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州逸专利>正文

一种机械手小臂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1899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手小臂壳体,其用于四轴机械手,所述四轴机械手包括小臂、固定在小臂上的第三驱动件与第四驱动件、花键螺杆,所述小臂壳体的外围轮廓尺寸自下而上逐渐缩小,且沿着其外围表面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小臂壳体上表面对应于所述第四驱动件的上方位置设置有贯通内外的第一排气口,所述小臂壳体上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上方位置设置有贯通内外的第二排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内部形成螺旋上升的气流,通过一对具有高差的排气口与内部形成循环通风系统,能够有效的、快速的降低小臂壳体内部的温度,保护驱动件,从而保证了运动精度。

Manipulator arm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nipulator arm shell, which is used for four axis manipulator, the four axis manipulator comprises a small arm, a small arm is fixed on the third drive and four-wheel drive actuator, the spline screw, the small size of the external contour bottom arm shell gradually reduced, and along the the peripheral surface is formed with a stepped surface, corresponding to the surface of the small arm casing, wherein the first four exhaust throug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et position above the mouth, corresponding to the surface of the small arm casing to the third drive position above the piec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exhaust through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mouth.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formed inside the airflow through a pair of spiral, with the elevation of the exhaust port and the internal circulating ventilation system can effectively and quickly reduce the temperature inside the small arm shell, protective driving piece, so a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mo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手小臂壳体
本技术属于自动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手小臂壳体。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及技术支柱,促使企业朝智能化及高集成化等的方向迈进,而机械手就是企业所研发的智能化的产品中一种。为了减轻操作人员的负担,或者替代操作人员进行危险作业,都离不开机械手的应用。通过机械手去替代操作人员的操作,因而达到提高效果或保护操作人员的目的,因此使得机械手在自动化生产的场合得到广泛地应用。对于机械手来说,由于它通过模仿人手的结构而具有人手的运动功能,故机械手是包含众多的驱动装置。目前市场上机械手使用的减速机大多数谐波减速机,只能载重3.5KG,高度旋转时会承受不良。对于能做四轴运动的现有机械手来说,由于其各驱动装置设置不合理,故存在结构复杂、运动不平稳及运动精度低下的缺陷,从而不利于现有的机械手适应于工艺要求高的场合。由于机械手的不断高速频繁的运动,其内部驱动机构产生的热量容易聚集在内部使得内部温度升高,影响机构运转的精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机械手小臂壳体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手小臂壳体,其能够使内部形成螺旋上升的气流,通过一对具有高差的排气口与内部形成循环通风系统,能够有效的、快速的降低小臂壳体内部的温度。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机械手小臂壳体,其用于四轴机械手,所述四轴机械手包括小臂、固定在小臂上的第三驱动件与第四驱动件以及花键螺杆,所述小臂壳体的外围轮廓尺寸自下而上逐渐缩小,且沿着其外围表面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小臂壳体上表面对应于所述第四驱动件的上方位置设置有贯通内外的第一排气口,所述小臂壳体上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上方位置设置有贯通内外的第二排气口。进一步的,所述小臂壳体的上表面对应于所述第四驱动件的上方位置设置成斜坡面,所述第一排气口设置在所述斜坡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小臂壳体下部轮廓与所述小臂外围轮廓仿形。进一步的,所述小臂壳体的上表面末端设置有供所述花键螺杆穿过的第二通孔。进一步的,所述四轴机械手包括驱动所述小臂旋转的第二驱动件。