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部件、门装置以及使用该门装置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33928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23:13
门部件具备门基板(251、252)、膜片(254、255)以及突起(30a~30d)。门基板配置于具有吹出开口部(21b、21c、21d)的壳体(21)内,通过变位对吹出开口部进行开闭且具有板状。膜片配置于壳体内,以沿着门基板中的吹出开口部侧的方式配置,并且门基板将吹出开口部关闭的状态对吹出开口部进行密闭。突起部以从门基板中的板面方向的端部(Z1、Z2)向吹出开口部侧突起的方式形成。膜片从门基板中的吹出开口部侧卷绕于突起部并向门基板中的与吹出开口部相反的一侧弯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门部件、门装置以及使用该门装置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基于2014年6月3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134469号,其公开内容作为参照编入本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部件、门装置以及使用其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具备:沿着将旋转轴作为中心的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一门基板;相对于第一门基板设置于圆周方向且沿着将旋转轴作为中心的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二门基板;以及具有被设置于第一门基板、第二门基板之间的门开口部的旋转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壳体中设置有面部吹出开口部、除霜器吹出开口部以及脚部吹出开口部。面部吹出开口部、除霜器吹出开口部以及脚部吹出开口部相对于旋转门配置于将旋转轴作为中心的径向外侧。相对于第一门基板、第二门基板在径向外侧配置有第一膜片、第二膜片。在门开口部与面部吹出开口部、除霜器吹出开口部以及脚部吹出开口部中任何一个吹出开口部连通的状态下,将空气从壳体内通过门开口部及该一个吹出开口部向车室内吹出。在第一门基板、第二门基板中任何一方的门基板将面部吹出开口部、除霜器吹出开口部以及脚部吹出开口部中的任何一个吹出开口部关闭时,配置于该一方的门基板的膜片对该任何一个吹出开口部进行密闭。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4869号公报但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的研究,在上述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在伴随着旋转门的旋转而膜片的圆周方向一侧的端部与壳体的内壁接触时,从膜片施加于壳体的力发生变动。由此,存在通过膜片的圆周方向一侧的端部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的滑动而产生滑动音、或引起滑动音变动的情况。为了缓和滑动音以及其变动,如图14(比较例)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对以下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将膜片从门基板的径向外侧卷绕于门基板的圆周方向端部并向门基板的径向内侧弯曲,从而将膜片1的圆周方向一侧的端部配置于门基板的径向内侧。在该情况下,在膜片上产生弹力,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膜片变形以致膜片的弯曲开始点变位至径向内侧。因此,存在在膜片与壳体的内壁之间产生间隙的担忧。存在起因于该间隙从而产生膜片不能将任何一个吹出开口部密闭的密闭不良的担忧。换句话说,存在起因于膜片中的弯曲开始点的变位而损伤吹出开口部(开口部)的密闭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起因于膜片中的弯曲开始点的变位而损伤开口部的密闭性的情况抑制于未然的门部件、门装置以及使用其的车辆用空调装置。本专利技术的门部件具备门基板、膜片以及突起部。门基板配置于具有吹出开口部的壳体内,通过变位对吹出开口部进行开闭。膜片配置于壳体内,以沿着门基板中的吹出开口部侧的方式配置,并且以门基板将吹出开口部关闭的状态下对吹出开口部进行密闭。突起部以从门基板中的板面方向的端部向吹出开口部侧突起的方式形成。膜片从门基板中的吹出开口部侧卷绕于突起部并向门基板中的与吹出开口部相反的一侧弯曲。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门部件,能够抑制弯曲开始点由于膜片的弹力而变位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在壳体与膜片之间产生间隙。由此,能够将起因于膜片中的弯曲开始点的变位而损伤开口部的密闭性的情况抑制于未然。本专利技术的门装置具备上述的门部件、壳体以及旋转轴。旋转轴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壳体。