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1078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速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内转动连接有输入轴、输出轴,所述的机架内转动连接有相互啮合的蜗杆与蜗轮,所述的蜗轮与输出轴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输入轴沿自身的轴向滑动连接有联动套,所述的联动套通过螺栓固定于输入轴上,所述的联动套通过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二齿轮与蜗杆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套设于输入轴上,所述的第一齿轮与输入轴之间轴向相对固定,解决了现有的减速机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传动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减速机。
技术介绍
减速机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减速机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加转矩。目前,公开号为CN20192541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行星减速机,它包括输出轴、油封、输出法兰、行星架、行星轴、挡圈、滚针、行星轮、齿圈、挡圈、副板、连接法兰、行星轴、行星架、挡圈、行星轮、滚针、挡圈、输入轴、油封、轴承、太阳轮、输入法兰、弹性圆柱销、齿圈、弹性片、太阳轮、齿圈、铰制孔用螺栓、弹性片,其特征在于太阳轮,行星架为全浮动结构,行星架与太阳轮、行星架与太阳轮分别采用30度花键自定心功能连接,花键齿轮端顶部倒角5~10度,使其具有调心作用,行星架为低速及简支架分体式结构,行星架和副板采用铰制孔用螺栓连为一体,行星架采用钢制材料,副板采用球铁铸造,行星轮内控作轴承外圈、行星轴作轴承内圈的满针结构适应重负荷工况,行星轮与齿圈啮合时,挤压润滑油进入齿根径向孔通过滚针圆周间隙,经滚针与挡圈的端面侧隙进入导流口,最后经轴向孔排出,实现行星轮摩擦副润滑和热交换;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时,挤压润滑油进入齿根径向孔进入轴向孔,排向弹性片与太阳轮及弹性片与太阳轮的摩擦面,在离心力作用下,经弹性片与太阳轮及弹性片与太阳轮侧隙排出,实现太阳轮端面摩擦副润滑和热交换,在太阳轮与行星架相对运动时,设有调整结构,输入轴和输出轴设有密封结构,为缓冲反转冲击,设有弹性圈柱销予以加强。这种改进的行星减速机结构简单,在使用时,此改进的行星减速机一端连接电机,另一端和设备连接,使电机的转动轴和输入轴连接将动能传入,最终从输出轴将动能传出到设备上;在实际使用中,往往需要两台减速机同时对一个设备进行工作,这就需要使用联轴器连接两台减速机,电机带动两台减速机同时开启或者关闭,在调试过程中往往只需使用一台减速机工作,这时就无法操作,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减速机,通过将联动套移动,实现连轴套与第一齿轮的连接或者分离,可以使一台减速机工作或者两台减速机同时工作的目的,达到提升实用性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速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内转动连接有输入轴、输出轴,所述的机架内转动连接有相互啮合的蜗杆与蜗轮,所述的蜗轮与输出轴连接,所述的输入轴沿自身的轴向滑动连接有联动套,所述的联动套通过螺栓固定于输入轴上,所述的联动套通过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二齿轮与蜗杆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套设于输入轴上,所述的第一齿轮与输入轴之间轴向相对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两个减速机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将其中一个减速机的输入轴与电机连接,当联动套往靠近第一齿轮的方向移动,并与第一齿轮连接,电机带动输入轴转动,输入轴带动联动套转动,使联动套可以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使第一齿轮通过第二齿轮、蜗轮、蜗杆的作用带动输出轴转动,同理,通过联轴器的作用,可以使另一个减速机始终保持工作,当联动套与第一齿轮分离,即可使动力无法传递到第一齿轮上,从而使输出轴无法转动,而另一个减速机可以保持转动,从而实现了一个减速机工作或者两个减速机同时工作的目的,提升了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联动套沿自身径向滑动连接有定位珠,所述的定位珠与螺栓之间放置有弹性件,所述的输入轴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定位珠的定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螺纹连接在联动套上,当螺栓减小了与定位珠之间的距离时,可以使弹性件发生形变产生弹力,通过弹力的作用,将定位珠可以顶靠在定位槽中,使联动套不易沿着输入轴的轴向发生移动,同时当需要移动联动套时,仅需工人用手拉动联动套,定位珠可以自行从一个定位槽中移出,移动到另一个定位槽中,对联动套定位,从而免去了频繁拧动螺栓的繁琐过程,提升了生产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联动套朝向第一齿轮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齿轮朝向联动套的一侧固定有用于与第一凸块抵触的第二凸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当联动套往靠近第一齿轮的方向移动时,使第一凸块的侧壁与第二凸块的侧壁贴合,当联动套随着输入轴的转动而转动时,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抵触,即可使第一凸块通过第二凸块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