进一步的,所述小臂壳体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上方位置设置有供导线穿过的第三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机械手小臂壳体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小臂壳体设置成“下部胖、上部瘦”的结构形式,使得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与第四驱动件产生的热量能够在小臂壳体内形成盘旋上升的形式,而不会始终处于内部死循环状态;另外在其上表面设置有两处排气口,并具有一定高度差,便于其中一排气口进气、另一排气口出气,从而使得小臂壳体内部的热量能够排出,且外界的冷空气能够进入小臂壳体内部,从而构成循环通风系统,有效的、快速的降低小臂壳体内部的温度,保护驱动件,从而保证了运动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运动模组与小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小臂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小臂壳体内热量的流动路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安装状态示意图之一;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安装状态示意图之二;图中数字表示:100四轴机械手;1底座,11第一安装板,12第二安装板;2第一驱动件;3第一减速机;4大臂;5第二驱动件;6第二减速机;7小臂,71第一通孔,72凸起,73支撑柱,74盖板;8运动模组,81第三驱动件,82第四驱动件,83花键螺杆,84旋转螺母,85第一齿轮,86花键外筒,87第二齿轮;9小臂壳体,91台阶面,92斜坡面,93第一排气口,94第二排气口,95第二通孔,96第三通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7,本实施例为四轴机械手100,其包括底座1、固定在底座1上的第一驱动件2、受第一驱动件2驱动进行旋转的第一减速机3、固定在第一减速机3旋转端的大臂4、固定在大臂4末端的第二驱动件5、受第二驱动件5驱动进行旋转的第二减速机6、固定在第二减速机6旋转端的小臂7、固定在小臂7末端的运动模组8以及固定在小臂7上方且包裹住运动模组8的小臂壳体9。底座1呈L型且包括第一安装板11以及与第一安装板11垂直设置的第二安装板12。第一安装板11与第二安装板12的四周边缘均布设置有若干安装孔。将底座设置成L型,能够灵活的根据客户的工作环境需求进行正安装或反安装,也可将多个本实施例安装在同一个机构上使用,使得安装方便灵活通用。大臂4与小臂7均水平设置且进行水平面的旋转运动。第一减速机与第二减速机均为RV减速机,其能够实现高负荷、高转速下运动的稳定性,且RV减速机的体积相比于谐波减速机的体积较小,有助于缩小机械手的整体空间体积,可提高适用范围。在轴与轴臂之间的关节处采用RV减速机来承受旋转时的扭力,使得运转时不会产生晃动,保证了运动稳定性。小臂7末端设置有第一通孔71。运动模组8包括固定在小臂7上的第三驱动件81与第四驱动件82、穿过第一通孔71的花键螺杆83、与花键螺杆83配合传动的旋转螺母84、固定在旋转螺母84下方的第一齿轮85、套设在花键螺杆83上且位于旋转螺母84下方的花键外筒86以及固定在花键外筒86上方的第二齿轮87。小臂7围绕第一通孔71周边设置有凸起72,花键外筒86承载于凸起72上,凸起72表面固定有支撑柱73。支撑柱73上方设置有固定在支撑柱73上的盖板74。盖板74压住旋转螺母84的上表面。第三驱动件81与第一齿轮85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四驱动件82与第二齿轮87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旋转螺母84包括螺母内圈(图中未标示)以及与所述螺母内圈可进行相对转动的螺母外圈(图中未标示)。所述螺母外圈与盖板74固定连接,第一齿轮85固定在所述螺母内圈上。花键外筒86包括外筒内圈(图中未标示)以及与所述外筒内圈可进行相对转动的外筒外圈(图中未标示)。所述外筒外圈与凸起72固定连接,第二齿轮87固定在所述外筒内圈上。花键螺杆83采用的是滚珠螺杆花键,是在一根轴上交叉地开设滚珠螺杆沟槽与滚珠花键沟槽,在各自螺母的外圆上直接装入专用的支撑轴承的直线、回转运动装置。当有且仅有第三驱动件81驱动旋转螺母84进行正向或反向旋转时,便可实现花键螺杆83的直上直下运动;当第三驱动件81与第四驱动件82同时同向分别驱动旋转螺母84、花键外筒86进行旋转时,便可实现花键螺杆83的原地正转或原地反转运动;当且仅当第四驱动件82驱动花键外筒86进行旋转时,便可实现花键螺杆83的螺旋运动。采用花键螺杆传动形式实现运动模组8的运动动作,仅用一根轴便可实现机械手末端所需的所有运动,一方面结构简单,节省材料;另一方面减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与重量,使得使用范围更广。小臂壳体9下部轮廓与小臂7外围轮廓仿形。小臂壳体9的外围轮廓尺寸自下而上逐渐缩小,且沿着其外围表面形成有台阶面91。小臂壳体9的上表面对应于第四驱动件82的上方位置设置有斜坡面92。斜坡面92上设置有贯通内外的第一排气口93。小臂壳体9上表面对应于第三驱动件81的上方位置设置有贯通内外的第二排气口94。小臂壳体9的上表面末端设置有供花键外筒86穿过的第二通孔95,其位于第二驱动件5的上方位置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机械手小臂壳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手小臂壳体,其用于四轴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轴机械手包括小臂、固定在小臂上的第三驱动件与第四驱动件、花键螺杆,所述小臂壳体的外围轮廓尺寸自下而上逐渐缩小,且沿着其外围表面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小臂壳体上表面对应于所述第四驱动件的上方位置设置有贯通内外的第一排气口,所述小臂壳体上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上方位置设置有贯通内外的第二排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手小臂壳体,其用于四轴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轴机械手包括小臂、固定在小臂上的第三驱动件与第四驱动件、花键螺杆,所述小臂壳体的外围轮廓尺寸自下而上逐渐缩小,且沿着其外围表面形成有台阶面,所述小臂壳体上表面对应于所述第四驱动件的上方位置设置有贯通内外的第一排气口,所述小臂壳体上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上方位置设置有贯通内外的第二排气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小臂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臂壳体的上表面对应于所述第四驱动件的上方位置设置成斜坡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州逸
申请(专利权)人:张州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