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电传作业车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102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02
混合动力电传作业车组,其特征在于:第一作业车的前部和第二作业车的后部车底盘上分别设有司机室,蓄电池装置管理系统、接触网供电装置、辅助逆变电源、牵引逆变器固定在机器间内;两车体上设有作业系统;两作业车之间挂接有平车,平车的上面安装有蓄电池装置,组成混合动力电传编组作业车组;在车架下面分别安装有转向架,转向架上安装牵引电机,牵引电机与固定在转向架轮对上的车轴齿轮箱连接,通过齿轮箱驱动轮对走行;牵引电机与蓄电池装置、蓄电池装置管理系统、接触网供电装置、辅助逆变电源、牵引逆变器、车辆操纵装置、动力系统控制器组成动力传动系统;司机通过编组的两端作业车辆操纵装置来调整动力系统控制器控制整个车组。

Hybrid telecommuting group

Hybrid telecommuting group,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rear chassis first operation to the front of the car and second car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cab,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catenary power supply device, auxiliary inverter, traction inverter is fixed on the machin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wo room; operating system; the car hanging between two the car, car batteries are installed on the device, consisting of a hybrid car has telex marshalling operation; bogie were installed in the frame below, steering traction motor installation frame, and the motor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axle gear box rack wheel set in the traction, walking through the gear box drive wheel; traction motor and battery device battery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catenary power supply device, auxiliary inverter, traction inverter, motor vehicle control device, power system Controller of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driver to adjust the power system controller to control the whole group through both ends of operation vehicle marshalling ope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动力电传作业车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电传作业车,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含有蓄电池动力和其他动力的混合动力电传动作业车组。
技术介绍
目前,以柴油机作为动力的铁路工程车辆,能源浪费严重。通过对整车行驶工况下能量的消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在怠速运行过程中消耗了较多的燃油,占总燃油消耗量的17~44%,效率低,没有充分发挥发动机的峰值效率。另外,内燃作业车在隧道内作业时,发动机排放的尾气不易扩散,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健康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由此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分利用电能,并有效提高能量利用率,同时能降低噪音污染和环境污染的混合动力电传动作业车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混合动力电传作业车组,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作业车和第二作业车、转向架、司机室、作业系统、平车、蓄电池装置。所述的混合动力电传作业车组:第一作业车的前部和第二作业车的后部车底盘上分别设有司机室(司机室与机器间连为一体),蓄电池装置管理系统、接触网供电装置、辅助逆变电源、牵引逆变器固定在机器间内;第一作业车和第二作业车后面的车体上设有作业系统;第一作业车和第二作业车之间挂接有平车,平车的上面安装有蓄电池装置,组成混合动力电传作业车组;在第一作业车和第二作业车车架下面安装有结构相同的第一转向架和第二转向架,第一转向架和第二转向架分别上安装牵引电机,牵引电机与固定在转向架轮对上的车轴齿轮箱连接,通过齿轮箱驱动轮对走行;牵引电机与蓄电池装置、蓄电池装置管理系统、接触网供电装置、辅助逆变电源、牵引逆变器、车辆操纵装置、动力系统控制器组成动力传动系统;车辆操纵装置和动力系统控制器分别安装在第一作业车和第二作业车的司机室内,司机通过操纵装置来调整动力系统控制器,进而控制整个车组。所述的第一作业车和第二作业车之间可挂接有若干平车,平车的上面安装蓄电池装置。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包括接收车辆操纵装置的指令,与蓄电装置管理系统、牵引逆变器连接以实现电机的启动、加速、制动工作模式的动力系统控制器;包括接收动力系统控制器的指令,对蓄电装置充放电进行控制的蓄电装置管理系统;包括接收蓄电装置管理系统的指令,发出直流电经牵引逆变器逆变成三相交流电驱动牵引电机并为辅助逆变电源提供电源的蓄电装置;包括从接触网取电提供给牵引逆变器、蓄电装置、辅助逆变电源的接触网供电装置;包括将接触网供电装置或蓄电装置的电源提供给作业系统的辅助逆变电源;包括将来自蓄电装置、接触网供电装置的直流电逆变成三相交流电驱动牵引电机的牵引逆变器。