-Ms,于25℃下加热搅拌反应1~3h,反应液柱层析(二氯甲烷∶甲醇=30∶1)分离,真空旋转蒸发,浓缩,得白色固体即为3-O-(对甲磺酸酯苯甲基)抗坏血酸(Ms-HBA-ASA)3.52g,反应产率86%。产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表征(见图1-2)。实施例3.3-O-(对甲磺酸酯苯甲基)抗坏血酸的癌细胞抑制试验以MTT法进行细胞毒性评价,将人结肠癌细胞株RKO,人肺癌细胞株A549和人乳腺癌细胞株MDA-231和人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分别以适当浓度接种于96孔板,每孔总体积200ul,培养24小时后,弃去培养基,加入不同药物浓度的培养基200ul,同时设立溶剂对照组,药物作用72h,每孔加入1mg/mlMTT溶液50ul,继续培养4h后,去除培养液,每孔加入150ulDMSO,待完全溶解显色后,用酶联仪以490nm波长测定吸收度值,计算药物对细胞生长抑制率(见图3)。以Bliss法分别计算IC50值,结果见表1。表13-O-(对甲磺酸酯苯甲基)抗坏血酸的癌细胞抑制活性结果显示,新化合物3-O-(对甲磺酸酯苯甲基)抗坏血酸对4种人肿瘤细胞株均有抑制活性,尤其是人结肠癌细胞株RKO抑制活性最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具有抗癌活性化合物3‑O‑(对甲磺酸酯苯甲基)抗坏血酸,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具有抗癌活性化合物3-O-(对甲磺酸酯苯甲基)抗坏血酸,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3-O-(对甲磺酸酯苯甲基)抗坏血酸,其特征是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过程:a)用甲基磺酸酐(MSOMS)使对羟基苯甲醇(HBA)的两个羟基甲磺酸化,得到4-((甲磺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立标,胡思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