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侧羧基的脂肪族碳酸酯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57390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从2,2-二羟甲基丙酸出发,合成2-甲基-2-苄氧羰基三亚甲基碳酸酯(见附图),进而进行开环聚合或与脂肪族环酯单体开环共聚,并催化加氢脱保护,得到带侧羧基的脂肪族聚碳酸酯或脂肪族环酯与碳酸酯的共聚物。该聚合物兼具脂肪族聚酯和碳酸酯的优点,可生物降解,降解产物无毒。利用功能性侧羧基的反应,可以将药物、活性短肽连接到聚合物上,改善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从而可能在药物控制释放、高分子前药和组织工程等领域获得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侧羧基的脂肪族碳酸酯单体及其聚合物的合成与用途。
技术介绍
近几十年来,随着高分子科学的迅速发展和现代药学、生物学以及工程学的突飞猛进,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由于在植入体内后不需二次手术取出,因而在手术缝合线、人造皮肤、人造血管、骨固定及修复和药物控制释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生物可降解的合成高分子主要包括脂肪族聚酯、聚氨基酸、聚磷酸酯、聚酸酐、聚原酸酯、聚碳酸酯等。脂肪族聚酯,例如聚丙交酯(PLA),聚乙交酯(PGA),聚ε-己内酯(PCL),具有低的免疫原性和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医药领域,如骨折固定,手术缝合线,组织工程支架,药物缓释的载体等。最近,在聚合物侧链引入功能基团的研究尤为活跃,因为侧链带有功能基团的聚合物在实践中有重要意义。例如,在这些功能基团上连接各种药物形成高分子前药,可实现药物的位置可控释放或持续释放;连接具有靶向功能的分子如抗体和多糖,可使聚合物及其胶束、胶囊具有靶向功能;连接具有其他生物活性的分子,可改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通过侧链功能基团的引入还可以改变聚合物的降解速率、物理机械性能、亲水疏水性能等。因而带有功能基团的脂肪族聚酯的研究和应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侧链的功能基团主要包括羧基(COOH)、氨基(NH2)、羟基(OH)和巯基(SH)等。要合成带功能侧基的聚合物,一般是先合成带有功能基团的单体,然后进行聚合或共聚合。但由于功能基团的存在,在聚合过程中往往伴随不必要甚至有害的副反应,所以以上功能基团首先要保护起来,聚合之后再脱保护。目前用来与脂肪族环酯共聚的功能单体,有乙交酯衍生物、ε-己内酯衍生物、吗啉二酮衍生物、N-羰基-α-氨基酸酐(NCA)和二氧六环酮衍生物等。它们中有的合成非常困难、收率很低、成本很高,有的聚合活性很低,共聚物分子量低,所能引入的功能单体有限,因而很难有实际用途。相对说来,功能性脂肪族碳酸酯单体的原料易得,合成比较容易,聚合效率较高,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也比较高。中国专利CN1381452A披露了2-乙氧羰基-2-甲基三亚甲基碳酸酯的合成方法,中国专利CN1384128A披露了聚(2-乙氧羰基-2-甲基三亚甲基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中国专利CN1384129A披露了聚(2-取代基羰基-2-甲基三亚甲基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概括说来,就是合成2-乙氧羰基-2-甲基三亚甲基碳酸酯或2-甲氧羰基-2-甲基三亚甲基碳酸酯,将它们聚合,再胺解得到带胺侧基的聚合物。该系列专利仅限于该单体的均聚物,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均聚的脂肪族碳酸酯在人体内的生物降解性能并不理想,因而它在生物医用方面的应用将是有限的。该专利中使用了甲基或乙基来保护羧基,并且仅限于通过胺解将酯基转化为酰胺基,因而进一步在聚合物上键接药物、抗体或其他生物活性分子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侧羧基的脂肪族碳酸酯单体2-甲基-2-苄氧羰基三亚甲基碳酸酯及其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带侧羧基的脂肪族碳酸酯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侧羧基的脂肪族碳酸酯聚合物的用途。带侧羧基的脂肪族碳酸酯单体2-甲基-2-苄氧羰基三亚甲基碳酸酯的结构式为 其中,Bz是苄基,它的合成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从2,2-二羟甲基丙酸出发,将其转化为2,2-二羟甲基丙酸盐;(2)2,2-二羟甲基丙酸盐与苄溴反应得到2-甲基-2-苄氧羰基-1,3-丙二醇;(3)2-甲基-2-苄氧羰基-1,3-丙二醇和氯甲酸乙酯反应,得到2-甲基-2-苄氧羰基三亚甲基碳酸酯,反应催化剂为三乙胺,溶剂为四氢呋喃,反应温度0℃,反应时间2~8h。