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发动机撞凝式油气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85097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然气发动机撞凝式油气分离器,包括外分离套筒、套筒端盖、排气管、滤芯和进气支撑管,外分离套筒内依次套装有至少两层分别与进气支撑管连接的内分离套筒,内分离套筒的周壁上布置有油气喷射孔,位于最内层内分离套筒外的各内分离套筒下端以及外分离套筒下端分别设有积油环槽,贯穿各积油环槽分别对应设有导油孔,位于外分离套筒上的导油孔连通有积油阻气管;通过各油气喷射孔,会使油气混合体形成撞凝现象,再加上滤芯的分离作用,对油气混合体形成多次过滤分离,套筒端盖可打开,方便定期清理维护;积油环槽和导油孔将积油逐层向外导出汇集,积油阻气管能够避免混合油气回流,从而保证撞凝效果,提高油气分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用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气发动机上使用的油气分离器。
技术介绍
为了防止机油进入整车进气系统中,造成管路污染和发动机燃烧性能恶化,导致发动机排放下降,在各机动车上分别设置有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器属于废气循环系统的一部分,它连接有一个独立的管路,它的作用是把油底壳里的机油蒸汽和燃烧室里窜出来的水蒸汽进行分解,分离的油膜顺管壁流到油底壳,过滤过的蒸汽进入发动机形成封闭循环或直接排出,以减少空气的污染率。目前,大多数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都采用迷宫式或离心式分离两种结构,上述两种结构的分离方式普遍存在油气分离效率偏低的现象,并且还存在油气回流问题,当产生油气回流时,会造成气体分离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偏大,进而造成油气分离率降低,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升混合油气的喷出速度,实现撞凝,提升油气分离效率的天然气发动机撞凝式油气分离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天然气发动机撞凝式油气分离器,包括外分离套筒,所述外分离套筒顶端密封有套筒端盖,所述套筒端盖上设有排气管,所述外分离套筒顶端内设有滤芯,所述外分离套筒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进气支撑管,所述外分离套筒内依次套装有至少两层上端封闭的内分离套筒,所述内分离套筒位于所述滤芯的下方,所述内分离套筒的周壁上布置有若干油气喷射孔,相邻所述内分离套筒上的所述油气喷射孔错开设置;各层所述内分离套筒分别与所述进气支撑管螺纹连接,位于最内层所述内分离套筒外的各所述内分离套筒下端以及所述外分离套筒下端分别设有积油环槽,贯穿各所述积油环槽分别对应设有导油孔,位于所述外分离套筒上的所述导油孔连通有积油阻气管,所述积油阻气管安装于所述外分离套筒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外层所述内分离套筒上的所述油气喷射孔的设置高度高于内层所述内分离套筒上的所述油气喷射孔的设置高度,相邻两层所述内分离套筒上的所述油气喷射孔上下交错设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分离套筒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内壁上端设有定位环台,所述套筒端盖将所述滤芯压设于所述定位环台上,所述外筒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外筒体底座,所述外筒体底座的内壁与所述进气支撑管的外壁管螺纹连接,位于所述外分离套筒上的所述积油环槽设于所述外筒体底座上,所述积油阻气管安装于所述外筒体底座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筒体底座的厚度小于所述外筒体的厚度。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分离套筒包括内筒体,所述内筒体下端固定连接有内筒体底座,所述内筒体底座与所述进气支撑管螺纹连接,位于所述内分离套筒上的所述积油环槽设于所述内筒体底座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筒体底座的厚度小于所述内筒体的厚度。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支撑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上端内壁设有与最内层所述内分离套筒连接的内螺纹,所述管体上端外壁设有与外层所述内分离套筒连接的内螺纹,环绕所述管体外周设有连接环台,所述连接环台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内分离套筒连接的外螺纹。