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粉氨基羧酸型吸附材料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79747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2:13
一种竹粉氨基羧酸型吸附材料的生产方法,按如下四个步骤进行:一是竹粉加工的剩余物粉碎成60-80目竹粉,再对竹粉进行碱处理,二是对经碱处理后的竹粉,用环氧氯丙烷进行改性处理,三是将经步骤二处理后的制成物用有机胺改性,四是最终制成黄色粉末状的竹粉氨基羧酸型吸附材料,用于作处理污水的吸附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吸附量大,吸附剂饱和后吸附剂可以直接焚烧处理。本方法制得的吸附材料可以应用于阳离子染料的吸附治理,并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竹材加工剩余物资源的回收利用,并且得到了廉价、高效的新型吸附剂,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竹粉为主要材料进行化学加工制备吸附材料的生产方法,具体是。
技术介绍
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统计显示,我国现有竹林面积484. 26万公顷,年产竹材总量为1800万吨,几乎占到世界竹材产量的一半,是世界上最大的竹资源拥有国和竹材人造板生产国,在竹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位居世界领先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竹材资源的利用率偏低,一次利用率为20% -50%,每年有大量的竹材加工剩余物如竹屑、锯末、边角料等,以及1180万吨以上尚未利用的杂竹和小径竹。利用竹材加工剩余物,通过化学改性,制备成各种离子吸附剂,用于吸附有毒有害物质。既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缓解资源不足,符合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又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能。氨基羧酸型吸附材料可应用于各种废水的处理,例如阳离子染料废水、重金属离子废水等,因此制备氨基羧酸型吸附材料,拓宽了曾一度作废弃物处理的竹类加工剩余物的附加价值,解决了大量竹材加工剩余物资源浪费或处理不当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为生物吸附剂应用于污染废水的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经检索尚未发现国内外有关的报道。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粉氨基羧酸型吸附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按下列步骤进行:(1)竹粉的碱处理:将60重量份的60?80目竹粉和20?40重量份氢氧化钠置于200?400重量份的水中,在室温下搅拌1?3小时、抽滤、用稀盐酸洗涤至中性后烘干;(2)环氧氯丙烷改性竹粉的制备:将步骤(1)得到的制成物与160?250重量份环氧氯丙烷混合,在70?90℃条件下反应4?12小时、抽滤、烘干;(3)有机胺改性竹粉的制备:将经步骤(2)所得的制成物与40?60重量份的短链脂肪有机胺和65?100重量份水混合,在50?70℃条件下反应4?12小时、抽滤、用稀盐酸洗涤至中性后烘干;(4)竹粉氨基羧酸型吸附材料的制备:将经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刘力冯炎龙吕健全郭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