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9362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气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排气系统包括:排气歧管,具有管路汇合端;催化装置,包括第一催化器和第二催化器,第一催化器连接在汇合端和第二催化器之间。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后处理成本高的问题。

Exhaust system and vehicle having the sam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xhaust system and a vehicle with the same. Wherein, the exhaust system comprises an exhaust manifold with a pipeline converging end; a catalytic device comprising a first catalytic converter and a second catalytic converter; the first catalytic devic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converging end and the second catalytic converter. The technical proposal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high post processing cost of the vehicle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气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气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常用催化器一般为底盘式布置,根据车型和自身边界的不同,其所处的底盘的位置有所不同,长度和直径尺寸也有所差别。这种结构形式的催化器虽然经过整车标定后能够满足一般的排放要求和动力性能要求,但由于催化器所处的位置距离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出口较远,导致催化器所在位置的整体温度相对较低,催化效率不能得到有效提升。有时为了满足排放要求,不得不加大催化器的尺寸或者改变催化剂的配方(增大催化剂的剂量)。上述改进使得整个汽车后处理的成本相对偏高。同时,由于现有排气的排气管管路(除排气歧管外)均为单一通道,底盘式催化器尺寸普遍较大,因此上述结构使得排气系统的压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车的动力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后处理成本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排气系统,包括:排气歧管,具有管路汇合端;催化装置,包括第一催化器和第二催化器,第一催化器连接在汇合端和第二催化器之间。进一步地,第一催化器与排气歧管为一体结构。进一步地,第一催化器通过第一主管道与汇合端连通,第一催化器通过第二主管道与第二催化器连通,排气系统还包括:第一分管,第一分管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一主管道上并与第一主管道连通,第一分管的第二端设置在第二主管道上并与第二主管道连通;控制装置,设置在第一分管上用以控制第一分管的通断。进一步地,第一分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一主管道上,第二管段的第二端设置在第二主管道上,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均与第一催化器的中心线之间呈角度设置,控制装置设置在第一管段的第二端与第二管段的第一端的连接处。进一步地,排气系统还包括:第二分管,第二分管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一主管道上并与第一主管道连通;送风装置,与第二分管的第二端连接。进一步地,第二分管与第一催化器的中心线之间呈角度设置。进一步地,排气系统还包括:第三分管,第三分管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二主管道上并与第二主管道连通;送风装置,与第三分管的第二端连接。进一步地,排气系统还包括:过滤部,送风装置位于过滤部与催化装置之间。进一步地,排气系统还包括:消音装置,与第二催化器的远离第一催化器的一端连通。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排气系统,排气系统为上述的排气系统。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排气系统包括排气歧管和催化装置。催化装置包括第一催化器和第二催化器,第一催化器连接在汇合端和第二催化器之间。上述结构中,第一催化器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的汇合端之间的距离较短,提高了第一催化器所在位置的整体温度,催化效率得到了有效地提升。由于第一催化器内催化效率得到了提升,因此在相同的处理效果下,第二催化器的体积能够相应的减小。第二催化器的体积减小具有以下两个优点:第一、减少了第二催化器内部的催化剂,降低了排气系统的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后处理成本高的问题。第二、减小了催化装置尺寸对排气系统的压力所造成的影响,提高了动力性能。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排气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排气歧管;11、汇合端;20、催化装置;21、第一催化器;22、第二催化器;30、消音装置;40、第一主管道;50、第二主管道;60、第一分管;61、第一管段;62、第二管段;70、控制装置;80、第二分管;90、第三分管;100、过滤部;110、送风装置;120、第一法兰;130、第二法兰。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气系统,包括:排气歧管10,具有管路汇合端11;催化装置20,包括第一催化器21和第二催化器22,第一催化器21连接在汇合端11和第二催化器22之间。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排气系统包括排气歧管10和催化装置20。催化装置20包括第一催化器21和第二催化器22,第一催化器21连接在汇合端11和第二催化器22之间。上述结构中,第一催化器21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10的汇合端11之间的距离较短,提高了第一催化器21所在位置的整体温度,催化效率得到了有效地提升。由于第一催化器21内催化效率得到了提升,因此在相同的处理效果下,第二催化器22的体积能够相应的减小。第二催化器22的体积减小具有以下两个优点:第一、减少了第二催化器22内部的催化剂,降低了排气系统的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后处理成本高的问题。第二、减小了催化装置20尺寸对排气系统的压力所造成的影响,提高了动力性能。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结构使得第一催化器21在启动等工况下的温度得到相对提升,第一催化器21的催化转化率提高,同时第二催化器22使用尺寸较小,减小了排气阻力。经试验验证,第一催化器21内的催化剂的含量与第二催化器22内的催化剂的含量之和相比于原催化器(只设置一个催化器)内的催化剂含量有较大减少,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排气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歧管(10),具有管路汇合端(11);催化装置(20),包括第一催化器(21)和第二催化器(22),所述第一催化器(21)连接在所述汇合端(11)和所述第二催化器(2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歧管(10),具有管路汇合端(11);催化装置(20),包括第一催化器(21)和第二催化器(22),所述第一催化器(21)连接在所述汇合端(11)和所述第二催化器(2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催化器(21)与所述排气歧管(10)为一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催化器(21)通过第一主管道(40)与所述汇合端(11)连通,所述第一催化器(21)通过第二主管道(50)与所述第二催化器(22)连通,所述排气系统还包括:第一分管(60),所述第一分管(60)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管道(40)上并与所述第一主管道(40)连通,所述第一分管(60)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主管道(50)上并与所述第二主管道(50)连通;控制装置(70),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管(60)上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分管(60)的通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管(60)包括第一管段(61)和第二管段(62),所述第一管段(61)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管道(40)上,所述第二管段(62)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主管道(50)上,所述第一管段(61)和所述第二管段(62)均与所述第一催化器(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伟刘光明邹兵吕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