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氨基二羧酸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319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化学通式为的甜味剂及其适用于食品的盐,本发明专利技术介绍了其中的取代物。(*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组新的化合物,更进一步说是一组特别适于作食物甜味剂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组新的由下列化学式表示的具有甜味的化合物及其适用于食品的盐 其中A是氢或甲基,当带双星号的碳为不对称或手性中心时,所说的碳的构型是D型。本专利技术具体的化合物是α-L-天冬氨酰-D-丙氨酸和α-L-天冬氨酰甲基丙氨酸的β(+)葑酯。这些新的化合物单独用于或与其它甜味剂结合用于饮食物如食物或药物中都是有效的甜味剂,例如,可以与本专利技术的新的化合物结合使用的那些天然的和/或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包括蔗糖、果糖、淀粉糖浆干粉、葡萄糖、木糖醇、山梨醇、甘露醇、acetosulfam、thaumatin、转化糖、糖精、噻吩糖精、间-氨基苯甲酸、间-羟基苯甲酸、环己基氨基磺酸酯、氯代蔗糖、二氢查耳酮、氢化葡萄糖浆、天冬酰苯丙氨酸甲酯(L-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甲酯)和其它二肽、甘草苷和甜叶菊苷等。当这些甜味剂与本专利技术的甜味剂同时使用时,可以确信能产生协同增强甜度效果。另外,将本专利技术的甜味剂加入饮食物时,该甜味剂可以单独添加亦可与无毒载体如前述甜味剂或其它食品成份一起添加,所说的其它食品成份如酸化剂、天然和人工合成树胶、多糖和糊精之类的填充剂及另一些被允许用于食品的碳水化合物和衍生物。可使用本专利技术甜味剂的典型食物和药物制品是如饮料,其包括软饮料、充气饮料、配制饮料等,泡制食品(如蔬菜或水果),调味剂,辛辣调味品,拌制色拉的调味剂,汁液,糖浆,甜食,其包括布丁、明胶和象冰淇淋、冻果汁露、糖霜及加之于酒(搀饮料的酒)中的风味冷冻甜食这样的冷冻甜食,糖果,口香糖,谷物,焙烤制品,半干食品(如饲狗食物),牙膏、漱口剂等。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化合物一般是以能感觉到食品的甜味为有效量添加于食品中的,适宜的用量为食品投料重量的0.0005-2%,较高的用量也是可行的,但不实用,优选用量大约是食品的0.001-1%。通常,本专利技术化合物所提供的甜味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如PH2~10,最好是PH3~7以及在经缓冲处理或未经缓冲处理的制品中均能感觉到。如果以α-L-天冬氨酰-D-丙氨酸〔β(+)葑基〕酯作为甜味剂则更佳,该甜味剂的用量以食品重量计大约为0.0005~0.005%。当以α-L-天冬氨酰-2-甲基丙氨酸〔β(+)葑基〕酯作为甜味剂时,其用量是在上述较宽的范围内,但最好是食品重量的大约0.0005~0.01%当本专利技术的甜味剂单独使用或与其它甜味剂结合使用时,要求甜味剂或甜味剂组合物用量相当于食品或药物中约2~40%重量,最好是约3~15%重量的蔗糖当量值。甜度的品尝测定只包括测定与蔗糖当量的值,甜味剂的蔗糖当量值很容易测出,品尝小组通过品尝已知浓度的甜味剂溶液并与标准蔗糖溶液比较甜度即可测出与给定蔗糖百分数相当的甜味剂的量。可以采用不同的反应方法来制备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反应方法是将化学通式Ⅱ(被保护的α-氨基二羧酸)和化学通式Ⅲ(氨基酯化合物)的化合物进行缩合反应生成化学通式Ⅳ的化合物,随后从通式Ⅳ的化合物中脱除保护基B和Z,即得到所要求的化学通式Ⅰ的化合物 其中Z基是氨基保护基,B基是羧基保护基,A与前述相同。本领域中已知的各种保护基均可使用,许多可用基团的实例可以在《有机合成的保护基团》(T.W.Green,John Wiley和Sons,1981)中找到,在可以采用的优选基团中A为苄氧基羰基,B为苄基。化学通式Ⅲ的化合物与化学通式Ⅱ的化合物的偶合采用的是肽化学中已确定的技术。该技术之一是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作为偶合剂,采用DCC方法可加也可不加4-二甲基氨基吡啶或铜(Ⅱ)之类的添加剂。DCC偶合反应一般是在各种不会与反应物发生反应的溶剂中于室温下进行的,但是于大约-20~50℃下也可进行反应。