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五种稻曲病菌毒素及其产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3632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稻绿核菌,尤其是一种高产五种稻曲病菌毒素及其产毒方法方法。取培养15d的大米培养基,按米粉∶水=1∶5的比例进行提取毒素。上述菌株的稻绿核菌可以高产五种毒素,该稻曲病菌(稻绿核菌)YY7850(Ustilaginoidea virens(Cke.)Tak.YY7850)已于2016年4月26日送交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内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其保藏号为CCTCC NO:M2016229,并且能提取五种高产毒素。

Five high yield rice smut toxin and its produc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ice green pyrenomycetes, especially a high yield of five rice smut toxin and toxin production method. Take the rice culture medium of 15d, and extract the toxin according to the ratio of rice flour: water = 1: 5. The super green rice strains can yield five toxins, the ustilaginoideavirens (super green rice (Ustilaginoidea YY7850) virens (Cke.) Tak.YY7850) has been sent to the Hubei city of Wuhan province in Wuhan University China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center in April 26, 2016 (CCTCC) preservation, the preservation number of CCTCC NO:M2016229 and. Can extract five high-yield tox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产五种稻曲病菌毒素及其产毒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稻绿核菌,尤其是一种高产五种稻曲病菌毒素及其产毒方法方法。
技术介绍
稻曲病菌毒素对人、畜具有毒害作用。据研究发现,Ustiloxins能够抑制细胞微管蛋白的聚合,使细胞骨架的形成受到干扰,并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的发生,导致动物内脏发生病变(Lietal,2008;Koisoetal,1994)。Nakamura等(1993)曾报道受Ustiloxins污染的饲料能引起动物严重的肾脏疾病;而Koiso等(1994)也发现小鼠离体肝细胞和肾管状细胞会随UstiloxinA处理而急剧坏死,同时具有与秋水仙素类似的性质,可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或引起有丝分裂反常,因此可将这一特性应用于肿瘤细胞的控制,是具有潜在发展远景的抗肿瘤药物。同样,植物也会受稻曲病菌毒素的毒害作用。稻曲球浸出液无论是否煮熟均对水稻、小麦、玉米种子萌发及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田鸿等,2000);李燕等(2012)也在研究中发现粗毒素对小麦胚根生长抑制率可达到50%以上。Hamed等(2014)利用稻曲球提取液考察对浮萍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叶片呈现生长下降,出现坏死斑、叶片浅褐色甚至死亡。目前从稻曲球的水提取液中分析测出6种结构相似的稻曲病菌毒素命名为:UstiloxinA、UstiloxinB、UstiloxinC、UstiloxinD、UstiloxinE和UstiloxinF;并且除由于在稻曲球中含量较少不易获得的UstiloxinE外,其他5种毒素的分子式以及结构式均通过X-射线结晶学及氨基酸分析等技术得到确定。Koiso等于1992-1998年首次成功从稻曲球中分离纯化出5种单一稻曲病菌毒素,由于采用的分离源为稻曲球,杂菌及其他杂质较多,因此,他们所采用的分离方法过程复杂、费时费力,分离纯化效率低,不利于大批量分离纯化,从而使稻曲病菌毒素的广泛研究受到限制限制。目前,国内只有UstiloxinA有纯品(祭芳等,2012)。由于从稻曲球中分离5种纯品的难度比较大,目前的研究多是利用提取的粗毒素(尤其是应用在稻曲病菌毒素对植物的毒害研究中)进行的,市场上并没有稻曲病菌毒素的标准品(纯品)出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产五种稻曲病菌毒素的高产五种稻曲病菌毒素及其产毒方法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产五种稻曲病菌毒素的稻绿核菌,保藏号为CCTCCNO:M2016229。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一种高产五种稻曲病菌毒素的稻绿核菌的产毒方法,其方法如下:大米培养基:大米于旋风研磨仪中粉碎,称取30g米粉于250mL锥形瓶中,于121℃下高温压湿热灭菌20min,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加入0-30mL无菌水,摇匀后采用孢子悬浮液接种(孢子数量为1×106个/瓶),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5d;毒素提取:取培养15d的大米培养基,按米粉∶水=1∶5的比例进行提取毒素。上述菌株的稻绿核菌可以高产五种毒素,该稻曲病菌(稻绿核菌)YY7850(Ustilaginoideavirens(Cke.)Tak.YY7850)已于2016年4月26日送交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内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其保藏号为CCTCCNO:M2016229,并且能提取五种高产毒素。附图说明图1为5种稻曲病菌所产毒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高产五种稻曲病菌毒素的稻绿核菌,保藏号为CCTCCNO:M2016229。一种高产五种稻曲病菌毒素的稻绿核菌的产毒方法,其方法如下:大米培养基:大米于旋风研磨仪中粉碎,称取30g米粉于250mL锥形瓶中,于121℃下高温压湿热灭菌20min。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加入0、15和30mL无菌水,摇匀后采用孢子悬浮液接种(孢子数量为1×106个/瓶),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5d;毒素提取:取培养15d的大米培养基,按米粉∶水=1∶5的比例进行提取毒素。取培养15d的大米培养基,按米粉∶水=1∶5的比例进行提取毒素,提取净化后的毒素利用TSQQuantumAccessMax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大米培养基中水分含量对稻曲病菌产毒效果的影响很大,其中,效果最好的2号培养基,即30g米粉中加入15mL无菌水,5种毒素(A-D,F)均有检出,且不管是单一毒素含量还是5种毒素总含量均远高于其他两种培养基配比。利用本实验室分离纯化到的5种稻曲病菌毒素纯品进行定量分析发现,5种稻曲病菌均有检出,且含量均较高,总含量为134290.1ng/g。产毒的含量很高。本专利技术利用分离到的高效产毒稻绿核菌菌株分离获得5种毒素的纯品,打破了国内只有稻曲病菌毒素A的局面,为安全、高效、大规模的在实验室提取纯化稻曲病菌5种毒素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菌种资源。从长远来看,由于我们获得了高产5种毒素的纯菌株,在此基础上分离获得了5种毒素的纯品,与以往用UstiloxinA的粗提液进行各种研究不同,以往的研究由于粗提液成分比较复杂,所得结果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而用从高产毒菌株中提取的5种毒素纯品进行各项研究(农业上:毒素产生、代谢机制等;医学上:各种动物实验、药物开发等),所得实验结果更加全面、准确、可靠。可见,该菌株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就国内来看,本专利第一次通过培养分离到的高产毒菌株进而获得5种毒素纯品,该菌株乃至毒素纯品应用潜力很大。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高产五种稻曲病菌毒素及其产毒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产五种稻曲病菌毒素的稻绿核菌,保藏号为CCTCC NO:M2016229。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24 CN 20161050840361.一种高产五种稻曲病菌毒素的稻绿核菌,保藏号为CCTCCNO:M2016229。2.一种高产五种稻曲病菌毒素的稻绿核菌的产毒方法,其方法如下:大米培养基:大米于旋风研磨仪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燕陈铭学牟仁祥曹兆云朱智伟吴俐曹珍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