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拖滞力矩的摩擦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28028 阅读:3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摩擦片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小拖滞力矩的摩擦片系统;包括支架和摩擦片总成,所述支架与所述摩擦片滑动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摩擦片总成之间设有弹性回复组件;所述弹性回复组件包括拉动环和弹性元件,所述拉动环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摩擦片总成上,所述拉动环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拉动环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减小拖滞力矩的摩擦片系统,通过设置弹性回复组件,实现了刹车完成后,摩擦片总成与制动盘的快速分离,减小了由于摩擦产生的拖滞力矩,减轻了摩擦片的摩擦损耗,降低了摩擦片的使用成本。

Friction plate system for reducing drag mo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tive brake friction,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method to reduce the drag torque of the friction plate system; comprises a bracket and a friction plate assembly, the bracket and the friction sliding connection, the carrier and the elastic recovery compone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riction plate assembly; the elastic recovery pull the assembly includes a ring and the elastic element, the pull ring is fixed on the friction plate assembly, the other end of the pull 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iding bracket; one end of the elastic element is fixed on the bracket, the other end of the elastic element is arranged on the pull ring i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to reduce the drag torque of the friction plate system, by setting the elastic component recovery, the brake friction plate assembly is completed, rapid separation and brake disc, reduces the friction drag torque, reduce the friction loss of friction plate, reduces the use cost of friction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小拖滞力矩的摩擦片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摩擦片制动
,尤其涉及一种减小拖滞力矩的摩擦片系统。
技术介绍
摩擦片是指汽车制动刹车片,一般在汽车行驶时用来减速或停止使用。目前行业内多使用图1中所示的结构,其中1为摩擦片背板,2为消音片,3为衬片,4为报警片,5为卡簧。常规状态下,在刹车完成后,摩擦片靠制动盘的旋转将摩擦片打回原位,这样保证未刹车状态摩擦片与制动盘分离,减小由于摩擦产生的拖滞力矩。此种摩擦片结构的缺点如下:(1)拖滞力矩较大传统摩擦片安装结构为摩擦片背板安装在卡钳导向槽内,由卡簧卡紧,刹车回位时,摩擦片仅靠制动盘旋转将其打回原位,导致刹车完成瞬间存在拖滞现象,拖滞力矩大;(2)摩擦片磨耗高传统摩擦片安装结构由于在刹车完成时摩擦片总是和制动盘存在磨损现象,这样导致摩擦片磨耗升高;(3)摩擦片对制动盘的攻击性大传统摩擦片安装结果由于在每个刹车完成瞬间都会存在片和制动盘的摩擦现象,这样就导致制动盘的磨损加剧,最终导致制动抖动现象产生的几率升高;(4)过颠簸路易出现第一脚刹车时踏板软传统摩擦片安装结构在过颠簸路时,由于制动钳晃动会将摩擦片打到底,这样盘片间隙会急剧增加,当再次进行刹车时,需首先将盘片间隙消除,即第一脚时存在刹车软现象,连续踩第二脚才能达到正常的制动效果。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急需专利技术一种新的能够减小拖滞力矩的摩擦片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摩擦片安装结构,以解决由于摩擦片回位慢导致的拖滞力矩大、盘片磨耗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下述方案:一种减小拖滞力矩的摩擦片系统,包括支架和摩擦片总成,所述支架与所述摩擦片滑动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摩擦片总成之间设有弹性回复组件;所述弹性回复组件包括拉动环和弹性元件,所述拉动环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摩擦片总成上,所述拉动环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拉动环内。优选地,所述摩擦片总成包括摩擦片背板,所述拉动环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摩擦片背板上。优选地,所述支架上固设有卡簧,所述弹性元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卡簧上;所述卡簧上设有滑动槽,所述拉动环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拉动环的数量为两个,各所述拉动环对称设置在所述摩擦片背板的两端。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的数量为两个,各所述弹性元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卡簧的两端。优选地,所述摩擦片总成的数量为两个,各所述摩擦片总成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弹簧钩、弹簧片中的任一。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钩,所述卡簧和所述弹簧钩一体冲压成型。优选地,所述弹簧钩的材料为S65C弹簧钢、C2600高强度高弹性黄铜中的任一。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公开的减小拖滞力矩的摩擦片系统,通过设置弹性回复组件,实现了刹车完成后,摩擦片总成与制动盘的快速分离,减小了由于摩擦产生的拖滞力矩,减轻了摩擦片的摩擦损耗,降低了摩擦片的使用成本,降低了摩擦片对制动盘的攻击几率,消除了第一脚时存在刹车软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摩擦片及支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减小拖滞力矩的摩擦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摩擦片与卡簧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弹性元件与拉动环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卡簧上的弹簧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2至图5所示,一种减小拖滞力矩的摩擦片系统,包括支架6和摩擦片总成7,所述支架与所述摩擦片滑动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摩擦片总成之间设有弹性回复组件。所述弹性回复组件包括拉动环8和弹性元件9,所述拉动环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摩擦片总成上,所述拉动环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拉动环内。所述摩擦片总成包括摩擦片背板1,所述拉动环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摩擦片背板上。所述支架上固设有卡簧5,所述弹性元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卡簧上;所述卡簧上设有滑动槽10,所述拉动环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拉动环的数量为两个,各所述拉动环对称设置在所述摩擦片背板的两端。所述弹性元件的数量为两个,各所述弹性元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卡簧的两端。所述摩擦片总成的数量为两个,各所述摩擦片总成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钩,所述卡簧和所述弹簧钩一体冲压成型,所述弹簧钩的材料为S65C弹簧钢。具体实施时,所述弹性元件还可以为弹簧、弹簧片中的任一;所述弹簧钩的材料还可以为C2600高强度高弹性黄铜。本实施例中所述减小拖滞力矩的摩擦片系统,通过设置弹性回复组件,实现了刹车完成后,摩擦片总成与制动盘的快速分离,减小了由于摩擦产生的拖滞力矩,减轻了摩擦片的摩擦损耗,降低了摩擦片的使用成本,降低了摩擦片对制动盘的攻击几率,消除了第一脚时存在刹车软现象。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减小拖滞力矩的摩擦片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小拖滞力矩的摩擦片系统,包括支架和摩擦片总成,所述支架与所述摩擦片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和所述摩擦片总成之间设有弹性回复组件;所述弹性回复组件包括拉动环和弹性元件,所述拉动环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摩擦片总成上,所述拉动环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拉动环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小拖滞力矩的摩擦片系统,包括支架和摩擦片总成,所述支架与所述摩擦片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和所述摩擦片总成之间设有弹性回复组件;所述弹性回复组件包括拉动环和弹性元件,所述拉动环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摩擦片总成上,所述拉动环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拉动环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拖滞力矩的摩擦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总成包括摩擦片背板,所述拉动环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摩擦片背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小拖滞力矩的摩擦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固设有卡簧,所述弹性元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卡簧上;所述卡簧上设有滑动槽,所述拉动环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小拖滞力矩的摩擦片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艳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