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酸酯-SBS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25525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06:23
一种丙烯酸酯-SBS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是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为母体,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为混合单体,在溶剂N-甲级吡咯烷酮(NMP)中对SBS进行接枝改性。通过在SBS上引入酯基和羧基,增加了SBS的极性,接枝改性后的SBS与极性材料而言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丙烯酸酯-SBS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属化工领域。
技术介绍
SBS是热塑性弹性体,在非极性溶剂中易于溶解,且具有熔融黏度低以及易改性等特点,广泛应用在建筑装饰、纸塑复膜、压敏胶黏剂等行业。但是SBS作为胶黏剂使用时,由于SBS本身缺少极性基团,应用于极性材料粘结时,具有初黏力差、粘结强度低、黏性维持时间短等缺点,应用受到局限。因此,在SBS上引入极性基团进行原为改性,增大SBS与极性材料的相容性及粘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丙烯酸酯-SBS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水性聚氨酯具有很好的粘结性。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丙烯酸酯-SBS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具体为(1)65°C时,开动搅拌,转速为600r/min,将50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溶解于20份N-甲级吡咯烷酮(NMP)中。(2)用质量比为1:1. 3、总量为15-30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为混合单体,对SBS进行接枝改性,反应2h。(3)加入I份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在温度为83°C、转速为1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7h,得到丙烯酸酯-SBS共聚物。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为母体,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为混合单体,在溶剂N-甲级吡咯烷酮(NMP)中对SBS进行接枝改性。由于SBS中含有双键,使得MMA和TPGDA有效地接枝到SBS上,有效地改善了提高了 SBS的剥离强度。此外,引入的MMA和DPGDA为SBS引入了酯基,增强了 SBS的极性,提高了与极性材料的粘结性。实施例实施例1 :一种丙烯酸酯-SBS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具体为(I) 65°C时,开动搅拌,转速为600r/min,将50份苯乙烯-丁二烯_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溶解于20份N-甲级吡咯烷酮(NMP)中。(2)用质量比为1:1. 3、总量为15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为混合单体,对SBS进行接枝改性,反应2h。(3)加入I份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在温度为83°C、转速为1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7h,得到丙烯酸酯-SBS共聚物。丙烯酸酯-SBS共聚物的剥离强度为8. lkN/nT1。实施例2:一种丙烯酸酯-SBS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具体为(1)65°C时,开动搅拌,转速为600r/min,将50份苯乙烯-丁二烯_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溶解于20份N-甲级吡咯烷酮(NMP)中。(2)用质量比为1:1. 3、总量为20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为混合单体,对SBS进行接枝改性,反应2h。(3)加入I份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在温度为83°C、转速为1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7h,得到丙烯酸酯-SBS共聚物。丙烯酸酯-SBS共聚物的剥离强度为8. 6kN/m_10实施例3:一种丙烯酸酯-SBS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具体为(1)65°C时,开动搅拌,转速为600r/min,将50份苯乙烯-丁二烯_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溶解于20份N-甲级 吡咯烷酮(NMP)中。(2)用质量比为1:1. 3、总量为25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为混合单体,对SBS进行接枝改性,反应2h。(3)加入I份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在温度为83°C、转速为1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7h,得到丙烯酸酯-SBS共聚物。丙烯酸酯-SBS共聚物的剥离强度为8. 3kN/m_10实施例4:一种丙烯酸酯-SBS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具体为(1)65°C时,开动搅拌,转速为600r/min,将50份苯乙烯-丁二烯_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溶解于20份N-甲级吡咯烷酮(NMP)中。(2)用质量比为1:1. 3、总量为30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为混合单体,对SBS进行接枝改性,反应2h。(3)加入I份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在温度为83°C、转速为1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7h,得到丙烯酸酯-SBS共聚物。丙烯酸酯-SBS共聚物的剥离强度为7. 8kN/m_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丙烯酸酯?SBS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65℃时,开动搅拌,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在N?甲级吡咯烷酮(NMP)中溶解;(2)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为混合单体,对SBS进行接枝改性,反应2h;(3)加入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83℃的条件下搅拌反应7h,得到丙烯酸酯?SBS共聚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酯-SBS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65°C时,开动搅拌,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在N-甲级吡咯烷酮(NMP)中溶解; (2)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DPGDA)为混合单体,对SBS进行接枝改性,反应2h ; (3)加入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83°C的条件下搅拌反应7h,得到丙烯酸酯-SBS共聚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烯酸酯-SBS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⑴中SBS的量为50份,NMP的量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三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森淼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