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油发动机专用节能减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7026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1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油发动机专用节能减排装置;属于汽油发动机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密封的罐体,在罐体上沿轴向间隔设有与罐体内腔相导通的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在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之间的罐体内设有滤芯,所述滤芯包括支柱及沿周向设置在支柱外壁上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在支柱底部设有进气孔,在第一、二隔板之间的支柱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与进气孔相通的第一通孔,在第二隔板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第二通孔,在第三隔板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第三通孔;在第四隔板上设有出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可实现油气分离,提高车辆燃油使用效率的汽油发动机专用节能减排装置;用于汽油发动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辅助设备,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汽油发动机专用节能减排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拥有,由原来的奢侈品演化成普通交通工具使用。怎样才能减少油耗,节约能源,同时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保护发动机,也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在汽车行业的各种节油技术层出不穷,在提高燃油效率方面主要利用电子控油、制动控油等措施,这些节油技术取得的效果也比较明显,但现有发动机的燃油并没有完全彻底的进行燃烧,仍有部分未燃烧的燃料经发动机当作废气一起排出,其利用率还不够高,还有提升的空间,在减少积碳方面做得还不够好,且易对汽车发动机造成损害。现有汽车发动机的进气由进气节气门进入发动机,其中发动机燃烧后的部分排气则由排气管排出,另一部分废气再由废气管直接送入进气节门再次进入发动机进行燃烧,因废气中含机油等有害发动机的物质,从而使发动机燃烧效率降低、且易产生积碳,而影响发动机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可实现油气分离,提高车辆燃油使用效率的汽油发动机专用节能减排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油发动机专用节能减排装置,包括密封的罐体,在罐体上沿轴向间隔设有与罐体内腔相导通的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在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之间的罐体内设有滤芯,所述滤芯包括支柱及沿周向设置在支柱外壁上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第一、二、三、四隔板沿罐体轴向间隔设置并将罐体分隔成若干独立的腔室;在支柱底部设有进气孔,在第一、二隔板之间的支柱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与进气孔相通的第一通孔,在第二隔板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第二通孔,在第三隔板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第三通孔,所述第二、三通孔错位设置;在第四隔板上设有出气孔。上述的汽油发动机专用节能减排装置中,所述第一隔板与支柱的接触部设有回油孔。上述的汽油发动机专用节能减排装置中,位于进气接头一侧的罐体端部设有清污孔,清污孔螺纹连接有密封螺丝。上述的汽油发动机专用节能减排装置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为2.5-6mm,第二通孔的孔径为1.5-4.5mm,第三通孔的孔径为1.5-4.5mm。上述的汽油发动机专用节能减排装置中,所述进气孔的孔径为6-20mm,所述出气孔的孔径为10-22mm。上述的汽油发动机专用节能减排装置中,所述出气孔位于远离出气接头一端近端部的第四隔板上。上述的汽油发动机专用节能减排装置中,所述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之间还设有第五隔板,在第三隔板与第四隔板之间的支柱内设有气室,在第三隔板与第五隔板之间的支柱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第四通孔,在第四隔板与第五隔板之间的立柱外壁上设有若干第五通孔,第五通孔位于远离出气孔的一侧。上述的汽油发动机专用节能减排装置中,各第五通孔配合呈放射状排布。上述的汽油发动机专用节能减排装置中,所述第四通孔的孔径为2.5-6mm,所述第五通孔的孔径为2.5-6mm。上述的汽油发动机专用节能减排装置中,所述第一、二、三、四、五隔板之间的间距相同,该间距均为8-12mm。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滤芯与罐体配合形成若干独立的过滤腔室,并通过立柱和隔板上合理分布的通孔,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使进入各过滤腔室的空气进行合理的提速或减速,并且绕立柱形成旋流,有效地分解进入滤芯的废气,将废气中的各种有害物质进行沉降,将可燃性气体进行再利用。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节能减排装置,可使燃料充分燃烧,达到节油效果。同时,滤芯吸附沉降有害气体及固体,降低废气物排放。车辆在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节能减排装置后,可以节省约25%的油耗,同时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中约50%的污染物。