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氟伐他汀药物中间体2-氯-1-(4-氟苯基)乙酮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氟伐他汀是一个全合成的降胆固醇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与HMG-CoA还原酶竞争,抑制HMG-CoA转化为3-甲基-3,5-二羟戊酸,而3-甲基-3,5-二羟戊酸是甾醇包括胆固醇的前体物质。本品的作用部位主要在肝脏,具有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肝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刺激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合成,提高LDL微粒的摄取,降低血浆总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在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性血脂紊乱的患者中,本品可以减少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和甘油三酯(TG)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氟伐他汀的表观分布容积(Vz/f)为330升。超过98%的循环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这种结合与氟伐他汀,华法令,水杨酸和格列苯脲的血药浓度无关。氟伐他汀主要在肝脏中代谢。循环药物主要为氟伐他汀原形和无药理学活性的代谢产物N-去异丙基丙酸。羟化的代谢产物有药理学活性,但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氟伐他汀在人类肝脏的代谢途径已经被阐明,氟伐他汀的生物转化是通过多种细胞色素P450(CYP)的替代途径完成的,这使抑制细胞色素P450对氟伐他汀的代谢影响很少,而对细胞色素P450的抑制是药物相互作用的主要原因。2-氯-1-(4-氟苯基)乙酮作为氟伐他汀药物中间体,其合成方法优劣对于提高药物合成产品质量,减少副产物含量具有重要经济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氟伐他汀药物中间体2-氯-1-(4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氟伐他汀药物中间体2‑氯‑1‑(4‑氟苯基)乙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i)在安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器、滴液漏斗的反应容器中,加入乙睛350ml,氯化亚锡1.6—1.8mol,降低溶液温度至12‑‑15℃,滴加氯乙酰胺(3)1.31—1.36mol溶于200ml异丙醇的溶液,滴加时间控制在40—70min,再滴加氟苯(2)1.2mol溶于230ml环己烷的溶液,滴加时间控制在80—120min,控制溶液温度在6‑‑8℃,搅拌速度维持在110—130rpm,搅拌时间控制在2—3h,然后升高溶液温度至40‑‑45℃,继续反应3—4h,将反应溶液倒入到1300ml的草酸溶液中,溶液温度控制在3‑‑5℃,分出有机层,水层用环己醇提取,合并有机层,依次用盐溶液,亚硫酸氢钠溶液,脱水剂脱水,在乙二醇中重结晶,得2‑氯‑1‑(4‑氟苯基)乙酮(1);其中,步骤(i)所述的草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5—20%,步骤(i)所述的环己醇的质量分数为60—65%,步骤(i)所述的盐溶液为硝酸钾、氯化钠中的任意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24 CN 201510981898X1.一种氟伐他汀药物中间体2-氯-1-(4-氟苯基)乙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i)在安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器、滴液漏斗的反应容器中,加入乙睛350ml,氯化亚锡1.6—1.8mol,降低溶液温度至12--15℃,滴加氯乙酰胺(3)1.31—1.36mol溶于200ml异丙醇的溶液,滴加时间控制在40—70min,再滴加氟苯(2)1.2mol溶于230ml环己烷的溶液,滴加时间控制在80—120min,控制溶液温度在6--8℃,搅拌速度维持在110—130rpm,搅拌时间控制在2—3h,然后升高溶液温度至40--45℃,继续反应3—4h,将反应溶液倒入到1300ml的草酸溶液中,溶液温度控制在3--5℃,分出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如佴,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安普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