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7-酮胆固醇乙酸酯,尤其是涉及一种维生素D3中间体7-酮胆固醇乙酸酯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7-酮胆固醇乙酸酯是维生素D3中间体7-去氢胆固醇的一个重要前体,7-酮胆固醇乙酸酯经过腙化、脱腙、皂化即可以高收率得到7-去氢胆固醇。7-酮胆固醇乙酸酯的合成涉及到烯丙位的氧化,传统的方法是以铬盐为氧化物,主要包括氧化铬、PDC、重铬酸钠、重铬酸钾等,但铬盐为氧化剂时,其用量较大,且后处理过于复杂,重金属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因而,难以被广泛应用。另外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采用过氧化物为氧化剂,例如,过氧叔丁醇和双氧水。有文献报道(GreenChem.2004,6,570.),采用多个化学当量的过氧化叔丁醇与次氯酸钠,共同对胆固醇乙酸酯进行氧化,该方法无重金属,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收率在68%以上。但该方法均需当量级的氧化剂,成本过高,并且,过氧化物使用的安全性一直存在问题,因而,该方法不太适用于工业化生产。近年来,随着绿色化学的发展,在氮氧化物催化下,采用氧气氧化烯丙位的报道越来越多,中国专利CN101418030通过使用重金属助催化剂乙酸钴与乙酸锰,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为催化剂,氧气氧化胆固醇乙酸酯,反应收率提高到较好水平,但是,使用的重金属助催化剂较为昂贵,并且无法回收套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收率、低成本、环境友好的一种维生素D3中间体7-酮胆固醇 >乙酸酯的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将胆固醇乙酸酯加入混合溶剂中,以氧气为氧化剂,再加入主催化剂和非金属助催化剂,进行催化烯丙位氧化反应,反应结束后产物经提纯即得维生素D3中间体7-酮胆固醇乙酸酯。所述混合溶剂为四氢呋喃和可溶解胆固醇乙酸酯的溶剂的组合,所述混合溶剂中的四氢呋喃与胆固醇乙酸酯的摩尔比可为(25~10)∶1,优选20∶1;所述可溶解胆固醇乙酸酯的溶剂与胆固醇乙酸酯的摩尔比可为(20~10)∶1,优选15∶1;所述可溶解胆固醇乙酸酯的溶剂可采用烃类溶剂,所述烃类溶剂可选自甲苯、二甲苯、庚烷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庚烷;所述主催化剂可采用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HPI);所述主催化剂与胆固醇乙酸酯的摩尔比可为(1~0.1)∶1,优选0.3∶1;所述非金属助催化剂可采用过氧化苯甲酰和季铵盐的组合,其中过氧化苯甲酰作为自由基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的摩尔用量可为胆固醇乙酸酯的0.1%~2%,优选0.5%;所述季铵盐可选自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甲基溴化铵、四甲基碘化铵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四丁基溴化铵;所述季铵盐的摩尔用量可为胆固醇乙酸酯的1%~5%,优选2%;所述催化烯丙位氧化反应的温度可为60~70℃,优选63~65℃。所述季铵盐在催化烯丙位氧化反应进行0.5~8h后加入,优选在催化烯丙位氧化反应进行2~6h后加入,最好在反应进行4h后加入。所述维生素D3中间体7-酮胆固醇乙酸酯的合成路线如下:所述产物的提纯步骤具体操作如下:催化烯丙位氧化反应结束后,浓缩、过滤回收主催化剂,滤液进一步浓缩、结晶,得到所述7-酮胆固醇乙酸酯。传统的氧气氧化烃类的后处理均须更换极性低的溶剂,再加入催化剂及脱水剂对反应产生的过氧化物进行分解,使其转化为酮类,这一过程产生了大量的废物,步骤繁琐,同时,溶剂的回收也大大提高了能耗。本专利技术无需这一复杂的后处理过程,本专利技术采用季铵盐为助催化剂,可以有效地促进过氧化物的分解,同时,采用四氢呋喃共沸除水,以除去过氧化物分解产生的水,从而使分解更加完全,反应更加地快速且温和,最终产品的含量达到94%以上,因而,是一种环保节能的新方法。本专利技术中的主催化剂及助催化剂均为非金属催化剂,廉价易得,主催化剂可循环使用5次以上,且转化率及选择性均较高,反应收率达到85%以上,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合成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所用试剂或仪器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实施例1在自吸式反应釜中,投入胆固醇乙酸酯200g(0.47mol),NHPI22.84g(0.14mol),加入庚烷1000mL,四氢呋喃760mL,加热至65℃溶解,此时,加入0.57g(0.0024mol)过氧化苯甲酰,整个反应过程中用氧气保持系统微正压,搅拌回流反应4h。