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鬼臼脂素类化合物及其应用与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1665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类新的鬼臼脂素类化合物,以及这种化合物的用途和这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化合物是4β-4-脱氧-氮取代的氨基酸5-Fu酯的4′-去甲表鬼臼脂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是将N-保护的氨基酸钾盐与N↑[1]-溴代烷基5-Fu反应生成L-氨基酸5-Fu醇酯类化合物;再与由鬼臼制备成的4β-Br-4-脱氧-4′-去甲表鬼臼脂素反应,得到4β-4-脱氧-氮取代的氨基酸5-Fu酯的4′-去甲表鬼臼脂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途是将所述的化合物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新的鬼臼脂素类化合物,以及这种化合物的用途和这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鬼臼毒素(Podophylltoxin)及相关木脂素是一类具有显著细胞毒性的天然活性物质。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King和Shliivan首次报道鬼臼毒素具有类似秋水仙碱的作用以来(Stahelin H.F.,Eur.J.Cancer,1970,6,303),虽然因其毒副作用,曾在一段时间内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之后,许多化学家和药物学家对其结构进行了修饰,以期获得抗肿瘤活性好且毒副作用小的鬼臼脂素类药物。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山道士公司相继发现4′-去甲表鬼臼脂素的β-D-葡萄糖衍生物VP-16(etopside)和VM-26(teniposide)具有强烈的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1983年VP-16由美国FDA正式批准上市(New YorkAcademic Press Inc.,1984)。VP-16主要合成路线可参见1)北京制药工业研究所一室,北京医药工业,211,1984;2)日本公开特许公报,61-134396;3)中国专利CN 1057054A;WO 93/02094;4)中国专利CN 1337402A)。Etopophos(Brit 19892207674)是VP-16的4′-磷酸酯二钠盐,已于1996年在美国上市。另还有NK-611(日本公开特许88-10789;Drug Fut 1991,16(2),113)、TOP-53(Drug Fut 1996,21,1136;Cancer Res 1996,56,2809)、GL-331(Mol Pharmacol 1996,49,721)等几个药物已经进入临床II期或III期实验,不久将要上市。试验表明,VP-16等鬼臼脂素类药物对小细胞肺癌,非何杰氏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遂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乳腺癌,膀胱癌,睾丸癌等众多肿瘤细胞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却存在着耐药性强,水溶性差,严重的骨髓抑制以及口服效果差等缺点,寻找新的抗肿瘤活性好且毒副作用小的鬼臼类药物,仍然是药学界的一大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新型抗肿瘤细胞化合物,这类新的化合物预期具有水溶性好,有较低的毒性和较高的抗肿瘤作用。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这种这类新化合物的用途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的分子式如下 式I中R可以是氢,或甲基,或异丙基,或甲硫亚甲基,或新丁基,或异丁基,或苄基,或羟甲基,或2-羟基乙基,或对羟基苄基;n=3或4或5。经相关试验表明,式I的化合物对HL-60人白血病肿瘤细胞生长有独特的抑制作用,而且其中的部分化合物还对A-549人肺癌肿瘤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抗肿瘤的药物。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是将N-保护的氨基酸钾盐与N1-溴代烷基5-Fu在干燥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KI催化反应,脱去保护基,形成氨基酸的N1-5-Fu基-烷醇酯盐酸盐。把上述盐酸盐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加入等量的三乙胺室温搅拌反应,蒸除溶剂纯化得到L-氨基酸5-Fu醇酯类化合物,所用方法参见文献方法(赵儒林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10,605及Brenner M,Huber W.Helv. Chim.Acta.1953,36,1109);将鬼臼在干燥的溴化氢作用下制备4β-Br-4-脱氧-4′-去甲表鬼臼脂素,所用方法参见Kuhn M.et al.,Helv.Chim.Acta.1969,52,944;再将4β-Br-4-脱氧-4′-去甲表鬼臼脂素溶解在四氢呋喃中,再加入L-氨基酸5-Fu醇酯类化合物和三乙胺进行反应,反应完全后,过滤沉淀,减压蒸除溶剂并柱层析,用二氯甲烷-丙酮或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液洗脱,得式I化合物。