门基板包括将以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作为板面方向的第一门基板及第二门基板。膜片包括配置于第一门基板的第一膜片部和配置于第二门基板的第二膜片部。第一门基板及第二门基板以在圆周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在第一门基板和第二门基板之间形成有门开口部。第一门基板、第二门基板、第一膜片部、第二膜片部以及门开口部伴随着旋转轴的旋转而旋转。在第一门基板、第二门基板中任意的一方的门基板将吹出开口部关闭时,第一膜片部、第二膜片部中的配置于该一方的门基板的膜片部将吹出开口部密闭。在门开口部与吹出开口部连通的状态下将吹出开口部打开。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上述的门装置。壳体的吹出开口部配置成将空气向车辆的车室内吹出。在门基板将吹出开口部打开的状态下,通过从吹出开口部向车室内吹出的空气对车室内进行空调。由此,能够将损伤构成空调装置的吹出开口部的密闭性的情况抑制于未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模式门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模式门的剖视图。图4A是表示模式门的一侧的突起部的剖视图。图4B是表示模式门的另一侧的突起部的剖视图。图5是模式门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表示模式门的一侧的尺寸关系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模式门的另一侧的尺寸关系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模式门的动作状态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模式门的动作状态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模式门的动作状态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模式门的动作状态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模式门的动作状态的剖视图。图13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模式门的门基板的突起部的形状的一例的剖视图。图13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模式门的门基板的突起部的形状的一例的剖视图。图13C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模式门的门基板的突起部形状的一例的剖视图。图14是表示比较例的模式门的门基板的突起部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图14的膜片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在图1中上下左右的各箭头表示车辆用空调装置搭载于车辆的状态的方向。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空调单元20。空调单元20具备壳体21、制冷用热交换器22、制热用热交换器23、空气混合门24以及门装置2500。在壳体21中车辆的前进方向侧设置有空气导入口21a。从送风机吹出的空气导入至空气导入口21a。送风机相对于空调单元20配置于车辆的左右方向(车宽方向)。制冷用热交换器22在壳体21中配置于空气导入口21a的车辆的前进方向后侧。制冷用热交换器22与压缩机、冷凝器及膨胀阀一起构成使制冷剂循环的公知的制冷循环装置,并且通过使制冷剂蒸发而对被导入至空气导入口21a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制热用热交换器23在壳体21内相对于制冷用热交换器22配置于前进方向后侧,将从制冷用热交换器22吹出的冷风通过发动机冷却水(热水)进行加热。在壳体21内相对于制热用热交换器23在前进方向后侧形成有将从制热用热交换器23吹出的热风引导至空气混合室27的热风通路26a。在壳体21内相对于制热用热交换器23在竖直方向上侧设置有旁通通路26。旁通通路26是使来自制冷用热交换器22的冷风绕过制热用热交换器23而流入至空气混合室27的通路。空气混合门24设置于制热用热交换器23的上侧。空气混合门24以其截面是大致圆弧状的方式形成。空气混合门24通过壳体21支承成旋转自如。空气混合门24通过其位置改变旁通通路26的开口面积与热风通路26a的开口面积的比率。由此,空气混合门24通过调整流动于旁通通路26的空气量与流动于热风通路26a的空气量的比率,能够对朝向车室内吹出的空气温度进行调整。另外,图1表示空气混合门24将热风通路26a全闭,并且将旁通通路26全开的最大制冷状态。