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轮子的独立后悬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3404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运输车辆工程领域且旨在主要用于三轮和四轮的运输形式中。用于车辆轮子的独立后悬挂,其包括两个具有轮子的拖曳臂,拖曳臂设有支柱,拖曳臂一侧与本体的下部枢接,另一侧经所述支柱与等臂摇杆的端部以及两个减震器和弹簧总成枢接,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具有轮子的拖曳臂之间相同的横轴线上安装有中央拖曳臂,中央拖曳臂一侧与所述本体的下部枢接,另一侧经所述减震器和弹簧总成与所述本体的上部枢接,所述等臂摇杆的中央部分被枢转地附接至所述中央拖曳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运输车辆工程领域且旨在主要用于三轮和四轮的运输形式(三轮车、四轮车和汽车)中。
技术介绍
车辆悬挂为确保在车辆本体(车架)和其轮子之间具有弹性连接、减少在本体和轮子上的动态载荷和衰减其振动以及在行驶时进行本体位置调节的元件的组合。作为在车辆本体和道路之间的中间连杆的悬挂必须提供最大的驾驶安全性(其必须能抵制车辆的侧翻,即必须提供充足的车辆稳定性)、可通行性(克服不同障碍的能力)以及决定行驶舒适性的平稳行驶性。一个用于车辆轮子的众所周知的独立后悬挂为用于CLEVER三轮车(用于城市交通的紧凑型低排放车辆)中的独立后悬挂,其是由柏林科技大学的一组德国科学家所开发的。该公知的三轮车悬挂(一个前轮和两个后轮)确保当本体倾斜时,后轮沿本体在拖曳臂上面上下移动。自动液压驱动器在运行至道路障碍时控制本体在急转弯处的倾斜以及向上的轮子运动,且当车辆停止时把持住轮子。所述用于车辆轮子的独立后悬挂使具有轮轴和轮子的CLEVER三轮车本体具有弹性连接、足够平稳的行驶性和稳定性,但其技术上的负担是自动化和液压装置,这是因为其是复杂且昂贵的。另一个已知的用于车辆轮子的独立悬挂在1988年10月15日公布的俄罗斯联邦专利技术专利1985年04月26日的#1430300的说明书中进行了描述,其国际专利分类索引为B60G3/00(申请人:扎波罗日的KOMMUNAR汽车厂)。所述用于车辆轮子的独立后悬挂(车型-ZaporozhetsZAZ-968M)具有两个拖曳臂,每一个均配备有减震器支柱和弹簧总成,其一侧与本体的下部枢接,且另一侧经减震器支柱和弹簧总成与本体的上部枢接。在所述的悬挂的臂的前部孔中,具有压下的橡胶衬套,其通过两个螺栓与将悬挂紧固至本体下部(车体地板)的两个托架相联接。具有伸缩减震器和弹簧的支柱充当悬挂的弹性元件。减震器是用于对本体振动产生阻尼所需的,所述阻尼是当在减震器中的液体从一个腔体通过校准孔流至另一个腔体时由所发生的阻力而实现的。弹性元件用于削弱从道路传递过来的冲击和振动。在所述悬挂结构中,下弹簧端靠在被焊接至减震器本体的盘子上且上端靠在通过衬套与螺母而被压在减震器杆上的盘子上。减震器的下部经两个橡胶衬套和一个间隔衬套通过垫圈和螺栓被紧固至悬挂托架,其上部被紧固至被焊接至本体上部的支架上。车子的向上移动受限于橡胶缓冲器且其向下移动则受限于特殊的卸扣。所述用于车辆轮子的独立后悬挂无法使其足够舒适和安全,这是因为其无法确保平稳的行驶和高稳定性,即,当其在相当高低不平的道路上移动时或大角度倾斜时或在急转弯处进行操纵时,其无法防止车辆侧翻。相当多的振动也在未经过充分衰减的情况下从轮子传送至本体。所述悬挂的一端直接被刚性紧固至车辆本体,且由于其存在,臂的竖直移动实际上仅仅是通过减震器支柱和弹簧总成的阻尼和减震作用所提供,这证明其不足以提供高稳定性。考虑到拖曳臂的上下移动在车辆随所述悬挂结构行驶期间是受到限制的,在大的道路颠簸(30cm以上)或45度以上的斜坡处轮子不存在足够的竖直位移,这使得车辆的重心在斜坡的方向上发生位移,从而使车辆倾斜并最终发生侧翻。此外,所述悬挂实施例无法恰当地在急转弯处抵消离心力,这是因为其不允许本体相对于道路相当大程度地改变其位置以转移其重心并防止侧翻。在技术实质和技术成果中最接近的情况为用于获得乌克兰的专利申请专利技术#a201210690(于2012年09月12日提交,其国际专利分类索引为B60G3/00和B60G21/00)的申请中所描述的用于车辆轮子的独立后悬挂。所述用于车辆轮子的独立后悬挂具有两个设有减震器支柱和弹簧总成的拖曳臂。臂的一侧与本体的下部枢接,其另一侧经枢接的减震器支柱和弹簧总成和在位于其中央纵轴线上的位置上枢转地紧固在本体上部的等臂摇杆与本体的上部枢接。