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体化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催化乙烯聚合中应用。近年来,继茂金属催化剂之后,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引起了聚烯烃科学家的极大兴趣(J.Am.Chem.Soc.,1995,1176414~6415;J.Am.Chem.Soc.,1998,1204049~4050;Chem.Commum.,1998,849~850;Chem.Rev.,2000,1001169)。与茂金属催化剂一样,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属于单一活性中心的催化体系,其催化活性在许多方面与茂金属催化剂媲美,而且保持了茂金属催化剂体系中聚合物结构可控、聚合物的分子量和支化度可以调节和控制等优点,实现对聚合物的分子剪裁。此外,其催化剂的亲氧性弱,有利于催化极性单体与烯烃的共聚,可望生产出性能优异的功能化聚烯烃材料,因而,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前景。根据茂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工业化应用的经验,均相催化剂的载体化十分必要(Chem Rev,2000,1001347 Chem Rev,2000,1001377),载体化催化剂有利于控制聚合物的形态,抑制粘釜现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体化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和含量组成: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Ⅰ 0.05~0.5烷基铝或烷基铝氧烷 1.75~40惰性载体 100所述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Ⅰ结构为:***R↓[1],R↓ [2],R↓[3],R↓[4]为-H、-CH↓[3]、-C↓[2]H↓[5]、-CH(CH↓[3])↓[2];X为-Cl、-Br。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华,马志,朱宁,胡友良,李秀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