空气混合室27在壳体21内配置于旁通通路26的上侧并且制热用热交换器23的上侧,并且将通过旁通通路26的冷风(参照箭头E)与从制热用热交换器23通过热风通路26a的热风(参照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门部件、门装置以及使用该门装置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板状的门基板(251、252),该门基板(251、252)配置于具有吹出开口部(21b、21c、21d)的壳体(21)内,通过变位对所述吹出开口部进行开闭;膜片(254、255),该膜片(254、255)配置于所述壳体内,以沿着所述门基板中的所述吹出开口部侧的方式配置,并且在所述门基板将所述吹出开口部关闭的状态下对所述吹出开口部进行密闭;以及突起部(30a~30d),该突起部(30a~30d)以从所述门基板中的板面方向的端部(Z1、Z2)向所述吹出开口部侧突起的方式形成,所述膜片从所述门基板中的所述吹出开口部侧卷绕于所述突起部并向所述门基板中的与所述吹出开口部相反的一侧弯曲。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6.30 JP 2014-1344691.一种门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板状的门基板(251、252),该门基板(251、252)配置于具有吹出开口部(21b、21c、21d)的壳体(21)内,通过变位对所述吹出开口部进行开闭;膜片(254、255),该膜片(254、255)配置于所述壳体内,以沿着所述门基板中的所述吹出开口部侧的方式配置,并且在所述门基板将所述吹出开口部关闭的状态下对所述吹出开口部进行密闭;以及突起部(30a~30d),该突起部(30a~30d)以从所述门基板中的板面方向的端部(Z1、Z2)向所述吹出开口部侧突起的方式形成,所述膜片从所述门基板中的所述吹出开口部侧卷绕于所述突起部并向所述门基板中的与所述吹出开口部相反的一侧弯曲。2.一种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部件(25);所述壳体(21);以及旋转轴(25a),该旋转轴(25a)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所述壳体,所述门基板包括将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作为所述板面方向的第一门基板(251)及第二门基板(252),所述膜片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门基板的第一膜片部(254)和配置于第二门基板的第二膜片部(255),所述第一门基板及所述第二门基板以在所述圆周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第一门基板和所述第二门基板之间形成有门开口部(253、256),所述第一门基板、所述第二门基板、所述第一膜片部、所述第二膜片部以及所述门开口部伴随着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旋转,在所述第一门基板、所述第二门基板中的任意的一方的门基板将所述吹出开口部关闭时,所述第一膜片部、所述第二膜片部中的配置于所述一方的门基板的膜片部将所述吹出开口部密闭,在所述门开口部与所述吹出开口部连通的状态下,所述吹出开口部被打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吹出开口部相对于所述第一门基板、所述第二门基板配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径向外侧,在所述第一门基板、所述第二门基板中的任意的一方的门基板将所述多个吹出开口部中的任意的吹出开口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膜片部、所述第二膜片部中的配置于所述一方的门基板的膜片部将所述任意的吹出开口部密闭。4.根据权利要2或3所述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形成为,从所述门基板的板面方向的端部(Z1、Z2)向所述吹出开口部侧且与所述门基板的所述板面方向正交的方向突起。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包括从所述门基板中的圆周方向的一侧的端部(Z1)向所述吹出开口部侧突起的第一突起部(30a、30c),所述膜片卷绕于所述第一突起部并向所述门基板中的与所述吹出开口部相反的一侧弯曲,在所述膜片的所述吹出开口部侧的表面上,将所述膜片从所述吹出开口部侧开始向与所述吹出开口部相反的一侧弯曲的位置作为第一弯曲开始点(Y1),将所述膜片的所述吹出开口部侧的表面上的任意的第一基准点(Kf)与所述第一弯曲开始点(Y1)之间的圆周方向上的长度设为第一长度(L1),将第二基准点(K)与所述门基板中的所述圆周方向的一侧的端部(Z1)之间的圆周方向上的长度设为第二长度(LA),所述第二基准点(K)位于所述门基板的所述吹出开口部侧的表面上且在径向上与所述第一基准点(Kf)对应,将在所述门基板中的所述圆周方向的一侧的端部(Z1)与所述第一突起部的顶端(Z3)之间沿着所述第一突起部的圆周方向的另一侧的侧面(50a)测量而得到的长度设为第三长度(J1a),所述第二长度(LA)与所述第三长度(J1a)相加而得到的长度(LA+J1a)与所述第一长度(L1)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包括从所述门基板中的圆周方向的一侧的端部(Z1)向所述吹出开口部侧突起的第一突起部(30a、30c),所述膜片卷绕于所述第一突起部并向所述门基板中的与所述吹出开口部相反的一侧弯曲,在所述膜片的所述吹出开口部侧的表面上,将所述膜片从所述吹出开口部侧开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坂知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