适宜的溶剂包括(但不限于)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甲苯等,反应最好是在氩气或氮气这样的惰性气氛中进行,通常偶合反应在2小时内完成,但根据反应物也可长达24小时。其它各种方法也能够制备所要求的化合物,下面将举例说明这些方法。例如,在美国专利US3,786,039,3,833,553,3,879,372和3,933,781中介绍了N-被保护的天冬氨酸酐与氨基酸和氨基酸衍生物反应生成所要求的产物。按照上述专利所述的方法,这些N-被保护的天冬氨酸酐能与化学通式Ⅲ的化合物反应。如在US3,786,039中介绍了化学通式Ⅲ的化合物在惰性有机溶剂中能够直接与L-天冬氨酸酐进行反应,该L-天冬氨酸酐中的氨基受甲酰基、苄酯基或对-甲氧基苄酯基保护,并于偶合后随之脱除保护基团即得到化学通式Ⅰ的化合物。N-酰基-L-天冬氨酸与乙酸酐以每摩尔所说的酸1.0~1.2摩尔乙酸酐的量于0~60℃下在惰性溶剂中反应制得N-酰基-L-天冬氨酸酐。N-酰基-天冬氨酸酐最好与1~2摩尔化学通式Ⅲ的化合物在能够溶解该两种物质但又不与之发生反应的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适宜的溶剂是(但不限于)乙酸乙酯、丙酸甲酯、四氢呋喃、二噁烷、乙醚、N、N-二甲基甲酰胺以及苯反应在0~30℃下顺利地进行。偶合反应后以常规方法用钯/碳催化剂使其偶合产物与HBr或HCl进行催化加氢反应,脱除N-酰基基团。US3,879,372提出这种偶合方法也能够在温度为-10~50℃、PH4~12的含水溶剂中进行。另一种合成所要求的化合物的方法是使化学通式Ⅲ的化合物与适宜的天冬氨酸衍生物反应,在该衍生物中保护基团已连接到氨基和β-羧基上且α-羧基已转化成活性酯官能团。正如US3,475,403所介绍,这些偶合产物可按描述的方法脱除保护基生成所要求的化学通式Ⅰ的化合物。根据Vinick和Jung在Tet.Lett.23,1315~18(1982)中介绍的方法,另一种生产所要求偶合化合物的途径是使化学通式Ⅲ的化合物与L-天冬氨酸N-硫代羧酸酐反应。T.Miyazawa在Tet.Lett.25,771(1984)中对这种偶合方法作了补充说明。可采用现有技术来合成化学通式Ⅲ的化合物,例如按照本领域中已知的标准酯化方法能够合成化学通式Ⅲ的化合物,即使游离酸或者象酯或酐之类酸官能团等同物与相应的醇在酯化条件下如在盐酸或硫酸这样的无机酸或者对-甲苯-磺酸这样的有机酸存在下进行反应。反应温度在-78℃至回流加热温度范围内,反应是在能够溶解该两种反应物但又不与之起反应的溶剂中进行的,所说的溶剂包括(但不限于)二氯甲烷、乙醚、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等。关于从化学通式Ⅳ的化合物及化学通式Ⅲ的保护N的母体中脱除保护基团,本领域已知有多种脱除保护基的技术,可依保护基的性质加以利用。这些技术其中之一是利用钯/碳催化剂进行加氢或用1,4-环己二烯转移加氢。一般该反应是在室温下进行的,但亦可在5~65℃下进行,反应通常是在适宜的溶剂存在下完成的,其中溶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水、甲醇、乙醇、二噁烷、四氢呋喃、乙酸、叔丁醇、异丙醇或它们的混合液,反应一般是在50磅/吋2的正氢气压力下进行,但亦能在20~250磅/吋2下进行,反应一般经1~24小时完成。在上述任何一种合成方法中,所要求的产物最好是通过结晶从反应混合物中回收,另外,也可以采用正相或反相色谱法以及液/液萃取法或其它方法。所得化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化学通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中包括使化学通式Ⅱ的羧酸或其衍生物与化学通式Ⅲ的胺在可生成酰胺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有保护基团存在时,可脱除也可以不脱除其保护基团,并使所说的化合物生成也可以不使其生成药物适用的盐。

【技术特征摘要】
US 1986-8-19 898,0631.一种制备化学通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中包括使化学通式Ⅱ的羧酸或其衍生物与化学通式Ⅲ的胺在可生成酰胺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有保护基团存在时,可脱除也可以不脱除其保护基团,并使所说的化合物生成也可以不使其生成药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保罗罗伯特赞诺格伦迈克尔罗伊罗纳德爱德华巴尼特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食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