4h后,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3.4g(0.0094mol),关闭回流管阀门,开始蒸出四氢呋喃的水溶液,随着四氢呋喃不断被蒸出,须滴加四氢呋喃,以保证体系中的四氢呋喃量,保持反应2h,反应液减压除去大部分四氢呋喃,析出大量固体,析出固体为催化剂NHPI,过滤,催化剂用庚烷清洗后即可套用;滤液减压除去庚烷,加入甲醇进行结晶,得到7-酮胆固醇乙酸酯184.5g,经检测其含量为95.4%,收率85.2%。实施例2在自吸式反应釜中,投入胆固醇乙酸酯200g(0.47mol),NHPI22.84g(0.14mol),加入庚烷1000mL,四氢呋喃760mL,加热至65℃溶解,此时,加入0.57g(0.0024mol)过氧化苯甲酰,整个反应过程中用氧气保持系统微正压,搅拌回流反应4h。4h后,加入四丁基溴化铵3.0g(0.0094mol),关闭回流管阀门,开始蒸出四氢呋喃的水溶液,随着四氢呋喃不断被蒸出,须滴加四氢呋喃,以保证体系中的四氢呋喃量,保持反应2h,反应液减压除去大部分四氢呋喃,析出大量固体,析出固体为催化剂NHPI,过滤,催化剂用庚烷清洗后即可套用;滤液减压除去庚烷,加入甲醇进行结晶,得到7-酮胆固醇乙酸酯200.5g,经检测其含量为96.0%,收率93.2%。实施例3在自吸式反应釜中,投入胆固醇乙酸酯200g(0.47mol),NHPI38.07g(0.23mol),加入庚烷1000mL,四氢呋喃760mL,加热至65℃溶解,此时,加入0.57g(0.0024mol)过氧化苯甲酰,整个反应过程中用氧气保持系统微正压,搅拌回流反应4h。4h后,加入四丁基溴化铵3.0g(0.0094mol),关闭回流管阀门,开始蒸出四氢呋喃的水溶液,随着四氢呋喃不断被蒸出,须滴加四氢呋喃,以保证体系中的四氢呋喃量,保持反应2h,反应液减压除去大部分四氢呋喃,析出大量固体,析出固体为催化剂NHPI,过滤,催化剂用庚烷清洗后即可套用;滤液减压除去庚烷,加入甲醇进行结晶,得到7-酮胆固醇乙酸酯195.5g,经检测其含量为95.6%,收率90.5%。实施例4在自吸式反应釜中,投入胆固醇乙酸酯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维生素D3中间体7‑酮胆固醇乙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胆固醇乙酸酯加入混合溶剂中,以氧气为氧化剂,再加入主催化剂和非金属助催化剂,进行催化烯丙位氧化反应,反应结束后产物经提纯即得维生素D3中间体7‑酮胆固醇乙酸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维生素D3中间体7-酮胆固醇乙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胆固醇乙酸酯加入混合溶剂中,以氧气为氧化剂,再加入主催化剂和非金属助催化剂,
进行催化烯丙位氧化反应,反应结束后产物经提纯即得维生素D3中间体7-酮胆固醇乙酸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维生素D3中间体7-酮胆固醇乙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溶剂为四氢呋喃和可溶解胆固醇乙酸酯的溶剂的组合,所述混合溶剂中的四氢呋喃
与胆固醇乙酸酯的摩尔比为(25~10)∶1,优选20∶1;所述可溶解胆固醇乙酸酯的溶剂
与胆固醇乙酸酯的摩尔比为(20~10)∶1,优选15∶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维生素D3中间体7-酮胆固醇乙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溶解胆固醇乙酸酯的溶剂采用烃类溶剂,所述烃类溶剂可选自甲苯、二甲苯、庚烷中
的至少一种,优选庚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维生素D3中间体7-酮胆固醇乙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催化剂采用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所述主催化剂与胆固醇乙酸酯的摩尔比可为(1~
0.1)∶1,优选0.3∶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维生素D3中间体7-酮胆固醇乙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金属助催化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瑞达,何剑洋,蔡育森,朱俊岩,张水陆,江朝钦,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达威维生素有限公司,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