反应中可在室温至回流温度下进行。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减短,产率提高。相关的反应参见反应式1和反应式2。 反应式1 反应式2上反应式1和2中R可以是氢,或甲基,或异丙基,或甲硫亚甲基,或新丁基,或异丁基,或苄基,或羟甲基,或2-羟基乙基,或对羟基苄基。式中n=3或4或5,也就是说5-Fu基醇酯可以是5-Fu基丙醇酯,或者5-Fu基丁醇酯,或者5-Fu基戊醇酯。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制备方法是将4β-Br-4-脱氧-4′-去甲表鬼臼脂素0.3mmol溶解在10ml四氢呋喃中,加入1.3当量的氨基酸5-Fu醇酯类化合物,并加入等量的三乙胺反应,反应在回流条件进行。由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可见,它是将鬼臼脂素的C环4位以氨基酸(5-Fu基)醇酯类化合物取代。由于鬼臼类药物具有多样性。鬼臼毒素能和纯化的微管蛋白结合,抑制细胞微管的聚合,致使复制后的染色体不能分裂,细胞分裂停止.而5-Fu属于氟代嘧啶类代谢物,对上皮组织的实体瘤等有效,能与烷化剂,抗肿瘤抗生素和其它抗代谢肿瘤药物合用。同时,L-氨基酸在体内可以主动传送,可以作为药动团连接于药效团上,而且肿瘤在某个发育阶段合成蛋白质的速度较快,要求氨基酸在癌细胞内快速浓集,有利于吸收和转运,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会比单一化合物的抗肿瘤效果更好;而且若使用得当,还可能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加之鬼臼衍生物与5-Fu具有不同的抗癌机理,前者具有亲脂性,后者有良好的水溶性;再加上L-氨基酸在人体中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因此将4′-去甲表鬼臼衍生物与5-Fu通过L-氨基酸联结成一个新的药物分子,可以得到高效低毒、脂水分配系数适当,特别是能定点释放的药物。这样药物分子在体内运输过程中相对稳定,逐渐分解,最后在肿瘤细胞靶点定位释放,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而且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克服5-Fu醇酯类化合物的首过代谢显著,亲脂性低,口服吸收不完全,直肠吸收更差,生物利用度低的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服药恶心、呕吐、腹泻和脱发等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相关试验证明此类化合物对HL-60人白血病肿瘤细胞生长有独特的抑制作用,部分化合物对A-549人肺癌肿瘤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现有抗肿瘤化合物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含有水溶性的氨基酸和5-氟尿嘧啶,却不含有葡萄糖的复杂结构。除此以外,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合成方法简单,不涉及4′-去甲表鬼臼脂素的官能团保护与脱保护,原料廉价易得。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实施例实施例14β-4-脱氧-氮取代的缬氨酸(5-Fu基)丙醇酯的4′-去甲表鬼臼脂素取10mmol乙酰乙酸乙酯保护的氨基酸钾盐与等量的N1-溴代丙基5-Fu溶解在干燥的DMF中,加入痕量的KI室温反应24小时。滤除KBr,滤液减压蒸除DMF,加70ml乙酸乙酯溶解,再加50ml1M的碳酸氢钠和2×50ml水洗涤,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减压蒸除溶液,加入20ml1M的氯化氢的甲醇溶液室温搅拌2小时,减压蒸除溶剂,用15ml水溶解,并用2×15ml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减压蒸溜,得氨基酸的N1-5-Fu基-丙醇酯的盐酸盐。把上述盐酸盐加入到20ml二氯甲烷中,并加入等量的三乙胺室温搅拌4小时,蒸除溶剂柱层析,得粘稠状的L-氨基酸(5-Fu基)丙醇酯。本反应步骤与赵儒林等人专利技术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10,605及Brenner M,Huber W.Helv.Chim.Acta.1953,36,1109所公开的方法相同。取6.6g鬼臼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式Ⅰ的化合物:    ***  Ⅰ    式Ⅰ中的R可以是氢,或甲基,或异丙基,或甲硫亚甲基,或新丁基,或异丁基,或苄基,或羟甲基,或2-羟基乙基,或对羟基苄基;n=3或4或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强田瑄涂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