以上三步可用以下反应方程式表示 其中,Bz是苄基。采用本合成路线,比直接酯化的反应收率要高得多,合成产物2-甲基-2-苄氧羰基三亚甲基碳酸酯的结构通过质子核磁共振谱(1H NMR)证实,见附图1和附图2。用上述合成的2-甲基-2-苄氧羰基三亚甲基碳酸酯单体,通过开环聚合得到它的均聚物或与脂肪族环酯的共聚物,具体步骤如下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向该单体中或它与脂肪族环酯单体的混合物中加入单体总质量1/100~1/1000的乙基锌作引发剂,在80~140℃加热和搅拌的条件下生成聚(2-甲基-2-苄氧羰基三亚甲基碳酸酯)或者它与脂肪族环酯的共聚物,聚合时间为12~72h,产物用沉淀剂沉降,过滤,洗涤,真空干燥,上述脂肪族环酯单体可以是丙交酯(LA)、乙交酯(GA)、ε-己内酯(CL),或者它们的混合物。采用催化加氢的方法将上述得到的2-甲基-2-苄氧羰基三亚甲基碳酸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中的羧基脱保护,得到带侧羧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其方法是将聚合物溶于四氢呋喃和甲醇混合溶剂,体积比9/1至1/9,优选5/1至1/2,通入氢气,氢气压力为0.8~1.2MPa,温度为20~60℃,催化剂为钯/碳或氢氧化钯/碳,搅拌反应24~72h,滤去不溶物,用四氢呋喃和甲醇的混合溶剂洗涤后,浓缩,用甲醇沉降,过滤,洗涤,真空干燥。用本方法可将80~100%的苄酯基转化为羧基,而聚合物得分子主链基本上不降解。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聚合物主要用作生物医用材料,尤其是药物输送的载体材料、高分子前药以及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将前述带侧羧基的共聚物和带可反应羟基和氨基的药物溶解在溶剂中,溶剂为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亚砜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溶剂,DCC的量为反应物的1~5倍当量,反应温度0~5℃,反应时间10~48h,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为催化剂进行反应,即可得到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高分子前药;将前述带侧羧基的共聚物溶解在溶剂中,用NHS和DCC活化聚合物的侧羧基,然后加入短肽进行反应,即可得到可完全生物降解的含有短肽的生物材料,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或它们的混合溶剂,DCC的量为反应物的1~5倍当量,反应温度0~20℃,反应时间10~48h。附图说明图12-甲基-2-苄氧羰基-1,3-丙二醇的质子核磁共振谱。图22-甲基-2-苄氧羰基三亚甲基碳酸酯的质子核磁共振谱。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2-甲基-2-苄氧羰基-1,3-丙二醇的合成将9.00g的2,2-二羟甲基丙酸和4.30g的氢氧化钾溶解在50ml 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00℃条件下,剧烈搅拌1h,使其形成2,2-二羟甲基丙酸钾盐。然后将13.80g苄基溴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在100℃条件下,再剧烈搅拌15h。蒸出溶剂,残留物溶解在200ml乙醚中,用50ml蒸馏水洗涤三次,最后用甲苯重结晶得到2-甲基-2-苄氧羰基-1,3-丙二醇8.95克,产率为60%。其结构由质子核磁共振谱确认,见附图1。实施例22-甲基-2-苄氧羰基三亚甲基碳酸酯的合成将10g 2-甲基-2-苄氧羰基-1,3-丙二醇和28.5g氯代甲酸乙酯溶解在600ml四氢呋喃中,用冰水浴冷却。再把28g三乙胺缓慢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加入过程中保持体系在0℃环境下。然后在室温反应10h。过滤掉沉淀物,滤液减压浓缩,残留物用四氢呋喃和乙醚重结晶,得到白色晶体9.0g,产率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侧羧基的脂肪族碳酸酯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单体2-甲基-2-苄氧羰基三亚甲基碳酸酯,具有如下结构:***其中,Bz是苄基,通过开环聚合和脱保护得到的均聚物或与脂肪族环酯的共聚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遐斌谢志刚关会立陈学思吕常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