当联动套往远离第一齿轮的方向移动时后,联动套随着输入轴的转动而转动,而第一凸块因无法与第二凸块抵触,使得第一齿轮无法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联动套背对第一齿轮的一侧固定有握持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通过把握握持盘,使握持盘带动联动套移动,操作更为便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机架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个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的设置能够有效增加机架的结构强度,使机架不易发生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蜗杆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机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的设置能够使蜗杆的转动更为平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机架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放置联动套的容纳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联动套往远离第一齿轮的方向移动时,可以使联动套置于容纳槽中,有效增加了空间利用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两个减速机的输入轴通过一个联轴器连接,将电机连接其中一个输入轴,工人把握握持盘,推动握持盘,使握持盘带动联动套往靠近第一齿轮的方向移动,使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的侧壁贴合,当电机启动时,可以使输入轴带动联动套转动,联动套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第二齿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即可使输出杆转动,实现了两个减速机同时转动;当联动套往远离第一齿轮的方向移动时,使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分离,即可使联动套无法驱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使输出轴无法转动,此时另一个减速机在工作,达到了一个减速机工作的目的,具有较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附图标记:1、机架;11、轴承;12、容纳槽;13、加强筋;2、输入轴;21、定位槽;3、联动套;31、螺纹孔;32、定位珠;33、弹性件;34、螺栓;35、握持盘;36、第一凸块;4、第一齿轮;41、第二凸块;5、第二齿轮;6、蜗杆;7、蜗轮;8、输出轴;9、平键。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减速机,包括机架1,机架1呈长方体设置,在机架1中开设有容纳腔,在容纳腔内转动连接有一个长条状的输入轴2,输入轴2位于机架1的中部,且两端从机架1中伸出。联动套3位于输入轴2的端部,并将联动套3套设在输入轴2上,并通过平键9将联动套3与输入轴2连接。使得联动套3可以沿着输入轴2的轴向产生相对移动而无法沿着输入轴2轴心发生相对转动。输入轴2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定位槽21,两个定位槽21沿着输入轴2的轴向前后排列。在联动套3的外壁上开设有两个螺纹孔31,在螺纹孔31内依次放入定位珠32、弹性件33和螺栓34。使定位珠32置于螺纹孔31内的同时,能够有一部分置于定位槽21中。弹性件33优选为弹簧。通过旋转螺栓34,使螺栓34往靠近定位珠32的方向移动,使得弹性件33的形变量增加,弹性件33的弹力增加,通过弹力的作用,能够使定位珠32顶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速机,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1)内转动连接有输入轴(2)、输出轴(8),所述的机架(1)内转动连接有相互啮合的蜗杆(6)与蜗轮(7),所述的蜗轮(7)与输出轴(8)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输入轴(2)沿自身的轴向滑动连接有联动套(3),所述的联动套(3)通过螺栓(34)固定于输入轴(2)上,所述的联动套(3)通过第一齿轮(4)啮合有第二齿轮(5),所述的第二齿轮(5)与蜗杆(6)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4)套设于输入轴(2)上,所述的第一齿轮(4)与输入轴(2)之间轴向相对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速机,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1)内转动连接有输入轴(2)、输出轴(8),所述的机架(1)内转动连接有相互啮合的蜗杆(6)与蜗轮(7),所述的蜗轮(7)与输出轴(8)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输入轴(2)沿自身的轴向滑动连接有联动套(3),所述的联动套(3)通过螺栓(34)固定于输入轴(2)上,所述的联动套(3)通过第一齿轮(4)啮合有第二齿轮(5),所述的第二齿轮(5)与蜗杆(6)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4)套设于输入轴(2)上,所述的第一齿轮(4)与输入轴(2)之间轴向相对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联动套(3)沿自身径向滑动连接有定位珠(32),所述的定位珠(32)与螺栓(34)之间放置有弹性件(33),所述的输入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定强陈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珠儿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