所述的蓄电装置为燃料电池、铅酸蓄电池、镍镉蓄电池、铁镍蓄电池、金属氧化物蓄电池、银锌蓄电池、镍锌蓄电池、镍氢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和电容器中的任何一种。所述的牵引电机为交流牵引电机。所述的作业系统,包括与牵引逆变器连接的作业装置、与作业装置连接用于控制作业装置完成作业的作业系统操纵装置。还包括一个发电机组,发电机组经电源变换装置分别与辅助逆变电源、牵引逆变器、蓄电装置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内燃作业车相比,混合动力交流电传作业车组采用电传动,可通过接触网供电装置供电单独运行,也可由蓄电装置供电单独运行,走行精度高,蓄电池装置可根据实际功率需求布置若干辆平车。日常工况下采用接触网供电,停电工况下采用纯蓄电池供电,没有废气和其他污染物排放,清洁环保;接触网供电装置也可以为蓄电池充电,整车效率高,操作灵活。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提供的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原理图。在图中1、1’第一作业车,2、2’、转向架,3、3’、司机室,4、平车,5、5’作业系统,6、蓄电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给出的图1实施例中:在第一作业车1和第二作业车1’上分别设有第一司机室3和第二司机室3’,机器间(司机室与机器间连为一体),第一司机室3和第二司机室3’后面的车体上设有第一作业系统5和第二作业系统5’;第一作业车1和第二作业车1’之间挂接有平车4,平车4的上面安装有蓄电池装置6,组成混合动力交流电传编组作业车组。在第一作业车1和第二作业车1’车架下面分别安装有结构相同的第一转向架2和第二转向架2’,第一转向架2和第二转向架2’上分别安装结构相同的牵引电机,第一作业车1和第二作业车1’上分别安装的牵引电机与固定在转向架轮对上的车轴齿轮箱连接,通过齿轮箱驱动轮对走行。结构相同的车辆操纵装置和动力系统控制器分别安装在第一作业车1和第二作业车1’上的司机室内,司机通过操纵装置来调整动力系统控制器,进而控制整个车组。蓄电池装置管理系统、接触网供电装置、辅助逆变电源、牵引逆变器分别安装固定在第一作业车1和第二作业车1’的机器间内。所述的第一作业车1和第二作业车1’之间可挂接若干平车4,分别在平车4上面安装蓄电池装置6;作业系统5包括作业装置、作业系统操纵装置。牵引电机与蓄电池装置、蓄电池装置管理系统、接触网供电装置、辅助逆变电源、牵引逆变器、车辆操纵装置、动力系统控制器组成动力传动系统。第一作业车1和第二作业车1’的车架下面安装有置辅助逆变器、燃油箱、制动元件等部件。司机室3内有前后两个操纵台,司机可通过第一作业车1和第二作业车1’上的其中一司机室内的操纵台控制车辆的走行。在给出图2的实施例中:动力系统控制器接收车辆操纵装置的指令,与蓄电装置管理系统和牵引逆变器连接以实现牵引电机的启动、加速、制动等工作模式。蓄池电装置、牵引电机和牵引逆变器组成主动力传动系统,接触网供电装置、辅助逆变电源组成辅动力传动系统;主、辅动力传动系统构成一种混合动力传动系统;蓄电装置管理系统对蓄电装置充放电进行控制,动力系统控制器对整个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包括但不仅限于蓄电装置管理系统、牵引逆变器)进行控制。作业装置从辅助逆变电源取得动力,并由作业系统操纵装置控制来完成作业车的作业需求。在接触网供电装置无法供电的情况下,可设置备用电源。在图2所示实例的基础上增设发电机组与电源变换装置一起作为混合动力交流电传作业车的备用电源。发电机组与电源变换装置固定在车体上,发电机组发出的电经过电源变换装置变换后供电给辅助逆变电源、牵引逆变器。电源变换装置可以具备:整流、逆变、升压、降压这几种功能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另外发电机组发出的电经过电源变换装置变换后也可直接给蓄电装置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混合动力电传作业车组,包括第一作业车和第二作业车、转向架、司机室、作业系统、平车、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作业车的前部和第二作业车的后部车底盘上分别设有司机室,蓄电池装置管理系统、接触网供电装置、辅助逆变电源、牵引逆变器固定在机器间内;第一作业车和第二作业车后面的车体上设有作业系统;第一作业车和第二作业车之间挂接有平车,平车的上面安装有蓄电池装置,组成混合动力电传编组作业车组;在第一作业车和第二作业车车架下面安装有转向架,转向架上安装牵引电机,牵引电机与固定在转向架轮对上的车轴齿轮箱连接,通过齿轮箱驱动轮对走行;牵引电机与蓄电池装置、蓄电池装置管理系统、接触网供电装置、辅助逆变电源、牵引逆变器、车辆操纵装置、动力系统控制器组成动力传动系统;车辆操纵装置和动力系统控制器分别安装在第一作业车和第二作业车的司机室内,司机通过编组的两端作业车辆操纵装置来调整动力系统控制器,进而控制整个车组。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动力电传作业车组,包括第一作业车和第二作业车、转向架、司机室、作业系统、平车、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作业车的前部和第二作业车的后部车底盘上分别设有司机室,蓄电池装置管理系统、接触网供电装置、辅助逆变电源、牵引逆变器固定在机器间内;第一作业车和第二作业车后面的车体上设有作业系统;第一作业车和第二作业车之间挂接有平车,平车的上面安装有蓄电池装置,组成混合动力电传编组作业车组;在第一作业车和第二作业车车架下面安装有转向架,转向架上安装牵引电机,牵引电机与固定在转向架轮对上的车轴齿轮箱连接,通过齿轮箱驱动轮对走行;牵引电机与蓄电池装置、蓄电池装置管理系统、接触网供电装置、辅助逆变电源、牵引逆变器、车辆操纵装置、动力系统控制器组成动力传动系统;车辆操纵装置和动力系统控制器分别安装在第一作业车和第二作业车的司机室内,司机通过编组的两端作业车辆操纵装置来调整动力系统控制器,进而控制整个车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电传作业车组,其特征在于:第一作业车和第二作业车之间可挂接有若干平车,平车的上面安装蓄电池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电传作业车组,其特征在于:动力传动系统包括接收车辆操纵装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王江吴林靖季圣弼林坤李守奇
申请(专利权)人:金鹰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