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罐体1、进气接头1a、出气接头1b、清污孔1c、滤芯2、支柱3、进气孔3a、第一通孔3b、回油孔3c、气室3d、第四通孔3e、第五通孔3f、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第二通孔5a、第三隔板6、第三通孔6a、第四隔板7、出气孔7a、密封螺丝8、第五隔板9。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油发动机专用节能减排装置,包括密封的罐体1,在罐体1上沿轴向间隔设有与罐体1内腔相导通的进气接头1a和出气接头1b,在进气接头1a和出气接头1b之间的罐体1内设有滤芯2,所述滤芯2包括支柱3及沿周向设置在支柱3外壁上的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6和第四隔板7,第一、二、三、四隔板4,5,6,7沿罐体1轴向间隔设置并将罐体1分隔成若干独立的腔室,各腔室沿罐体1轴向的高度相同,根据发动机排量不同,高度范围统一在8-12mm之间变化;在支柱3底部设有进气孔3a,在第一、二隔板4,5之间的支柱3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与进气孔3a相通的第一通孔3b,在第二隔板5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第二通孔5a,在第三隔板6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第三通孔6a,所述第二、三通孔5a,6a错位设置;在第四隔板7上设有出气孔7a,所述出气孔7a位于远离出气接头1b一端近端部的第四隔板7上。所述第一通孔3b的孔径为2.5-6mm,第二通孔5a的孔径为1.5-4.5mm,第三通孔6a的孔径为1.5-4.5mm。所述进气孔3a的孔径为6-20mm,所述出气孔7a的孔径为10-22mm;数值根据发动机排量不同而适应性调整。为了方便清理沉降的废弃物,在位于进气接头1a一侧的罐体1端部设有清污孔1c,清污孔1c螺纹连接有密封螺丝8。同时,在第一隔板4与支柱3的接触部设有回油孔3c。使用时,首先将本专利技术的节能减排装置安装在发动机与进气节气门之间。工作时,曲轴箱废气管与进气接头1a相连,废气由进气接头1a进入罐体1下腔,利用空气动力学进行初步的油气分离,初步分离后的气体由进气孔3a进入滤芯2,在各隔板上的通孔的配合下,实现油气的逐层过滤,使废气中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油、颗粒物和气态燃烧副产品从曲轴箱排放物中分离出来,可燃气体通过出气孔7a进入罐体1上腔,在上腔回旋后加速从出气接头1b排出,通过相连的进气节气门进入发动机,新的可燃烧性气体被引导至发动机的空气吸入部份并进一步燃烧,以达到提高效率,节约能源的效果。使用一段时间后,罐体1下腔积累了一定量的油泥渣等废弃物,可将节能减排装置拆出,拧脱密封螺丝8进行排放,同时充入清洗液进行内部清洁,以保证节能减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油发动机专用节能减排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油发动机专用节能减排装置,包括密封的罐体(1),在罐体(1)上沿轴向间隔设有与罐体(1)内腔相导通的进气接头(1a)和出气接头(1b),其特征在于,在进气接头(1a)和出气接头(1b)之间的罐体(1)内设有滤芯(2),所述滤芯(2)包括支柱(3)及沿周向设置在支柱(3)外壁上的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6)和第四隔板(7),第一、二、三、四隔板(4,5,6,7)沿罐体(1)轴向间隔设置并将罐体(1)分隔成若干独立的腔室;在支柱(3)底部设有进气孔(3a),在第一、二隔板(4,5)之间的支柱(3)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与进气孔(3a)相通的第一通孔(3b),在第二隔板(5)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第二通孔(5a),在第三隔板(6)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第三通孔(6a),所述第二、三通孔(5a,6a)错位设置;在第四隔板(7)上设有出气孔(7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油发动机专用节能减排装置,包括密封的罐体(1),在罐体(1)上沿轴向间隔
设有与罐体(1)内腔相导通的进气接头(1a)和出气接头(1b),其特征在于,在进气接头
(1a)和出气接头(1b)之间的罐体(1)内设有滤芯(2),所述滤芯(2)包括支柱(3)及
沿周向设置在支柱(3)外壁上的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第三隔板(6)和第四隔板
(7),第一、二、三、四隔板(4,5,6,7)沿罐体(1)轴向间隔设置并将罐体(1)分隔成若
干独立的腔室;在支柱(3)底部设有进气孔(3a),在第一、二隔板(4,5)之间的支柱(3)
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与进气孔(3a)相通的第一通孔(3b),在第二隔板(5)上沿周向分布
有若干第二通孔(5a),在第三隔板(6)上沿周向分布有若干第三通孔(6a),所述第二、三
通孔(5a,6a)错位设置;在第四隔板(7)上设有出气孔(7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发动机专用节能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4)
与支柱(3)的接触部设有回油孔(3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发动机专用节能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进气接头(1a)
一侧的罐体(1)端部设有清污孔(1c),清污孔(1c)螺纹连接有密封螺丝(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发动机专用节能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3b)
的孔径为2.5-6mm,第二通孔(5a)的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献华周雨欣林燕燕
申请(专利权)人:梅州兴希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