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用的引拔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83246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手用的引拔气缸,包括:活塞杆,活塞,活塞圈,磁环,螺母,前盖,缸筒,后盖,防尘圈和含油轴承,活塞杆的凸柱插入活塞中,活塞杆的配合螺纹与螺母的内螺纹接合,前盖、缸筒和后盖依次接合,活塞位于所述缸筒内部,活塞杆贯穿前盖,活塞圈环绕活塞的第一凹槽,磁环环绕活塞的第二凹槽,防尘圈和含油轴承位于前盖中,含油轴承从防尘圈延伸至前盖的插入端。上述结构能大大提高侧引拔缸的使用寿命,满足机械手高工作频率的要求,降低机械手的使用成本。

Drawing cylinder for mechanical han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echanical hand pulling cylinder, comprising a piston rod, piston, piston ring, ring, nut, front cover, cylinder cover, dust ring and oil bearing, the convex column piston rod inserted into the piston and the inner thread of the piston rod with screw and nut joint. The front cover, the cylinder and the back cover are engaged in the piston cylinder, piston rod through the front cover, the first ring groove of the piston piston ring groove of the piston, around second, and the dust ring bearing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front cover, bearing dustproof ring extending from the insertion end of the front cover. The structure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side pulling cylinder, high working frequency to satisfy the mechanical requirements, reduce the cost of the manip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手用的引拔气缸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手用的引拔气缸。
技术介绍
机械手是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引拔气缸适用于高速上下快速移动之结构上,是取料机械手为了提高注塑成型机的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不可缺少的专用零配件。然而,现有的引拔气缸使用寿命较短,而且由于引拔气缸在工作过程中不仅需要快速移动,移动的频率还十分高,因此,现有的引拔气缸在使用较短的时间内就需要更换,这样既增加了机械手的使用成本,还降低了工作效率,甚至在工作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意外的情况,导致作业失败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机械手用的引拔气缸,所述引拔气缸包括:活塞杆,活塞,活塞圈,磁环,螺母,前盖,缸筒,后盖,防尘圈和含油轴承,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具有配合螺纹,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具有凸柱,所述活塞杆的凸柱插入所述活塞中,所述活塞杆的配合螺纹与所述螺母的内螺纹接合,所述前盖、所述缸筒和所述后盖依次接合,所述前盖的一个插入端和所述后盖的一个插入端分别从所述缸筒的两端插入,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缸筒内部,所述活塞杆贯穿所述前盖,所述活塞的外围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活塞圈环绕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磁环环绕所述第二凹槽,所述防尘圈和所述含油轴承位于所述前盖中,所述防尘圈和所述含油轴承分别与所述活塞杆抵接,所述含油轴承从所述防尘圈延伸至所述前盖的插入端。优选地,所述引拔气缸还包括:耐磨环,所述活塞的外围还具有第三凹槽,所述耐磨环环绕所述第三凹槽。优选地,所述引拔气缸还包括: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嵌在所述前盖的插入端上,所述第二缓冲垫嵌在所述后盖的插入端上。优选地,所述引拔气缸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前盖的外围具有前盖密封槽,所述后盖的外围具有后盖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圈环绕所述前盖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圈环绕所述后盖密封槽。优选地,前盖的外围还具有前盖外螺纹,所述前盖外螺纹比所述前盖密封槽更靠近所述前盖的插入端;所述后盖的外围还具有后盖外螺纹,所述后盖外螺纹比所述后盖密封槽更靠近所述后盖的插入端;所述缸筒的两端具有内螺纹,所述前盖外螺纹与所述缸筒的一端的内螺纹接合,所述后盖外螺纹与所述缸筒的另一端的内螺纹接合。优选地,所述前盖具有第一导向环,所述第一导向环从所述前盖的外围凸起,所述前盖密封槽比所述第一导向环更靠近所述前盖的插入端;所述后盖具有第二导向环,所述第二导向环从所述后盖的外围凸起,所述后盖密封槽比所述第二导向环更靠近所述后盖的插入端。优选地,所述凸柱上具有锁定圆台,所述锁定圆台的外径大于所述凸柱的外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结构能大大提高侧引拔缸的使用寿命,满足机械手高工作频率的要求,降低机械手的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引拔气缸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引拔气缸的活动部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涉及的引拔气缸的主体部分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涉及的引拔气缸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引拔气缸1包括:活动部分1和主体部分2,活动部分1插入主体部分2中,且可以相对于主体部分2移动。在引拔气缸工作过程中,活动部分1与机械手的其他元件配合,主体部分2固定在机械手上,通过活动部分1的移动带动机械手工作。