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降解对苯二甲酸酯聚酯-聚磷酸酯聚合物、组合物、制品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78186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描述了含式(Ⅰ)所示的重复单体单元的生物降解对苯二甲酸酯聚合物:其中R是二价有机基团;R’是脂族、芳族或杂环残基;x≥1;并且n为0-5000,其中该生物降解聚合物在生物降解前和生物降解时是生物相容的。还描述了该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含有该聚合物和生物活性物质的组合物,由该组合物制成的用于植入或注入体内的制品及用该聚合物控制释放生物活性物质的方法。(*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介绍
1、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降解的均聚物和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尤其是那些在聚合物骨架中同时包含磷酸酯和对苯二甲酸酯键并且在体内降解为无毒残留物的聚合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聚合物尤其可用作植入医疗装置和药物释放体系。2、现有技术描述生物相容性聚合材料被广泛用于治疗药物释放和医疗植入装置。有时还希望这类聚合物不仅是生物相容的,还是可生物降解的,这样在一旦其治疗价值耗尽时可免除取出聚合物之需。药物释放的常规方法,如频繁的周期性给药在许多情况下并不令人满意。例如对于高毒性的药物,频繁地常规给药在给药时可导致较高的起始药物水平,经常是接近毒性的水平,随后在两次给药期间的低药物水平可能低于其疗效水平。但是受控药物释放的药物水平可能更接近维持于治疗水平,同时又是无毒性的,以预定方式在较长的时间内控制释放。如果生物降解的医疗装置被用作药物释放或其它控制释放体系,使用聚合物载体是一种以局部受控方式释放治疗剂的有效手段,参见Langer等,“作为控制释放生物活性剂载体的聚合物的化学和物理结构”,《大分子科学杂志》,大分子化学及物理学评论(J.Macro Science,Rev.Macro.Chem.Phys.),C23(1),61-126(1983)。结果,仅需总量较少的药物,并可将毒副作用降至最低。已使用聚合物作为局部缓释治疗剂的载体。参见Leong等,“聚合物控制的药物释放”,《高级药物释放评论》(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1199-233(1987);Langer等,“药物释放的新方法”,《科学》,2491527-33(1990);和Chien等,新型药物释放体系(Novel DrugDelivery Systems)(1982)。这类释放体系提供了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总体毒性的可能。对于非生物降解基质,致使治疗剂释放的步骤是水扩散到基质中,溶解治疗剂,随后治疗剂通过基质的通道扩散出来。结果,治疗剂在非生物降解基质中在可溶状态下的平均滞留时间较在生物降解基质中长,因为在前者中治疗剂需通过基质通道,而在后者中可能存在治疗剂通过基质通道,但不再需要如此。由于许多药物的半衰期较短,在被释放前,治疗剂可能在非生物降解基质中分解或失活。这种情况对于许多生物大分子和较小的多肽尤其明显,因为这些分子通常是水解不稳定的并且对于聚合物基质具有较低的通透性。事实上,在非生物降解基质中,许多生物大分子聚集和沉淀,从而阻滞了扩散到载体基质外所需的通道。这些问题通过采用生物降解基质得到了缓解,即除一定程度的扩散释放外,还允许通过聚合物基质的降解控制释放治疗剂。作为可生物降解材料进行研究的合成聚合物实例包括聚酯类(Pitt等,“基于脂族聚酯的生物降解药物释放体系避孕药和麻醉拮抗剂的应用”,生物活性物质的控制释放(Controlled Release of BioactiveMaterials),19-44(Richard Baker编辑,1980);聚(氨基酸)和伪-聚(氨基酸)(Pulapura等,“医用生物溶蚀(bioresorbable)聚合物的发展趋势”,生物材料应用杂志(Jorunal of Biomaterials Appl.),6(1),216-50(1992));聚氨酯类(Bruin等,“用于人造皮肤中的生物降解赖氨酸二异氰酸酯基的聚(乙交酯-ε-己内酯共聚物)-聚氨酯网络”,生物材料(Biomaterials),11(4),291-95(1990));聚原酸酯类(Heller等,“聚原酸酯中的炔诺酮释放”,聚合物工程和科学(PolymerEngineering and Science),21(11),727-31(1981));聚酐类(Leong等,“控制释放生物活性剂的聚酐类”,生物材料(Biomaterials),7(5),364-71(1986))。