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酯淀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4802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磷酸酯淀粉的制备方法,该磷酸酯淀粉是在双锥回转干燥机中以淀粉、尿素、无机磷酸盐为原料,经配制化学品、混料、预干燥、酯化、降温、筛分、包装七个工艺步骤制备而成的,其成品为浅黄色至黄色粉末状颗粒、产品峰值粘度在1000~6000BU,按质量浓度为6%打淀粉糊,糊化温度低于66℃直至冷水可糊化,该磷酸酯淀粉的生产工艺简单适用,反应效率高,可最大程度地降低化学品用量,节约生产成本,同时适用于各种淀粉原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
技术介绍
磷酸酯淀粉是一种良好的乳化剂,一般取代度为0.02~0.10的磷酸酯淀粉表现出极好的分散稳定性,常作为食品工业的乳化剂,淀粉磷酸酯的糊液具有较高的透明度、较高的粘度、较强的粘结性,糊的稳定性高,凝沉性弱,冻融稳定性好,在食品工业、造纸工业,纺织、絮凝剂、粘结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肉制品行业,由于其良好的乳化性能,能使水、肥膘和精肉很好地溶合在一起,使肉制品的弹性更佳、切面更光滑,货架期延长、口感更有脆感,同时,还可提高出品率,这都是其它变性淀粉所无法替代的,但国内目前的磷酸酯淀粉普遍存在糊液粘度低、易凝沉、做成肉制品后切面不光滑、口感不脆等缺点,我公司产品则在这几方面得到全面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粘度、高透明度、良好冻融稳定性的,用此法生产的产品可完全满足肉制品、造纸等行业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该磷酸酯淀粉是在双锥回转干燥机中以淀粉、尿素、无机磷酸盐为原料,经配制化学品、混料、预干燥、酯化、降温、筛分、包装七个工艺步骤制备而成的,其成品为浅黄色至黄色粉末状颗粒、产品峰值粘度在1000~6000BU,按质量浓度为6%打淀粉糊,糊化温度低于66℃直至冷水可糊化。具体工艺步骤如下(1)、配制化学品按100~200L水/吨淀粉、5~120Kg无机磷酸盐/吨淀粉、5~120Kg尿素/吨淀粉的比例配制化学品。(2)、混料在混料器内将淀粉与化学品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一般混料的时间不低于45分钟。(3)、预干燥将混合均匀的物料经气流干燥至水分≤10%。(4)、酯化将双锥回转干燥机的锥温升至110~150℃,然后将预干燥后的物料投入,保证锥内真空度在0.04~0.1MPa,锥温至140~160℃,并反应2~6小时。(5)、冷却将反应后的物料经冷却至30~60℃。(6)、筛分过80~100目筛。(7)、包装采用25KG/袋形式包装,最终成为成品。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该磷酸酯淀粉的生产工艺简单适用,反应效率高,可最大程度地降低化学品用量,节约生产成本,同时适用于各种淀粉原料。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磷酸酯淀粉与目前市场上的同类产品比较具有高粘度、糊液透明度好、取代度高、乳化性好、保水性好、凝沉性弱等优点,特别适合在食品制造业的肉制品中应用,作为增稠稳定剂、乳化剂。可提高肉制品的货架期、增加成品的脆感和弹性、使切面更加光滑、圆润,同时还可有效提高出品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磷酸酯淀粉的制备工艺流程。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1000公斤淀粉反应为例。实施例1首先将140L水、10公斤三聚磷酸钠、10公斤尿素混合,在混料器中喷淋至1000公斤玉米淀粉上,混合45分钟,干燥到物料水分≤10%,将双锥回转干燥机的锥内温度升至140℃,将物料投入,保证真空度在0.08MPa,锥温145℃计时,保证锥温在145~150℃之间,反应4小时出料,将放出的淀粉进行冷却,然后过80~100目震动筛,按25公斤/袋进行包装,最终得到成品。实施例2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点为化学品配比为140L水、10公斤磷酸二氢钠、10公斤尿素,酯化过程的真空度在0.07MPa,反应温度保持在145~155℃。实施例3 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点为采用木薯淀粉为原料,酯化过程的真空度在0.06MPa,反应温度保持在145~150℃。