如图2所示,活动部分1包括:活塞杆11,活塞12,活塞圈13,磁环14,耐磨环15和螺母16。活塞杆11的一端具有配合螺纹111,另一端具有凸柱112。活塞12的外围具有第一凹槽121,第二凹槽122和第三凹槽123。如图3所示,主体部分2包括:前盖21,缸筒22,后盖23,防尘圈24,含油轴承25,第一密封圈26a,第二密封圈26b,第一缓冲垫27a和第二缓冲垫27b。前盖21的外围具有前盖密封槽211和前盖外螺纹212,其一端为插入端,前盖外螺纹212比前盖密封槽211更靠近前盖21的插入端。后盖23的外围具有后盖密封槽231和后盖外螺纹232,其一端为插入端,后盖外螺纹232比后盖密封槽231更靠近后盖23的插入端。缸筒22的两端具有内螺纹。活塞圈13、第一密封圈26a和第二密封圈26b为丁腈橡胶材料形成。磁环14为钕铁硼材料形成。耐磨环15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形成。第一缓冲垫27a和第二缓冲垫27b为聚氨酯材料形成。如图4所示,活塞杆11的凸柱112插入活塞12中,活塞杆11的配合螺纹111与螺母16的内螺纹接合。活塞圈13环绕活塞12的第一凹槽121,磁环14环绕活塞12的第二凹槽122,耐磨环15环绕活塞12的第三凹槽123。前盖21、缸筒22和后盖23依次接合构成引拔气缸的外壳,具体地,前盖21的插入端和后盖23的插入端分别从缸筒22的两端插入,前盖外螺纹212与缸筒22的一端的内螺纹接合,后盖外螺纹232与缸筒22的另一端的内螺纹接合。第一密封圈26a环绕前盖21的前盖密封槽211,第二密封圈26b环绕后盖23的后盖密封槽231。活塞位于缸筒22内部,活塞杆21贯穿前盖21。防尘圈24和含油轴承25位于前盖21中,防尘圈24和含油轴承25分别与活塞杆11抵接,含油轴承25位于比防尘圈24更靠近缸筒22的位置,含油轴承25从防尘圈24延伸至前盖21的插入端。第一缓冲垫27a嵌在前盖的插入端上,第二缓冲垫27b嵌在后盖23的插入端上。在本实施例中,前盖21具有第一导向环213,第一导向环213从前盖21的外围凸起,前盖密封槽211比第一导向环213更靠近前盖21的插入端;后盖23具有第二导向环233,第二导向环233从后盖23的外围凸起,后盖密封槽231比第二导向环233更靠近后盖23的插入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活塞杆11的凸柱112上还具有锁定圆台123,锁定圆台123的外径大于凸柱112的外径,从而使活塞杆11与活塞12形成固定。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控制引拔气缸内部的气压而使活塞12发生移动,从而推动活塞杆11,并促使机械手作出相应的动作。防尘圈24能防止杂质进入气缸内部,避免影响气缸工作的流畅性、导致钻孔失败的问题,而含油轴承25能进一步加强活塞杆11的移动流畅性。耐磨环15能防止活塞12受到磨损,提高气缸的使用寿命,而且避免由于活塞12磨损而影响气缸的整体工作。其中,通过螺纹进行螺旋式安装时,部件容易发生偏离。对于本技术的侧姿气缸,由于前盖21具有第一导向环213,后盖23具有第二导向环233,因此,即使在前盖21和后盖23旋转安装过程中发生偏离,也能通过第一导向环213和第二导向环233进行引导,从而回到正确的位置,避免密封不严而造成漏气的情况。其中,锁定圆台123是通过无心旋铆的方式形成的,与现有的锁螺丝的方式相比,锁定圆台123固定更加牢固,不容易发生偏离,保证气缸的工作寿命。第一缓冲垫27a和第二缓冲垫27b能对活塞12的运动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活塞移动过快导致气缸损坏,从而增加气缸的使用寿命,降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机械手用的引拔气缸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手用的引拔气缸,所述引拔气缸包括:活塞杆,活塞,活塞圈,磁环,螺母,前盖,缸筒,后盖,防尘圈和含油轴承,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具有配合螺纹,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具有凸柱,所述活塞杆的凸柱插入所述活塞中,所述活塞杆的配合螺纹与所述螺母的内螺纹接合,所述前盖、所述缸筒和所述后盖依次接合,所述前盖的一个插入端和所述后盖的一个插入端分别从所述缸筒的两端插入,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缸筒内部,所述活塞杆贯穿所述前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外围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活塞圈环绕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磁环环绕所述第二凹槽,所述防尘圈和所述含油轴承位于所述前盖中,所述防尘圈和所述含油轴承分别与所述活塞杆抵接,所述含油轴承从所述防尘圈延伸至所述前盖的插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手用的引拔气缸,所述引拔气缸包括:活塞杆,活塞,活塞圈,磁环,螺母,前盖,缸筒,后盖,防尘圈和含油轴承,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具有配合螺纹,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具有凸柱,所述活塞杆的凸柱插入所述活塞中,所述活塞杆的配合螺纹与所述螺母的内螺纹接合,所述前盖、所述缸筒和所述后盖依次接合,所述前盖的一个插入端和所述后盖的一个插入端分别从所述缸筒的两端插入,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缸筒内部,所述活塞杆贯穿所述前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外围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活塞圈环绕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磁环环绕所述第二凹槽,所述防尘圈和所述含油轴承位于所述前盖中,所述防尘圈和所述含油轴承分别与所述活塞杆抵接,所述含油轴承从所述防尘圈延伸至所述前盖的插入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用的引拔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拔气缸还包括:耐磨环,所述活塞的外围还具有第三凹槽,所述耐磨环环绕所述第三凹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手用的引拔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拔气缸还包括: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嵌在所述前盖的插入端上,所述第二缓冲垫嵌在所述后盖的插入端上。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宏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贺尔碧格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