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天然气发动机撞凝式油气分离器,包括外分离套筒,所述外分离套筒顶端密封有套筒端盖,所述套筒端盖上设有排气管,所述外分离套筒顶端内设有滤芯,所述外分离套筒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进气支撑管,所述外分离套筒内依次套装有至少两层上端封闭的内分离套筒,所述内分离套筒位于所述滤芯的下方,所述内分离套筒的周壁上布置有若干油气喷射孔,相邻所述内分离套筒上的所述油气喷射孔错开设置;各层所述内分离套筒分别与所述进气支撑管螺纹连接,位于最内层所述内分离套筒外的各所述内分离套筒下端以及所述外分离套筒下端分别设有积油环槽,贯穿各所述积油环槽分别对应设有导油孔,位于所述外分离套筒上的所述导油孔连通有积油阻气管,所述积油阻气管安装于所述外分离套筒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多个相互套装的内分离套筒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各层内分离套筒上的油气喷射孔,会使油气混合体形成撞凝现象,撞凝分离效果显著提升,再加上滤芯的分离作用,对油气混合体形成多次过滤分离,混合油气在经过滤芯后提升了分离效率,且套筒端盖可打开,方便进行定期清理维护;还在每层套筒设置了积油环槽,并通过导油孔将积油逐层向外导出汇集,积油阻气管能够避免混合油气回流,从而保证撞凝效果,提高油气分离率。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最内层内分离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最内层外侧内分离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外分离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气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分离套筒;11-外筒体;12-定位环台;13-外筒体底座;2-套筒端盖;3-排气管;4-滤芯;5-进气支撑管;51-管体;52-连接环台;6-内分离套筒;61-内筒体;62-内筒体底座;7-油气喷射孔;8-积油环槽;9-导油孔;10-积油阻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天然气发动机撞凝式油气分离器,包括外分离套筒1,所述外分离套筒1顶端密封有套筒端盖2,所述套筒端盖2上设有排气管3,所述外分离套筒1顶端内设有滤芯4,所述滤芯4可以设置为金属网,过滤时用来凝聚油滴,所述排气管3的进气口与所述套筒端盖2与所述滤芯4之间的空间连通,以方便向外排放油气分离后的气体。所述外分离套筒1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进气支撑管5,通过所述进气支撑管5可以将本装置与发动机的排气端连接。所述外分离套筒1内依次套装有至少两层上端封闭的内分离套筒6,本实施例仅仅设置了两层所述内分离套筒6,所述内分离套筒6位于所述滤芯4的下方,所述内分离套筒6的周壁上布置有若干油气喷射孔7,相邻所述内分离套筒6上的所述油气喷射孔7错开设置;各层所述内分离套筒6分别与所述进气支撑管5螺纹连接,位于最内层所述内分离套筒6外的各所述内分离套筒6下端以及所述外分离套筒1下端分别设有积油环槽8,贯穿各所述积油环槽8分别对应设有导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天然气发动机撞凝式油气分离器

【技术保护点】
天然气发动机撞凝式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分离套筒,所述外分离套筒顶端密封有套筒端盖,所述套筒端盖上设有排气管,所述外分离套筒顶端内设有滤芯,所述外分离套筒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进气支撑管,所述外分离套筒内依次套装有至少两层上端封闭的内分离套筒,所述内分离套筒位于所述滤芯的下方,所述内分离套筒的周壁上布置有若干油气喷射孔,相邻所述内分离套筒上的所述油气喷射孔错开设置;各层所述内分离套筒分别与所述进气支撑管螺纹连接,位于最内层所述内分离套筒外的各所述内分离套筒下端以及所述外分离套筒下端分别设有积油环槽,贯穿各所述积油环槽分别对应设有导油孔,位于所述外分离套筒上的所述导油孔连通有积油阻气管,所述积油阻气管安装于所述外分离套筒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天然气发动机撞凝式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分离套筒,所述
外分离套筒顶端密封有套筒端盖,所述套筒端盖上设有排气管,所述外分离套
筒顶端内设有滤芯,所述外分离套筒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进气支撑管,所述外分
离套筒内依次套装有至少两层上端封闭的内分离套筒,所述内分离套筒位于所
述滤芯的下方,所述内分离套筒的周壁上布置有若干油气喷射孔,相邻所述内
分离套筒上的所述油气喷射孔错开设置;各层所述内分离套筒分别与所述进气
支撑管螺纹连接,位于最内层所述内分离套筒外的各所述内分离套筒下端以及
所述外分离套筒下端分别设有积油环槽,贯穿各所述积油环槽分别对应设有导
油孔,位于所述外分离套筒上的所述导油孔连通有积油阻气管,所述积油阻气
管安装于所述外分离套筒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撞凝式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外
层所述内分离套筒上的所述油气喷射孔的设置高度高于内层所述内分离套筒上
的所述油气喷射孔的设置高度,相邻两层所述内分离套筒上的所述油气喷射孔
上下交错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撞凝式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外分离套筒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内壁上端设有定位环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龙王景丽李玉帅李风芹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西港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