在所述悬挂中,当车辆轮子中的一个升高以克服道路崎岖的情况时或当车辆在具有相当大的侧坡的道路上移动时,动能通过臂从轮子被传递至减震器支柱和弹簧总成。力被传递至开始移动的枢联的摇杆的臂中的一个,即其相对于将力传递至推动另一个减震器支柱和弹簧总成的摇杆的另一个臂的本体以某个角度转弯,从而使其下降并经臂将轮子压至道路。结构确定轮子同时发生的互连,以及其至车辆本体的连接,其中车辆本体提供了在相当大的障碍上运行所需的车辆轮子的移动,且使车辆本体相对于道路的平面处于竖直位置上。以这种方式,通过被连接至经铰接连结被刚性附接至本体的摇杆上的减震器支柱和弹簧总成对车辆实现阻尼。摇杆的臂被固定至本体,以使所述结构增加刚性,当车辆移动或静止时,竖直的车辆本体位置中需要这种刚性。当臂被固定至本体时,所述悬挂的减震器支柱从阻尼周期剔除,且冲击被直接传递至本体,这对于车辆停止和停车条件来说是可允许的,但在行驶中这是不合需要的,这是因为其导致了平稳性的损失。当摇杆被固定时,悬挂保持减震,但车辆却损失了在竖直位置中的刚性固定,且由于减震器支柱的产生不需要的效果的功能,特别是当车辆高度相对于其宽度较大而具有车辆侧翻的危险时,可能会发生一些侧向振动。因此,所述已知的用于车辆轮子的独立后悬挂不具有足够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这是因为其无法提供行驶平稳性和高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基于该目的而开发一种用于车辆轮子的独立后悬挂,其中通过引入原创开发的元件和新元件以及在元件之间的新连接,在车辆轮子和其本体之间设有弹性连接,其不会受到固定车辆的结构元件的影响从而在行驶时使结构增加刚性,且在静态中,使本体处于竖直位置上,其结果是获得了不发生振动的更平稳的行驶和更高的稳定性,这使得车辆具有舒适性和安全性。所设定的目的是通过用于车辆轮子的独立后悬挂而获得的,其包括两个具有轮子的拖曳臂,设有支柱,其一侧与本体的下部枢接,且另一侧经支柱与等臂摇杆的端部以及两个减震器和弹簧总成枢接,根据本技术,在具有轮子的拖曳臂之间,在与其相同的横轴线上安装有中央拖曳臂,其一侧与本体的下部枢接,且另一侧经减震器和弹簧总成与本体的上部枢接,等臂摇杆的中央部分被枢转地附接至中央拖曳臂。在多个所要求保护的技术的基本特性和所获得的技术成果之间存在有下列因果关系。同时在具有轮子的拖曳臂之间在相同的横轴线上安装中央拖曳臂,使其一侧与本体的下部枢接且另一侧经减震器和弹簧总成与本体的上部枢接,并将等臂摇杆的中央部分与中央拖曳臂枢接起来,从而使车辆增加行驶的平稳性和稳定性,这是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基础。这将通过下列内容进行说明。悬挂的工作是基于将运行至不平坦路面上的颠簸所导致的冲击力转化成悬挂的弹性元件的位移,其结果是使传输至本体上的冲击力减小并使行驶的平稳性增加。用于车辆轮子的独立后悬挂的结构实施例允许使用中间臂吸收和削弱源自具有轮子的臂的冲击,且同时,每个臂可相对于本体自由地上下位移,从而当车辆在不平坦的路面上和在转弯处移动时允许车辆倾斜。当车辆直行或停车时,在所有三个臂的彼此之间发生固定和互锁的情况下,臂将充当单个下垂臂,其吸收和阻尼轮子的冲击并防止本体侧倾,从而保持车辆的稳定性并使车辆以低速且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轮子的独立后悬挂,其包括两个具有轮子的拖曳臂,拖曳臂设有支柱,拖曳臂一侧与本体的下部枢接,另一侧经所述支柱与等臂摇杆的端部以及两个减震器和弹簧总成枢接,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具有轮子的拖曳臂之间相同的横轴线上安装有中央拖曳臂,中央拖曳臂一侧与所述本体的下部枢接,另一侧经所述减震器和弹簧总成与所述本体的上部枢接,所述等臂摇杆的中央部分被枢转地附接至所述中央拖曳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0.15 UA a2013120711.一种用于车辆轮子的独立后悬挂,其包括两个具有轮子的拖曳臂,拖曳臂设有支柱,拖曳臂一侧与本体的下部枢接,另一侧经所述支柱与等臂摇杆的端部以及两个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里洛维奇·贝斯多夫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尤里洛维奇·贝斯多夫斯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乌克兰;UA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