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及化学合成
,特别涉及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 羧基活化酯或类似物,以及该二乙三胺五乙酸羧基活化酯或类似物的合成方 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核磁共振成像(MRI) (Lauterbur P C. Image formation by induced local interactions- Examples employing nue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ature, 1973, 242(9): 190 191)是利用生物体内不同组织在外加磁场影响下产生 的磁共振信号来成像,它具有无损伤性及对多种疾病提供准确诊断的优点, 己广泛应用于人体的头部、腹部、血管及神经系统的造影。MRI对组织坏死、 局部缺血和各种恶性病变的早期诊断极为有效,并且能够监测人体循环系统 的代谢,其成像对比度优于CT扫描技术(陈星荣,沈天真,段新祥等。《全 身CT和MRI》,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 73 80),因此成为医疗界 的新技术而得到迅速发展。MRI在临床应用时需使用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MRI contrast agen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乙三胺五乙酸羧基活化酯或类似物,其特征是,所述的二乙三胺五乙酸羧基活化酯或类似物具有以下结构:***其中n↓[1],n↓[2],n↓[3]独立地是1,2,3,……10;当n↓[1]=n↓[2]=2且n↓[3]=1时其结构为二乙三胺五乙酸羧基活化酯,当不满足n↓[1]=n↓[2]=2且n↓[3]=1时称为二乙三胺五乙酸羧基活化酯类似物;R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忠,丁彩霞,屈小中,刘继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