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rganic semiconductor compound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relates to a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which is composed of a cathode, an anode and a cathode and an anode between the organic semiconductor layer, the organic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layer containing an organic semiconductor compoun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半导体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在有机发光器件的应用,具体涉及有机半导体作为发光层应用,可提高发光效率,延长器件工作寿命。
技术介绍
有机半导体材料属于新型光电材料,其大规模研究起源于1977年由白川英树,A.Heeger及A.McDiamid共同发现了导电车可达铜水平的掺杂聚乙炔。随后,1987年KodaK公司的C.Tang等专利技术了有机小分子发光二极管(OLED),和1990年剑桥大学的R.Friend及A.Holmes专利技术了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OLED,以及1998年S.Forrest与M.Thomson专利技术了效率更高的有机磷光发光二极管PHOLED。由于有机半导体材料具有结构易调可获得品种多样,能带可调,甚至如塑料薄膜加工一样的低成本好处,加上有机半导体在导电薄膜,静电复印,光伏太阳能电池应用,有机薄膜晶体管逻辑电路,和有机发光OLED平板显示与照明等众应用,白川-Heeger-McDiamid三位科学家于200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作为下一代平板显示应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光电半导体要求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是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由如下部分组成:(a)一个阴极(b)一个阳极(c)一夹心于阴极与阳极之间的有机半导体发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半导体发光层中含有一种有机半导体化合物,其化学结构通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是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由如下部分组成:(a)一个阴极(b)一个阳极(c)一夹心于阴极与阳极之间的有机半导体发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半导体发光层中含有一种有机半导体化合物,其化学结构通式为:其特征是X1-X4为C或者N,且X1-X4至少含有一个为N原子;其特征是L1为连接融合环的吡咯氮原子上的取代基,独立地为:一碳原子小于12的烷基;一碳碳原子小于48的芳环或取代芳环;一碳原子小于48的芳杂环或取代芳杂环;一碳原子小于48的融合芳环或取代融合芳环;一碳原子小于48的硅原子连接基;一碳原子小于48的磷原子连接基;一可交联的乙烯基;其特征是R1~2分别为H,D,F,Cl,OH,OR,SR,-NR2,CN,CO2R,COR,碳原子数为1~48的烷基,氟代烷基,芳烷基,杂环烷基,一芳杂环或一芳环,一可交联的乙烯基;m,n为允许的1到多个取代基数;其特征是Y独立地表示为O,S,烷基C(R3R4),硅烷基Si(R3R4),氮基N-L2,其中R3,R4,L2独立地为:一碳原子小于12的烷基;一碳碳原子小于48的芳环或取代芳环;一碳原子小于48的芳杂环或取代芳杂环;一碳原子小于48的融合芳环或取代融合芳环;一碳原子小于48的硅原子连接基;一碳原子小于48的磷原子连接基;一可交联的乙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极性有机半导体化合物具有能带3.4~2.0eV。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半导体化合物为包含但不限于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半导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1为包含但不限于如下结构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半导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半导体化合物包含但不限于如下结构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发光层主体材料化合物中的L1连接有至少1个交联基团的单元,所述的交联基团选自乙烯基、丙烯酸脂或三氟乙烯基;具有如下结构式:其特征是X1-X4为C或者N,且X1-X4至少含有一个为N原子;其特征是L1为连接融合环的吡咯氮原子上的取代基,独立地为:一碳原子小于12的烷基;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海兵,李晓常,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冠能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