被用作医用植入材料的生物降解材料的具体实例是聚丙交酯、聚乙交酯、聚二噁烷酮(polydioxanone)、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乙交酯-二噁烷酮共聚物、聚酐、乙交酯-碳酸三亚甲基酯共聚物和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包括磷酸酯键、称为聚磷酸酯、聚膦酸酯和聚亚磷酸酯的聚合物是已知的。参见Penczek等,“含磷的聚合物”,聚合物合成手册(Handbookof Polymer Synthesis),B部分,第17章(Hans R.Kricheldorf编辑,1992)。这三类化合物各有一个与磷原子连接的不同侧链,其各自结构如下 聚磷酸酯 聚膦酸酯 聚亚磷酸酯这些聚合物的多用性源于磷原子的易变性,磷原子的多种反应是公知的。其结合可涉及3p轨道或各种3s-3p杂化轨道;由于d轨道的可进入性,spd杂化轨道也是可能的。因此,聚磷酸酯(pohy(phosphoester))的物理化学性质很容易通过改变R或R’基团而改变。聚合物的生物降解性主要是由于聚合物骨架中生理不稳定的磷酸酯键。通过控制骨架或侧链,可获得广泛的生物降解率。聚磷酸酯的另一个特征是官能侧链的可利用性。由于磷可以是五价的,药物分子或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可与聚合物化学键合。例如带-O-羧基的药物可通过酯键与磷偶合,该酯键可水解。骨架中的P-O-C基团也可降低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更重要的是,这赋予了聚合物在普通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该溶解性是易于表征和加工所需的。Login等的美国专利4259222、4315847和4315969公开了用于阻燃材料中、具有卤代邻苯二甲酸酯重复单元的聚磷酸酯-聚酯聚合物,其中不含带侧链的磷。Kadiyala等在“合成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生物医学应用”(BiomedicalApplication of Synthesis Biodegradable Polymers),第3章“聚磷酸酯合成、物化特性和生物学反应”,33-57(Jeffrey O.Hollinger编辑,1995)的第40页公开了二(2-羟乙基)对苯二甲酸酯(BHET)的合成及其与亚磷酸二甲酯反应生成相应聚亚磷酸酯 许多其它专利公开了具有聚酯连接的对苯二甲酸酯重复单元的阻燃剂,这类阻燃剂也可包含具有-P-R’侧链的聚膦酸酯重复单元,其中R’基团替代了聚亚磷酸酯的氢原子,但不具有聚磷酸酯的间断氧原子。参见,例如Desitter等的美国专利3927231和Reader的美国专利3932566。Starck等的美国专利597473公开了可被多种类型的基团,包括烷氧基取代的侧链,但从整体上看,该文献是清楚地针对聚膦酸酯,而不是聚磷酸酯(参见第2栏第28-40行)。Engelhardt等的美国专利5530093公开了多种具有多种含磷酸酯重复单元的缩聚物结构的织物整理组合物,其中还包括某些含对苯二甲酸酯重复单元的缩聚物结构,但没有提出可选择聚磷酸酯,而不是其它两类磷酸酯聚合物制备生物降解材料的暗示。因此,仍然需要例如本专利技术的对苯二甲酸酯聚酯-聚磷酸酯聚合物,它们特别适于制备生物降解材料和其它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的生物降解的对苯二甲酸酯聚合物包含下式I所示的重复单体单元 其中R是二价有机基团;R’是脂族、芳族或杂环残基;x≥1;并且n为0-5000,其中所述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纯度足以使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降解的对苯二甲酸酯聚合物,包含式Ⅰ所示的重复单体单元:Ⅰ ***其中R是二价有机基团;R’是脂族、芳族或杂环残基;x≥1;并且n为0-5000,其中所述生物降解聚合物在生物降解前和生物降解时是生物相容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海泉KW利昂党文兵H罗赵中DP诺沃特尼克JP英格利希
申请(专利权)人:吉尔福德药物有限公司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