实施例4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点为采用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酯化过程的真空度在0.07MPa,反应温度保持在140~145℃。实施例5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点为采用蜡质淀粉为原料,化学品配比为140L水、20公斤磷酸二氢钠、10公斤尿素酯化过程的真空度在0.05MPa,反应温度保持在145~155。实施例6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点为化学品配比为140L水、10公斤三聚磷酸钠、1公斤三偏磷酸钠、10公斤尿素,酯化过程的真空度在0.06MPa,反应温度保持在150~155℃。实施例7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点为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酯化过程的真空度在0.09MPa,反应温度保持在150~155℃。应用实例表1磷酸酯淀粉与国内同类产品各项性能比较 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该该磷酸酯淀粉是在双锥回转干燥机中以淀粉、尿素、无机磷酸盐为原料,经配制化学品、混料、预干燥、酯化、降温、筛分、包装七个工艺步骤制备而成的,其成品为浅黄色至黄色粉末状颗粒、产品峰值粘度在1000~6000BU,按质量浓度为6%打淀粉糊,糊化温度低于66℃直至冷水可糊化;具体工艺步骤如下(1)、配制化学品按100~200L水/吨淀粉、5~120Kg无机磷酸盐/吨淀粉、5~120Kg尿素/吨淀粉的比例配制化学品;(2)、混料在混料器内将淀粉与化学品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一般混料的时间不低于45分钟;(3)、预干燥将混合均匀的物料经气流干燥至水分≤10%;(4)、酯化将双锥回转干燥机的锥温升至110~150℃,然后将预干燥后的物料投入,保证锥内真空度在0.04~0.1MPa,锥温140~160℃,并反应2~6小时;(5)、冷却将反应后的物料经冷却至30~60℃;(6)、筛分过80~100目筛;(7)、包装采用25KG/袋形式包装,最终成为成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该磷酸酯淀粉是在双锥回转干燥机中以淀粉、尿素、无机磷酸盐为原料,经配制化学品、混料、预干燥、酯化、降温、筛分、包装七个工艺步骤制备而成的,其成品为浅黄色至黄色粉末状颗粒、产品峰值粘度在1000~6000BU,按质量浓度为6%打淀粉糊,糊化温度低于66℃直至冷水可糊化,该磷酸酯淀粉的生产工艺简单适用,反应效率高,可最大程度地降低化学品用量,节约生产成本,同时适用于各种淀粉原料。文档编号C08B31/06GK101033262SQ200610016658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0日专利技术者王三平, 王云志, 曾蒲春 申请人:四平帝达变性淀粉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磷酸酯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磷酸酯淀粉是在双锥回转干燥机中以淀粉、尿素、无机磷酸盐为原料,经配制化学品、混料、预干燥、酯化、降温、筛分、包装七个工艺步骤制备而成的,其成品为浅黄色至黄色粉末状颗粒、产品峰值粘度在1000~6000BU,按质量浓度为6%打淀粉糊,糊化温度低于66℃直至冷水可糊化;具体工艺步骤如下:(1)、配制化学品:按100~200L水/吨淀粉、5~120Kg无机磷酸盐/吨淀粉、5~120Kg尿素/吨淀粉的比例配制化学品;(2 )、混料:在混料器内将淀粉与化学品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一般混料的时间不低于45分钟;(3)、预干燥:将混合均匀的物料经气流干燥至水分≤10%;(4)、酯化:将双锥回转干燥机的锥温升至110~150℃,然后将预干燥后的物料投 入,保证锥内真空度在0.04~0.1MPa,锥温至140~160℃,并反应2~6小时;(5)、冷却:将反应后的物料经冷却至30~60℃;(6)、筛分:过80~100目筛;(7)、包装:采用25KG/袋形式包装,最终成 为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三平王云志曾蒲春
申请(专利权)人:四平帝达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